爬山日记

人说山外有山楼外楼,在这里记录那一段艰难的爬山经历
正文

《汉武大帝》里的故事--张骞出塞

(2005-05-04 00:21:59) 下一个

 

我们知道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有一条连接中国和西方的重要通道,称之为丝绸之路。大约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开通的这条贸易古道“丝绸之路”在当时世界闻名,它作为中国和欧亚非国家之间的桥梁,为东西方的物质往来和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由于大量的中国蚕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考古发现,“丝绸之路”基本形成于公元前一世纪的中国汉朝,当时的“丝绸之路”南道可西行到现在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最远可到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一条路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喀布尔,到达波斯湾头;如果从喀布尔南行,可以到达现在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 

       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沿着“丝绸之路”,自西向东,有四大帝国并列其间,也就是欧洲的罗马、西亚的安息(Parthia,伊朗古代奴隶制国家)、中亚的贵霜(Kushan,统治中亚及印度北部的帝国)、东亚的中国汉朝。“丝绸之路”的形成使得这些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响,此后,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再是相对孤立地进行了。 

       通过“丝绸之路”复杂的网状道路系统,东西方频繁地往来。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椒、胡罗卜等,大多来自西方。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丝绸之路”最为繁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西亚和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源源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各地,像丝绸、农桑、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直到了公元9世纪之后,随着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运在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这条传统的陆路古道才逐渐走向衰落。

而开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张骞。从年代上来说,张骞出塞的大约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要早一千六百多年。历时十三年,其中两次被匈奴扣留。

  从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元光二年,汉武帝遣韩安国、李广、卫青等首领首次出击匈奴的近十年大战中,战场基本上是在辽东上谷及河套地区展开的,双方大小战斗近百起,各有胜负。大汉王朝集七十余载的国力,虽将秦将蒙括得而复失的河套地区抢回,却又丢失了上谷造阳等地,一直到公元前120年,十三载出使西域的张骞归汉,才使战争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机。

  公元前120年冬,度安驿的快马给汉武帝及文武百官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十三年前出使西域邀月氏共击匈奴的使臣张骞归来了!

  未央宫外,仅供皇帝进出的大门洞开了。 当张骞颤栗地登上殿堂时,汉武帝早携文武百官出迎,望着这久违了的大汉宫门,望着已入中年更具威仪的武帝刘彻,张骞轰然伏地,膝行数丈,泣而奏道:

  “陛下,臣有辱使命,出使西域十载有三,跋千山涉万水,两度被匈奴拘囚,几经丧生。 陛下赐千金百人随我出使,今匹马单人而还。臣于匈奴处不能死节,于月氏有辱使命,十三载劳而无功,请陛下治罪。”

  武帝亲手将张骞扶起,接过那杆已磨得只剩劲节的、代表着大汉皇帝威仪的汉节,望着这个十三年前如同雄师一般而现今虬须苍发的张骞,武帝感动了:“十三载匪囚,九死一生,汝今能持节以归,当何罪之有?”

  武帝挽着张骞的手,登堂入殿。

  大殿内,张骞陈述了月氏国不敢出兵的缘由后,将一捆详细记载河西走廊地形的羊皮呈了上去,并奏曰:“臣虽不能说服月氏出兵,但十载被囚,困居河西,却将整个河西地图绘好,将这个天堂之地献给陛下!”接着,张骞详细地为武帝讲述了他在河西走廊的所见所闻:从雄伟壮观的茏城休屠王城到匈奴族人图腾的神灵──祭天金人。从那辽阔的绿州盛产的源源不断供给蒙古战场的粮食,到西域诸国通往这里的繁荣的贸易……“陛下,欲联西域,必通河西;欲固长安,必占河西;欲破匈奴,必得河西呀!”

  无疑,是张骞的归汉,是张骞的一番哲理,才使得武帝如梦初醒。此时那一张详尽的河西走廊地图,在武帝看来犹如一片片飞来的捷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