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完了贾平凹"秦腔"

(2005-07-01 09:30:35) 下一个
说是"秦腔",不是其实写的还是陕南农村的风貌人物, 秦腔是贯穿全文的线. 在这本书里,仁义礼信都日渐衰老直至死亡,活着的,是农村个体的自私和狡诈,还有土地的流失和民风沦丧. 和"废都"相比, 我觉得"秦腔"对人情风土的刻画还是要差一点. 很奇怪贾这个农村里出来的写城市题材更深刻点,也许是熔入城市的过程让他的感受比城市人更深一筹吧.说到着,想起来高梁地里出来的张艺谋搞的那个城市片"有话好好说"也是着实有点意思,当然以前的农村片"秋菊打官司"更好, 现在要他再整农村片子,也许他已经手生了呢. 贾平凹也一样,八十年代写的那个"商州初录"是多么清新啊,现在让他写,肯定也写不成那样的了,经历多了,心境毕竟不同了. 看文学作品,我喜欢挑作者本身有点人生阅历的. 小时候,喜欢看席幕蓉和三毛的, 三毛,毕竟欧洲非洲的转悠过, 席幕蓉的"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上空的雨"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 岑凯伦姬小苔琼瑶的我都不太爱看,在我看来,爱情不就是"你看我怎样? 喜欢就结不喜欢就离"么, 哪里有那么多叽叽歪歪?! 她们节外生的那些个枝啊,真能把人给急死. 总觉得她们的境界不太好, 就喜欢在那点事上绕,写出来的东西皮毛多, 有时候也有血肉,就是没有灵魂,没有骨髓. 眼睛扫过即完, 看她们堆的字没有气血畅通,灵魂被摸的感觉. 其实贾平凹也是写过诗的,有两首名叫"夜"的,我小时候看过即不忘,到现在还记得. 写下来: (1) 夜深了, 日子多寂寞 月亮是我们的眼 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夜夜把相思的露珠淌着 (2) 有多少水, 你就有多少柔情; 有多少云, 我就有多少心绪 云降落为水 水升腾为云 咱倆永远也不能结合. 怎么样, 不错吧? 2005年7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