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包子

在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成长。“豆渣包子”稚眼看世界!
正文

白圆领汗衫在香港的奇遇(1)

(2009-02-06 19:36:56) 下一个

白圆领汗衫在香港的奇遇

陈芜

1

进入八十年代,外国人跑到月亮里去了,还打算在月球开办银行,嫦娥和吴刚要储蓄、取款就方便多了。以此类推,还将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外币要增添种类:美金、英镑、法郎、马克等等之外,还要发行流通宇宙间的兑换券。

也还有人计划将监狱也办到月球上去。在地球上消去户口,有利于犯人的改造。这样一来,武装警察、法院、劳改局人员是否也迁一部分去?家属,亲朋戚友怎么办?要不要办商店、交通、宾馆、影剧院?……

按照我国的国情,暂时还不能作出这样超现代化的设想,那怕我们的先辈嫦娥,比外国人要提早计算不清的光年进入月球。

中国有中国的档次。比如地面交通,种类是繁多的。比如:地委坐的“两头平”(轿车),县委坐的“帆布蓬”(吉普车)、乡干部坐的“两脚蹬”(自行车),村干部坐的130(小货车),乡民们坐的“磕头虫”(手扶拖拉机)。当然,在“搞活”以后,档次有些变化,不拘一格。有权的,有钱的,有关系的,也进入“两头平”了,而且还突破到丰田、皇冠的豪华的档次。

“搞活”以来, 旅游也发达了,出现了多层次:“一等”的出国观光,“二等”的考察香港,“三等”的深圳游玩,“四等”的下厂下乡。当然,也有对于以上的层次破格者: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的盛夏,我进入了《仲夏夜之梦》的梦乡,上级派我到香港去。

我是个出土不久的“陶器”,经历了五十年代与六十、七十年代尘土覆盖的历史,要把土味抹干净是难的。一个土气十足的人到那个洋味的领域去旅游,是不协调的。好在我是个写喜剧的土作家,不协调是符合喜剧规律而不足为怪的。

当拿到那本蓝色的港澳通行证,眼看着要到那个神秘的世界旅行,首先得添制一件出客衣,我得赶紧上街去。

现在,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顺乎潮流的街,比如羊城有条街,从前叫高第街,破四旧时改作群众街,“搞活”时有人叫它“香港街”。我居住的这个城市也一样,有条街原先叫城隍巷,“破四旧”时改名砸碎巷,现在,叫做密西西比巷。街名或巷名的变迁,与时尚紧紧合拍。

密西西比巷是条时装专卖巷。巷的两边,亭子棚子,鳞次栉比,全是服装系列,一色的港货。当然,有真有假,但鱼目混珠,很难辨别,有全真的,有仿制的,不论服装本身真伪,商标可多半是真的,价格高低,显示着款式新旧。我跻身在密西西比人流中,在琳琅满目的服装中搜寻,一件英式T恤吸引着我。

“这是刚进货的英式T恤,全市的独一份儿,你看看这派劲,米字旗牌号。”那个体户殷勤周到,使我不得不留步观看,他设身处地的为我参谋:“给你儿子穿正合式。”

为什么给我儿子?我穿不合式吗?当然,我用不着向他透露,我即刻要到香港去。

我花了个大价钱,把这件英式T恤买下来了。回来,对着穿衣镜试穿。我的妈!简直象一头上了年岁的斑马。

我象火烫了似地脱下来,正好,我儿子回来,我就地滚龙地说:“给你买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