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陈依范和他的《美国华人史》(二):出国之谜?

(2019-07-29 11:41:38) 下一个

八十年代之后,中国大陆到美国留学和移民的越来越多,但是在文革中,能全家移民到美国的几乎闻所未闻,但是就有这样一个中国公民就是如此,他就是陈依范先生。《美国华人史》就是他移民生活后所取得的一个巨大的成就,对我们有深刻的意义。我们从陈依范先生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这就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我在两周前向大家介绍了陈依范先生和他的《美国华人史》,近日开始认真读这本书,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话题。陈依范在这本书的“中文版著者导言里”说,1971年他在中国生活了20几年之后,他在一个人民公社度过一年之后重返北京,中国的文化革命看来就要结束,这时他接受美国方面的邀请,到美国13所大学做巡回讲学,讲学顺利完成之后,他又应邀和在中国的家属来到美国,担任纽约州中国课程教育的顾问。1977年,他从“知名学者”身份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以上的关于陈依范先生的个人信息,是我从他的几千字的文章里简洁整理出来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他说在“1971年他在中国生活了20几年之后”来到美国,中国的文化革命为什么说看来就要结束?文革不是到1976年才结束吗?1971年只是文革的中期啊? 

       对于以上的疑团,唯有文革将要结束的答案比较清晰,因为我们经历过文革。陈依范没有说过他是1971年的那一月到美国的,但是从他的介绍中就可以看出:他是在9.13林彪事件之前到美国的。9.13之前,文革已经闹了5年了,人们已经筋疲力尽了,想求安定,不料9.13事件之后,新一轮的文革斗批改又来了,如果不是江青集团下台,文革不知还要闹几年?

  陈依范能在9.13之前出国讲学,应该是他的运气。如果在9.13之后就很难说了,他走之后,又把家属带到美国,6年之后全家人都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

   在1971年,在文革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一个中国公民能到美国,随后全家办理移民,陈依范一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中国公民。他在文革中遭遇了什么?在人民公社里度过一年,是不是接受改造?太多的谜团和悬念,让我继续在网络上搜索了他的信息。

  在谷歌搜索陈依范,却跑到百度,百度是中国搜索的权威,百度对陈依范的介绍也很简单:

   陈依范(1908-1995)现代画家。广东中山客家人,生于南美特列尼达。早年在英国受教育,1927年随父陈友仁到中国,在武汉人民论坛报英文版任漫画编辑。后又到莫斯科绘画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漫画家和记者先后在苏联和英国工作。1937-1938年在欧美与亚洲二十个城市展出中国画家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激发欧美人士援助中国。1946年以记者身份再度回国,访问毛泽东与蒋介石。1948年接受毛泽东建议,在伦敦建立新华社的一个分支机构。建国后来北京,参加国际新闻局工作。协助创办人民中国北京周报,并应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中国文学中国建设上发表大量漫画及文章。1971年前往美国讲学。著有苏维埃艺术与艺术家苏维埃绘画艺术新中国民间艺术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大家可以发现,在百度百科 的介绍中,没有提到他的著作《美国华人史》,也没有提到他在出国讲学之后,申请全家成为美国永久居民。

   我又在其他网站搜索,也没有介绍他的出国移民。倒是对他的《美国华人史》情有独钟,1987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就出版了这本书的中文版,是由韩有毅,何勇,鲍川运翻译的,至今在网络上没有货。还有另一本同名的《美国华人史》,是龙起著的,山东画报2010年出版。所以,陈依范的《美国华人史》,不管是1984年由殷志鹏,廖慈节夫妇翻译出版的,还是1987年由韩有毅,何勇,鲍川运翻译出版的,在网络上都没有货。

    一般人对陈依范的了解,如果不是看他写的这本书的话,不会知道他的出国之谜。他不仅是画家、作家‘艺术家,  还是政治家,和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有交往。他的父亲陈友仁在1927年担任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时,依靠强硬的外交手段,几经交涉,收复了汉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创造了弱国取得外交胜利的神话。他的祖父陈桂新曾经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贴身侍卫,是一个乱世英雄。这样一个有传奇家族历史的人物的后代,到了文革,会不会成为政治压力?在文革中会不会安然无恙?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文革中他没事,不然不会带着一家大小到美国定居,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待续)

最近博文:

结论是文学城可以举办厨艺表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无言独上西楼’写得实在不错。
陈依范先生在出国之前就在中国住了20几年,应该不是外国籍,是中国公民。
我的下一篇连载已经发出,不在首页,点击我的名字就可以看到,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博主纪实连载,‘无言独上西楼’(一百五十三)离别里就提到1966年文革初期,美籍华人谭美琳不得不离开北京,经香港回美国的事情。文革后,家族中有1978年,在美国的美籍母亲帮年过半百的未婚女儿移民,也是经香港来美,另一个已婚的女儿,1988年办成来美移民比未婚女儿整整迟了十年,那时中美已经直飞了。
估计这位陈依范先生出生国外,是外籍人士,有外国合法护照。因其父的在中国历史上名声(功绩?)受到当时国内政府的特别保护,可以于1971年去美?去看您的续集了。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bm_德国5957' 的评论 : “可能文革中允许一些特殊的人物离开中国。”这是肯定的,只是我们不直到细节而已。我的下一篇“出国之谜(续)”已经贴出,可以点击我的名字就可以找到。


gbm_德国5957 回复 悄悄话 可能文革中允许一些特殊的人物离开中国。我们这里有一个女的,她用的是化名,其实他们家姓宋,也是文革后期出来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出国这回事情,而且他们一家是在农村,以前怎么去的农村也不知道,他们家人身上都有书香气,不是土著的农民。他们离开中国的时候,是全家老小一起走的,到了德国后马上就入籍。这对我们一直是个谜。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通州河' 的评论 : 史海沟沉是一种乐趣,我试着写这篇,希望大家喜欢。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董兰丫' 的评论 : 其实在文革开始的时候,国家并没有禁止公民移民到美国,我的在美国的大姑姑就是在我们1969年下乡之后,以姐弟关系申请我父母移民到美国,直到1985年我父母才到美国。1991年我父母成为美国公民之后,又申请我们兄弟姐妹移民,因为是父子关系,2年之后的1993年,我就来到美国成为永久居民。
通州河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感觉先生很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一篇文章也是对按摩馆足疗馆里面黑灯瞎火关窗的小房间充满了好奇。
董兰丫 回复 悄悄话 洪晃,就是章含之的女儿也是文革期间就到美国的。在所有的社会变革中,总有一个very thin layer of people 是永远不会被触及到的。所以,真正的平等恐怕只有当我们最后站在上帝面前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