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父亲节

(2008-06-11 11:13:31) 下一个

父亲跟我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但也不多.他把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献给的他的事业,他的事业则需要他在野外工作.

父亲很能干.我出生的时候早产,在医院册保温箱里住了好多天.回家没多久,妈妈又病了,爸爸一个人照顾我,还要跑医院看妈妈,可是他竟然都应付过来.

我小的时候,妈妈常买了漂亮的布料给我做衣服,缝制的时候遇到了技术难题,都要爸爸帮忙.象裙子松紧带的袖口啊什么的,这些恼人的问题,到了爸爸那里就迎刃而解.

最喜欢跟爸爸出门,爸爸的口袋里总是揣着一块大手帕,又白又大又软,需要的时候找爸爸要,用完了丢给爸爸.哈哈,温暖又舒心.

后来,爸爸每次出差到上海,经常会给我带点小礼品回来,可能是几张散发着悠香的漂亮书签,也可能是一个不其眼的丝巾扣.不管是什么,我都要么非常小心地收藏好,要么很仔细地用.爸爸从来不是一个关注流行的人,那年代也没什么东西流行.可我知道他是花了心思去挑选的.


爸爸厨艺不错,特别有几项小吃绝技.糖炒栗子,糖葫芦,他都会做,而且水平绝对不比店里卖的差.那时候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我很觉得脸上有光.

不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他的接人待物就是最好的证明.爸爸在大学的时候是班长,人缘最好,他跟同学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的同学,因为学术和职称问题闹矛盾,都找爸爸诉苦;无论谁来北京,都到我家来吃饭.爸爸待人宽厚,从不计较名利.跟爸爸一起共事过的人,都喜欢爸爸的热心和无私.所以爸爸的朋友也很多.

后来很长时间,爸爸以站为家,隔段时间才回来.他在家里的时候,喜欢做些home improvement的工作,他的敲敲打打给安静的家里增添了很多生气.我高兴地想:爸爸在家真好.

放假的时候,我跟着他到站上去住.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连绵的山.我在山间的小路上看云海,跑步,采蘑菇,在图书馆里背乘法口决, 看杂书,练大字,学打字,在月夜下滑冰,看天上的星星,日子过的悠闲自在.有一段时间,爸爸学英文,每天天不亮开始念:a ships propeller……我觉得很奇怪,怎么爸爸老念这一段呢,我都快要记住啦.其实我不懂,爸爸年轻的时候学的是俄语;他平日里工作忙,还要照顾我和家里的妈妈,只有早晨的时间可以念一会儿书.就是这样,他在单位的英文竞赛中独占鳌头.

也有几次陪着爸爸夜间工作,他的拿手是洗黑白照片.怪不得我小时候的照片那么多,几乎远近亲戚家里都大大小小地挂着,有的挂了十几年.他洗照片的技术非常专业.

不过爸爸年轻的时候脾气也不小.记得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提出要教我学中国象棋.他跟我说完了规则,就开始下了.我不知道章法,无所适从,没几分钟,爸爸就怒了,说:"怎么还不会下?干脆别学了",说完推棋就走.其实那是第一次学.我也不是好惹的,从此决心再不学象棋.这一点我妈妈完全不同,她教我学东西很有耐心.

爸爸退休以后,仍然在单位里做很多义务的工作.他的脾气也与年轻的时候大不相同.因为妈妈身体不好,爸爸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饭做得比以前更好了.有一年我不在,爸爸骑自行车的时候摔伤了脊椎,妈妈夜以继日地精心照料他,恢复得完好如初.爸爸跟妈妈平时喜欢逗嘴.有了这一次经历,老两口更象是萝卜沾上了豆儿,谁也离不开谁.可是嘴还是照拌.

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我回去,爸爸都照顾的特别周到. 六十多岁的人了,为了我跑里跑外.他希望我到医院里做个全面放心的体检,很早就出门给我挂上号;每天为让我吃到地道可口的家乡菜不辞劳苦.那年儿子出生,爸爸妈妈来帮忙,白天爸爸照看他的时间里,把他放到餐桌上跟他说话,搞得小家伙开心不已.到现在,儿子跟姥爷还是特别亲.

以前跟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有限,可是我和爸爸的BOND却是天然的,不可分割.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之间没有隔阂,没有生疏.有的是欢畅的闲聊,认真的探讨,彼此的嘱托.想想爸爸从一个青年学子变成了白发麾麾的老人,我感慨岁月无情,好在爸爸的心还是非常年轻.

我爱我的父亲,虽然我不常这么对他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问斜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风之飘的评论:
非常感谢你的评论,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风之飘 回复 悄悄话 真正的人间烟火,令人羡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