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牌真的很重要

(2008-08-22 13:32:34) 下一个
从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北京奥运团体冠军后开始,外国媒体亡我之心不死,一直紧盯着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的年龄不放,对其中个别队员的年龄刨根问底,大有把中国队员拉来解剖一番,方才甘心。
中国有关媒体和人员也不示弱,通过各种渠道去证明咱们的体操队员年龄超过了16岁,比如护照,明明写了出生年月为1992年1月1日(生日真巧,和新年同庆),难道你还不相信政府的官方文件?也有人解释说为什么队员面相看上去“年轻”,都是咱们东方人保养的好,西方人是看不出东方人的年龄的。不过,最近再仔细搜索国内的相关媒体,对此事件都保持了沉默。国外有一些“卖国贼”,把中国官方网站曾经对本次参加比赛队员的介绍资料“泄漏”给了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等笔者点击这些链接查看时,链接网站消失了,可见这些“卖国贼”有多可气,拿假的信息蒙骗读者。
有朋友说了,奥运会体操对年龄的限制有什么意义?笔者一开始也认为意义不大,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意义“大”了去了。首先,年龄限制是对儿童的一项保护措施(真正意义有待商榷),因为,如果允许孩子参加,教练们就可能用超出常人的手段“摧残”儿童,造成正在发育中的儿童骨骼变形等一系列身体伤害。咱不明白:满16岁就不会造成伤害了?因为,这些队员对体操的训练可是从娃娃开始的啊。当然,另一个理由可以有站脚之地了。奥运官方认为,现代奥运会这样名利场是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因为,孩子是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的。又是一个“吃饱了撑的”理由,咱的孩子不惧压力,他(她)的抗压力能力强,对胜负看得很淡,你奥运会官方禁止咱孩子参加,岂不是剥夺了咱们的权利?
基于了上述的理由,奥运会对体操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在1981年从14岁上升到了15岁,又在1997年从15岁上升到了16岁(按这个趋势下去,下届奥运会没准要到17岁了)。那么,年龄对奥运女子体操项目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是个外行,不过看了许多内行的文章,似乎知道了一点“小行情”。这其一是,年龄对身体柔韧性的影响,因为,年龄越小,身体的柔韧性越好,别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劲完成的动作,对小孩子全不费功夫。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要让咱去完成一个劈叉动作,估计扳折了腿,也只能从裁判席得到10%的“敢斗”同情分。第二,年龄小体重就轻,对完成高低杠这样需要上肢力量的项目有利。咱也不明白,年龄小力气也小,这外国媒体怎么就不考虑这点了呢?咱们的力气小,能完成这样的动作难道不值得赞扬吗?可这外国人就这么认死理,他们说了,既然奥运规则是这么定的,你就得遵守。对这帮把“公平”无穷放大的老外,真没法和他们讲道理,规则是死的,人可是活的,为什么就不考虑咱们中国花了这么多钱,请你们来白吃、白住、白玩,就一两块金牌,还“较汁”到现在,你累不累啊!
更可气的是,有不少人就年龄的问题“浮想联翩”,还联想到了开幕式上的假唱和假烟火,这种人,你烦不烦?咱们用了假唱和假烟火不就是图个完美吗?这是中国价值观的体现。如果用个豁了牙的小孩出场,你们就开心了?这不是侮辱中国人吗?再说了,假烟火怎么了,假如实况转播那天,万一有一发烟火发射装置出了问题,万一老天不帮忙,你们的眼睛怎么可能被这样赏心悦目的画面愉悦呢?这点道理都不懂,还在这里说三道四,你寒碜不寒碜啊!
信誉(Credit),这个在西方社会被提及率极高的单词,一直在现今中国社会价值观的门槛边徘徊,所以,咱们大可不必把一小撮苍蝇的嗡嗡噪音放大到主流。中国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不同,为什么西方社会不可以用中国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件事呢?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当然要用中国的标准说事了。如果咱们用了数千亿人民币办的这届盛会,被几个苍蝇污蔑成“中国人一贯造假”,那岂不是亏大了。从这点上说,中国媒体、有关单位和个人,咱支持你,别理这些噪音,要知道,沉默是金。
奥运会就要结束了,国内的同胞们会就奥运会中国金牌第一的光辉历程陶醉一番,时间可能达数月之久,可国外的中国人还得挣钱吃饭,该干嘛干嘛去吧。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