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儿时趣事 (二) 老鼠尾巴

(2008-11-26 11:04:08) 下一个

那是我上小学时侯的事了。

爸爸妈妈工作的研究院在桂林郊外,整个大院分为工作区和家属区。大院有石头围墙围着,很安全祥和的工作生活环境。大院有自己的小学校,托儿所。院里的所有孩子都上这个学校。

也许是因为在郊外的原因,院里的老鼠很多。老鼠偷吃粮食,损坏东西,可能还传播疾病。不知是研究院组织的活动还是桂林市的活动,一个大规模的灭鼠活动开始了。大人每人要交
5条老鼠尾巴,我们小学生每人交3条尾巴。交的多的人,给个什么灭鼠先进称号。交的少的人,扣奖金。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老鼠多,很容易就等逮着几只老鼠。杀死老鼠,切下尾巴,用报纸包好存着,等到时候上交。可到离上交期限近的时候,老鼠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不是很容易看到老鼠了。记得有一天,我们发现一只不大不小的老鼠从走廊上溜过,大人小孩都很兴奋,记得爸爸拿着把铲锹,我拿着个棍子,追着老鼠跑,逼得老鼠无路可逃,一棒子打下去,老鼠被打蒙了,但还没死,爸爸眼疾手快,一铲锹切下它的尾巴,老鼠被疼醒了,拼死拼活的逃离了现场。我们又多了一条尾巴!那没尾巴的老鼠,就让它去吧。

那时候附近的农民自发的挑着新鲜的蔬菜农产品到大院的门口摆早市。在那个灭鼠活动期间,居然有农民卖老鼠尾巴,
11根。田里的田鼠很多,农民们抓田鼠卖尾巴!绝顶聪明!

终于到了交尾巴的日子。我是我们班的班干部,负责查收老鼠尾巴,有的尾巴已经干了,有的还很新鲜,有的还发着臭。你绝对想不到,有人居然拿萝卜根冒充老鼠尾巴!不仔细看,还真象真的。我工作认真,当然是火眼金睛,硬是把混在尾巴里的萝卜根给揪出来了。

不管怎样,这个灭鼠活动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院里的老鼠是少了很多。后来听说全院一共收了近一万条尾巴。就算其中有鱼目混珠的萝卜根,有切了尾巴放生的,真正消灭的老鼠还是占大多数。现在想想,当时的这个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