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风景摄影三宝(偏光镜、渐变镜、三脚架)---(转载)

(2008-10-24 10:33:00) 下一个
图:蔡克健、李逸鸿                文:蔡克健
如果留意看专业风景摄影作品,不难察觉到这些作品的色彩非常鲜艳、层次丰富、且影像细致。其实拍摄风景,除了用大片幅相机之外,不论是数码还是菲林,有三种器材是必备的,就是偏光镜、渐变镜和三脚架。
1.偏光境
偏光镜,英文是Po lariz er,简称PL,是拍摄风景不可缺少的滤光镜。偏光镜主要的功能是将非金属物件表面的反射光(偏振光)滤走,令影像更加清晰,色彩更浓厚。偏光镜也可令蓝天变得更蓝,因为大气中有很多水气,偏光镜可以将这些水气的反光滤走,令蓝天变暗,色彩更自然鲜明。偏光镜也可过滤树叶表面的反光,令树林变得更翠绿。但有点要注意的,就是加上偏光镜后,相机的感光度会减低2级,如果收细光圈拍摄,例如f/22,即使阳光普照,快门也会变得很慢,约1/8 ~1/15s,手持拍摄便有可能出现手震的情况。另外,有部份DSLR的测光和自动对焦系统会因加装偏光镜而出现偏差,有此情况时,可以改用圆形偏光镜Circular Polarizer,简称CPL,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不过价钱比PL贵。笔者拍摄风景时,都是用手动曝光和手动对焦(自订景深的范围)的,所以使用PL已经足够。

2.渐变境
渐变镜是滤光镜的一种,镜的上下部份由不同色组成,常见的是上半部有色彩而下半部透明。拍摄风景时,很多时由于天空和地面的光差太大,即是上下的曝光值相差很多级,如果以天空的曝光为准,则地上的景物便会曝光不足,相反以地面的曝光为准,则天空又会曝光过度,白蒙蒙一片,那还能看到蓝天的效果。即使用上偏光镜,也只可以令蓝天减暗些,天空地面的光差仍然很大,所以有需要使用渐变镜,局部将天空的光度减暗。这样,相片中每部份的光差都纳入曝光宽容度以内,相片的色彩层次自然就更丰富。渐变镜另一个用途是为相片增加气氛,有时在天阴多云的时候,虽然天空地面的光差不大,但用了渐变镜的话,可以令天上云层的层次更加分明,若刚巧有阳光由云层中透出来,俗称耶稣光的情况出现,渐变镜可令这效果更加明显。而笔者最常用的是上半灰色而下半透明的渐变镜,这更能保留大自然原本的色彩但若想增强相片的气氛,可以用黄/橙色的渐变镜。

3.三脚架
三脚架是令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旅行时要带的东西已经很多,如果还要带一枝三脚架,好像是多了个负担,但在有需要时,又会后悔为何不带呢!有些摄影爱好者不喜欢用三脚架,因他们觉得三脚架是没用,拍摄时欠缺灵活性,且负担会更多。他们觉得阳光普照时,相机快门速度较快,是不会手震的,就算是天气偏暗,也可以开大光圈来增加快门速度,如f/2.8~4等,此外也会有IS、VR等防手震镜或防手震机身,快门再慢也不会出现手震的问题;情况再差些的话,也可以提升ISO到400、800甚至1600。如果大家拍摄的目的,是只要有「公仔」睇,这当然绝对不会是问题吧,若拍摄的目的是拍一辑引以自豪的作品,可留存的摄影作品,这样马虎的拍摄,当然不行。如果只想拍摄「公仔」,也不用花费金钱在昂贵的DSLR,或大光圈变焦镜之上?一部DC已经绰绰有余!我们用昂贵的摄影器材,目的是利用它们拍出较佳的影像,不恰当运用的话,根本就发挥不出它们应有的质素。

正如在日光下,快门速度是几百份之一秒时,便不会出现手震,但只要细心观察,尤其是现时大家喜欢在电脑放大至100%观看,便觉得相片有点不「实」的感觉,这便是由于手震以致降低了影像的质素,更贵更靓的相机镜头,交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二流的质素。况且,其实快门的速度,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高。一般镜头最佳影像质素是f/8~11光圈,全开光圈时的影像会松散,特别是四角边缘的影像,如果拍摄人像等主体在中央的话,问题并不大,即使四周的景物朦化,影像质素松散也看不出。但拍摄风景,景物大多会充满整个画面,这样镜头的质素便清晰可见,加上远近景物都会出现在画面内,要有足够景深才令多些景物都清晰,收细光圈拍摄是必须的。阳光普照时,ISO 100用f/11光圈,快门1/200秒,如果加了偏光镜,正如上文所述,感光度会减2级,快门速度便变为1/50秒,手持拍摄的话,手震是家常便饭吧,若用长焦距镜拍摄,手再定也应付不来。如果提升ISO,又会大大降低影像质素,再加上使用渐变镜,曝光又再暗些,这时除了用三脚架,相信只有机械人才不会手震。如果要运用超景深的摄影技巧,光圈可能要收到f/22~32光圈,这时快门要更慢,就算是使用广角镜拍摄也会手震的,三脚架是必须的。

旅途中,除了在日间拍摄外,其实还有很多机会会拍摄夜景。拍摄夜景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由几秒到几十秒不等,这时候,就算是最强的防震系统,也拍不到清晰的相片。如果在曝光上花些心思,是可以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三脚架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令摄影的人停下来,慢慢思考要拍些什么,怎样拍才会令相片有深度有内涵。数码机的出现,令摄影爱好者再不思考摄影,先拍、才看、才想、才改,不会细心拍摄,仔细去构想。摄影的乐趣,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正如茶道一样,花那么多时间和步骤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冲出一壶好茶那么简单,而是透过冲茶的过程,让你放下平时的烦琐,专心投入冲茶的艺术,使用不同的方法,冲出不同味道的茶,从中获得乐趣。而摄影,是一种健康的嗜好,原理也是一样,乐趣是来自拍摄的过程,直至一张作品的出现。所以,有些摄影师会不厌其烦地使用大片幅座机拍摄,每拍一张都要花上十多二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因为这就是摄影的乐趣。但数码相机的出现,真的令这乐趣消失了,人人都急于观看影像,忽略了摄影的乐趣。使用三脚架拍摄,可以令拍摄者重拾拍摄给他们的乐趣。现时碳纤的三脚架非常轻巧、稳重,携带方便,虽然价钱比较贵,但若保养得宜,可用十多廿年,是很划算的投资。 
 


今次的相片是在泸沽湖拍摄,从丽江出发到泸沽湖大约4个多小时。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距宁蒗县城73公里。它享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净土」、「东方第一奇景」等美名。泸沽湖形似一只大葫芦,湖面海拔2680米,面积为5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湖水清澈蔚蓝,最大能见度为12米,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世界罕见至今还未被污染的处女湖。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古称,也保留着母系氏族时代遗俗的一支少数民族。

我们先在山顶观看并拍摄泸沽湖全景,之后便直入泸沽湖摩梭人的市集,先坐小艇到湖中一个小岛参观,岛上有一间藏庙,由于只逗留二十分钟,小艇便回程,所以拍摄时间十分紧迫。晚上在泸沽湖住宿,并观看摩梭人的舞会表演。晚会完结,我们便在湖边拍摄泸沽湖的星空,刚好是月圆之夜,镜头下的月光,白得恰似日光的气氛,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车回丽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