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大 夫 坐 诊

【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一切以您自己医生的建议为准。您使用本网站即代表同意该免责声明。】
个人资料
正文

网上“英雄” zt

(2007-10-12 06:07:25) 下一个

               网上“英雄”

                ·李 昶·

  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给现代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带来的福祉是无法估量的。用计算机和上网,是如今人们从工作到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极大地加快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它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许多工作的性质,也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性质。网络技术把人们带得越来越近(不仅可以随时通信,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摄像头和网络同地球另一边的亲友交谈并相互看见对方),同时把人的距离带得越来越远(老板与下属,同事与同事,隔一个桌子,二十秒可以说完的话要用几分钟去写个email,夫妻之间打个招呼或电话能说完的事,也要写个email)。随着网络技术的大量使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直接交流也变得越来越淡薄。

  网络技术同时提供了一个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窗口。你可以通过网络查到大量的你多需要的信息,你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同朋友或素不相识的人聊天。你也可以到网上各种论坛里去发表高论卓见。

  有一部分人,真正喜欢上网并沉迷于网上聊天或网上论坛。每天花若干个小时在上网,在一个宽松宽容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当然都有权里去选择这样做。

  然而,心理学家们,社会学家们,教师们和一些家长们却不那么乐观。一些成人,包括一些青少年,成天沉迷在网上聊天或网上论坛,这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主要部分,从而忽略了工作,学习,正常社交,体育锻炼,基本饮食。这类人往往因上网而忽略了时间及时间表,从而也打乱了日常生活。

  所以,从心理研究的角度,研究者们把这类行为归为上瘾(Addiction),即归物质迷恋的范畴。现在有个新的术语,叫“网络上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有人也称为“上网上瘾” (On-Line Addiction),这是归于精神病症的范畴。但要说明一点:美国精神病诊断的权威指南《精神病诊断及数据手册》(DSM-IV)并未收入这一病症诊断的原因是因为该书出版于1994年。

  这种网络上瘾的精神病症,主要体现在当事人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务处理,忽略休息和食物。似乎上网成了他/她的全部兴趣和唯一工作。他/她不愿与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多交流,不愿意与身边的人发生情感联系。

  然而这种人一旦进入网上聊天室或网上论坛,他/她马上变得精神百倍,谈出的话似乎对什么都有见解,都能评说一番。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英雄气概。这种人特别喜欢对他人品头评足,总想显得自己高明一番。

  这种人在聊天室里也显得特别能交友出之意。他/她能同他人谈心,也能通过文字倾听他人的意见或故事。他/她也能主动地讲出他/她自己的故事,或编出故事来让人同情。这种人在网上去找崇拜者,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面对屏幕他/她喜欢发表惊人之语,或用他/她平凡或不平凡的想象力去故作深奥。或说得让人看不懂以示学问,因此他/她也的确能赢得一些崇拜者。他/她的称为的朋友可以在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德克萨斯,这些称为“朋友”的人,他/她却从来未见过面!

  然而,根据临床观察以及跟踪研究表明:这类人士大多有交流的困难。这种人中有不少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面与他人的正常交往的能力几乎都没有,他/她不太懂得怎样与现实中的他人进行交谈联系,不太懂得怎样倾听他人并正确的表达自己。他/她多半是生活中的孤独者,失意者。因为自己的失意,他/她也喜欢挖苦他人。

  当你在现实生活中与这种人交谈,你会发现这类网络“高手”中不少实际上连表达方式的基本技巧都缺乏,不能真正理解他人他谈话内容及意见,更不用说谈话中的独到见解(insight)。

  网络上瘾一般具有一些典型特征:

  1:能忍受长时间的上网,即(tolerance level is high)。

  2:如果不上网任就不舒服,即有(withdrawal symptoms)。

  3:特别喜欢去聊天室,参加各种网上论坛,玩网上游戏或浏览网上色情。一进入这些部分,人会就感到特别兴奋,特别刺激(feeling hyper,stimulated &excited)。

  4:自己不能控制住上网的冲动(impulsivity and losing the control of the urge to get into Internet )。

  5:因为上网而影响甚至忽略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

  以上这些特征和心态都是典型的物质上瘾(substance abuse or addiction)(包括酗酒吸毒)的心理及行为反映。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者们把网络上瘾归于物质迷恋上瘾的范畴。

  网络上瘾的后果是严重的。笔者从事心理辅导及治疗工作,也深深了解其危害。

  网络婚外情,也是比较快速发展的将可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现象。有的热衷者能数小时在网上与异性调情聊天,大多还附有编出来的,令人同情甚至伤心落泪的故事。网络婚外情者往往忽略家庭配偶,成天像吸了毒品或兴奋剂一样迫不及待与网上情人调情。这种事许多是深夜家人入睡后进行。网络婚外情可以快速导致婚姻家庭破裂。

  还有的人,利用网络勾引青少年使其成为性犯罪的对象。

  也有的人,成天沉迷郁网上色情图片,动画,文字,同时进行手淫或出去寻花问柳。

  有些年轻学生,因上网过度而逃学或完全忽略了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毁了前程,也毁了一生。有的学生还自欺欺人地认为在网上学到的东西比学校课堂多。

  因上网上瘾而忽略了去上班工作的人,目前还不太多。大该是因为是成人了,深知如丢了工作的厉害及后果。然而,因上网上瘾,缺乏休息,第二天上班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的人大有人在。

  因上网上瘾,睡觉方面的失调和由此引发的病症也在增加。上网瘾引发的饮食问题和消化系统的毛病也越来越多了。

  有的父母因上网而忽略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生活。

  上网上瘾 还可能在一部分人心中引发强迫性质的网上购物狂心态和行为,即控制不住自己在网上去用信用卡购物。这种购物狂往往会负债累累。

  上网上瘾者往往还会对家人或身边的人,就他在网上花了多少时间以及在网上浏览什么,干什么而撒谎。

  上网上瘾者还一般都会抵赖他/她因上网过度已经造成了自己和他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诸多的问题和不方便。他/她还会认为他/她能把这些问题安排处理好的。

  人们不解的还有一点:这类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连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都缺乏,为什么能在网上说古道今,天上地下,点拨他人,炫耀自己?这正是因为这类网络行为是“上瘾”,而上瘾的核心部分是寻求刺激(stimulation),以及在刺激下的心理、情绪、大脑都处于亢奋状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人士中有的可以是网上“英雄”,网上“雄辩大师”。

  那么,什么人会容易成为因网络上瘾的牺牲品呢?

  一般来讲,这类人士中不少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孤独者,是社交能力、交流能力差者。他/她不善于与人打交道,还往往认为他/她不屑于与周边的人打交道。他/她因过度使用网络,工作学习上无所起色,或者是工作学习上无所成绩,他/她整天整晚泡在网上去找刺激。这种人心理素质大都比较弱,不少还伴有焦虑症,忧郁症,强迫强制类型病症行为,自大狂,负面情绪及态度,完美主义倾向,好幻想,好冲动,由于意志力弱而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情绪和行为。

  这类人自信心往往低下,因为他/她在生活中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自尊,他/她也恰好通过在网上来表现自己,以便恢复一点他/她那自卑的心境,充满不安全感的心态和焦虑的人格。

  那么,有上网上瘾综合症的人应该怎么办?这类人士应该去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重塑自信心,重建部分人格,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联系,与现实身边的人多多交往,如果焦虑症和忧郁症重的人,一定要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要多同家人交流想法情绪,要设法去在生活中交结一些朋友,要重塑对他人的信任。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学习会控制想上网的冲动,以及如上了网,一定要控制住上网时间。

  最后还要提一句,专家们一般同意上网上瘾综合症导致的各种现象,但对此怎样定意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少数专家还质疑其是否应归于物质上瘾的范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