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

浪迹天涯,追月寻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最近干细胞研究的突破-万能干细胞(ZT)

(2007-11-26 21:35:43) 下一个
在当期的SCIENCE和CELL上,以中国留学生俞君英作第一作者
和共同通讯作者的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京都大学
的一个实验室分别发表了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能分化成其
他细胞的干细胞的研究。

汤姆森研究组用的是婴儿的阴茎包皮上提取皮肤细胞,用病毒注
入4个转录因子过量表达就可以把体细胞变成干细胞,也就“逆转”
了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克隆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以前从来没
有人想过原来逆转这么“简单”,就4个基因?悲观者甚至认为这样
的突破可能要等待10年,而俞君英本人也认为可能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来自著名华人论坛买卖提的Lumanman@mitbbs有过非常精彩而专业
的评论,他认为:“这个系列文章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首先
是2006年8月日本Yamanaka实验室发现。这是最重大的突破,因为
此前从来没有人可以想象,4个转录因子基因就可以把体细胞变成ES
细胞...Yamanaka和他的学生令人尊敬,敢于去做风险这么大的原创性
工作,而且有直觉。当然运气也很重要。这篇文章发表后,好多个大实
验室立刻跳到这个题目上来。于是有了今年7月份的两篇Nature和一篇
Cell Stem Cell的文章,还是用这4个基因,但是获得的ES细胞是真正的
ES细胞,能够进入种系(2006年Cell文章获得的ES细胞不能进种系)。
紧接着是几天前的Cell,Science的文章,四个基因过量表达可以把人的
体细胞变成人的ES细胞(距离第二系列文章只有4个月!)。” “其重要性
太大了。比如说,原来用人卵来建立ES细胞系,受限制太多,太难。
现在几乎任何做人细胞转基因的实验室都可以建立人ES细胞系了。
可以估计,5年之内,用这种方法新建的ES细胞系至少是1000个以上。

“再有就是ES细胞的多能性的分子机制。原来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现在
有了这4个因子的文章,细胞获得/维持多能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肯定会突
飞猛进、日新月异。而这对于再生生物学的研究太重要了,对癌症研究
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癌症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研究。” Lumanman进
一步指出,“这项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是不可避免的。” “这么重大的突破
实现了(这种里程碑式的突破,在干细胞领域可以说是二十年一遇的)。”

这个结果的发表,使得上周在NATURE上发表的另外一克隆胚胎干
细胞的文章相行失色(Byrne等人已经成功将这种方法用于灵长类动物。
他们以灵长类成年成纤维细胞为起点,从来自14只猕猴的304个卵母
细胞培育出了两个胚胎干细胞系。)

何出此言?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胚胎干细胞。简单地说,胚胎干细
胞就是通过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利用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类组织、器官
的能力,来医治人体的各类疾病。干细胞研究如今已成为人类 攻克诸多
疑难杂症的希望。但是,如果在造福人类的名义之下,为了提取干细胞
而去毁掉一个本来有可能发育成人的胚胎,却让人类陷入一个罪责的
怪圈之中。而这次科学家中美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则巧妙避开了胚胎
这一"雷区",以人体皮肤细胞为干细胞的来源,平息了围绕"胚胎"的伦理
道德争议。虽然断言这项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或相对首架飞机问世的突破
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并不能断定,"皮肤干细胞"就能完全取代"胚胎干
细胞",如果因为这项技术10年后各种生物器官公司风云而起或医学治
疗获得广泛突破那么才能真正称此为相对首架飞机问世的突
破,而且也将得诺贝尔奖.(源自MITBB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