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战斗一枪结束:中泰混编狙击小组联合训练见闻

(2010-10-14 14:00:47) 下一个

战斗一枪结束:中泰混编狙击小组联合训练见闻
2010年10月   来源: 中国军网

资料图:之前参加联合演习的中泰特种兵。

桂北,秋风瑟瑟。

灌木丛中,泰方队员育塔空与中方队员吴文荣组成的混编狙击小组隐蔽潜行。数百米开外的一栋小楼上,1名“恐怖分子”在楼顶上来回警戒。

情报显示,半小时后,狙击目标——某恐怖组织头目“蓝先生”将在楼顶上出现20秒,狙击小组必须在楼上警戒的“恐怖分子”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潜伏到最佳战斗位置,一枪“狙杀”目标,并安全撤离。

风过草间,“呼呼”作响。突然,楼上警戒的“恐怖分子”端起枪向杂草中一阵猛烈扫射。

枪声过后,四周一片沉寂。

“狙击手的训练首先是一种心理训练,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有遇险不惊、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中方副营长王宣布告诉记者。

在中泰双方连长的带领下,记者悄悄移到灌木草丛里,近距离观察狙击小组的行动。只见两人时而贴地爬行,时而跪姿前进。经过一片低矮的杂草丛时,育塔空伸手拍了一下吴文荣的后背,示意他低下头爬过草丛。

抵近射击位置后,两人根据现场测定的风向和风力,用手势、眼神交流射击要领,等待目标的出现。

此刻,狙击手的伪装服与杂草丛的颜色融为一体,四周一片沉寂。

突然,200米外的楼顶上目标出现:脑袋大小的红、紫、黄、蓝四个气球同时升起。“啪”的一声,随着子弹出膛,代表恐怖分子头目的蓝色气球应声而破。等警戒的“恐怖分子”发出警报时,育塔空和吴文荣已快速跃入灌木草丛中,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刚开始我把枪架在他肩膀上,他说不稳定,会影响射击精度,我听了他的建议,改变了支撑物,并且把射击距离往后移了10米”,育塔空对“搭档”吴文荣赞不绝口。

“中泰狙击小组编成不到1天,配合这么默契,不容易。”泰方连长对记者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