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入大荒流

纵浪大化中 不喜也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个人资料
正文

苏青 张爱玲 对谈记

(2007-07-19 10:32:29) 下一个

主办者:记者
对谈者:苏青 张爱玲
时间 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
地点 张爱玲女士寓所

同居问题

苏青:我认为不妨自由些,想起这样长时期的同居生活,实在也是很可怕的。或同居或不同居一方感到需要时只可向对方提出要求,倒不必因法律规定是义务而要强制执行也。像外国人般分床分寝室还比较好一些。但最好还像朋友一样,大家往返,不至于每个人在婚后便没有一刻的私生活可过。

记者:男人结了婚的人省,还是未结婚的省呢?

张爱玲:从前英文有句话说,"Two can live as cheaply as one",从前是结婚比较省钱,现在似乎情形两样了,独身的人生活简单,大家都这样想,所以不留人吃饭也没有人见怪,结了婚的人,就有许多不能避免的应酬。

谁是标准丈夫

记者:依照女人的见解标准丈夫的条件怎样?

苏青:第一,本性忠厚,第二,学识财产不在女的之下,能高一等更好。第三,体格强壮,有男性的气魄,面目不要可憎,也不要像小旦。第四,有生活情趣,不要言语无味。第五,年龄应比女方大五到十岁。

张爱玲:常常听见人家说要嫁怎样的一个人,可是后来嫁到的,从来没有一个是像她的理想,或是与理想相近的。看他们有些也很满意似的。所以我决定不要有许多理论。像苏青提出的条件,当然全是在情理之中,任何女人都听得进去。不过我一直想着,男子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者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

女人最怕失嫁

记者:现在再谈婚姻问题吧。

苏青:女人以失嫁为最可怕,过时不嫁有起生理变态的危机。不过知识浅的还容易嫁人,只是高的一时找不到正式配偶,无可奈何的补救办法,我以为还是找个把情人来补救吧,总较做人家的正式的姨太太好,丈夫是宁缺勿滥,得到无价值的一个,不如有价值的半个甚至三分之一,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太便宜男人,不过照目前情形而论,男人也有他的困难,因为在习惯和人情上,不能牺牲他的第一个妻子,不过现代男人多数早婚,而职业妇女常常迟嫁,这是过渡时代无可奈何的办法。原是不足为训的,而且每个人的结婚倘仅限一次实在太危险了,因为年轻人观察力差,而年老了又要色衰。我的主张是尽自己能力观察,观察停当(自以为停当)就结婚,虽然总想天长地久,不过就不久长也罢,多嫁几次只不过是自己的不幸,既非危害民国的事,亦无什么风化可伤也。

记者:在现社会早婚还是相当流行的.........

张爱玲:早婚我不一定反对,要看情形的,有些女人,没有什么长处,年纪再大些也不会增加她的才能见识的,而且也并不美,不过年轻的时候也有她的一种新鲜可爱,那样的女人还是赶早嫁了的好。因为年轻,她又较多的机会适应环境,跟着她丈夫的生活情形而发展。至于男人,可是不宜于早婚,没有例外。一来年轻人容易感情冲动,没有选择的眼光,即使当时两个人是非常相配的,男的以后继续发展,女的却停滞了,渐渐就有距离隔膜。

被屈抑的快活

记者:苏女士是不是觉得男女一切方面都应该平等?

苏青:假使女人在职业及经济上与男人太平等了,我恐怕他们将失去被屈抑的快乐,这是有失阴阳互济之道的,比如说以性心理为例吧,男的勇敢,女的软弱,似乎更可以快活一些,倘若男女都一样的勇敢,就兴趣全失的了。我有这样的感觉,倘若同男的一块出去,费用叫我会钞,我就觉得很骄傲,可是同时也稍微有些悲哀,因为已经失去被保护的权利了。这并不是女人自己不争气,而是因为男女有天然(生理的)不平等,应该以人为的制度让她占便宜来补足,叫我请客,便有不当我是女人的悲哀,假如我有,则我倒是很希望自己的丈夫常请人家客的。

张爱玲:一般总是把女人的程度提高,一提高了,女人就会看不起男人。其实用不着担忧这点,如果男女的知识程度一样高,女人在男人之前还是会有谦虚,因为那是女性的本质,因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职业妇女的苦闷

张爱玲:社会上人心险恶,那是真实,如果因为家庭里的空气甜甜蜜蜜,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小天地,所以说家里比社会上好,那是不是有点像逃避现实?

苏青:从感情上讲,在家里受了气,似乎无关紧要,一会就恢复了,但在社会上受了气,心里便觉得非常难过,决不会容易忘怀的。

张爱玲:嗳,真的!有一次看见阿妈打她小孩,小孩大哭,阿妈说不许哭,他抽抽噎噎,渐渐静下来了,母子之间,僵了一会,他慢慢的又忘记刚才那一幕,姆妈这样,姆妈那样,问长问短起来,闹过一场,感情像经过水洗了一样。骨肉至亲到底是两样的。

苏青:不知怎样,在家里即使吃了亏似乎可以宽恕,在社会上吃了亏,就记得很牢。

张爱玲:我并不是根据这一点就主张女子就应当到社会上去,不应当留在家庭里。我不过是说,如果因为社会上人心坏而不出去做事,似乎是不能接受现实。

记者:你们所谓人心险恶,恐怕不过是女性方面的看法。以男性来说,他们必须到社会上去的,因为要生活。而女性则不然,因为她们还有一个家庭可以作逋逃薮,像男人就无法逃回家庭去,其实社会人心的险恶,向来如此,男性是一向遭遇惯了的。职业妇女吃亏恐怕还是由于社会轻视女性的见地。

苏青:我所谓职业妇女太苦,总括起来说,第一,必须监理家庭工作,第二是男人总不太喜欢职业妇女,而偏喜欢会打扮的女人,职业妇女终日辛辛苦苦,结果倒往往把丈夫给专门在打扮上用功夫的女人夺去。这岂冤哉枉也。

张爱玲:常常看到有一种太太,没有脑筋,也没有吸引力,又不讲究打扮。因为自己觉得地位很牢靠,用不着费神去抓住她的丈夫。和这样的女人比起来,还是在外面跑跑的职业女性要可爱一点,和社会上接触的多了,时时刻刻警醒着,对于服饰和待人接物的方法,自然要注意些。

记者:今天真是畅聆高论啊,这次对谈就到这里结束吧,真是谢谢你们两位!

(原刊19453月《杂志》月刊14卷第6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