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灰

潮推来,风吹走,留下的,有没有?
正文

观一叶而知秋--大洋彼岸“诚信”之融蚀

(2009-01-28 13:08:16) 下一个
金融海啸来了,“震源”国的经济一天比一天更快地坠向冰冷黑暗的深渊,没有人知道何时到底。

根据经验,每当经济不好时,并不是一切都糟:起码东西会便宜(购买力下降)和服务态度转好(商家希望留住顾客,伙计害怕被炒)。自认只要严格奉行紧缩政策,可买可不买的不买,可花可不花的不花,可下馆子可家做的家做,应该可以全身挨过。

不想,是祸躲不过。最近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三件小事,都来自那些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服务行业,却分明在揭示着一个新现象:经济不好了,各行各业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对现金的疯狂角逐。

其一,太太每年例行体检,一向无事。今年却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负责“阅读”乳检底片的机构反复打来电话,说是四张片子中,有一张有些“看不清”。当然这不一定说明长了什么东东,而且根据经验,十有九次是“虚惊”,所以千万不必紧张,更不要自暴自弃。为了消除疑虑,只要再来一趟,再交钱做几个更复杂(当然也更昂贵)的检查就可以了。自付部分的金额呢,不多,大约在五百多块。

其二,经常到邮局寄书。都有了经验,一本书,不夹信,从来两三块钱搞掂。可最近两次,突然变了。邮局职员的第一句话一律改成:最便宜的邮法是七块多钱。顾客要坚持,询问,解释半天,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寄书价格。

其三,半年一次例行洗牙,已经几年稳定无事。昨天一去,护士说,呦,你有几颗牙一直不大好,为长远计,最好请大夫格外关照一下。自己一向忠实使用牙线,最近也没有觉出丝毫不适。而护士所推荐的新的疗护方案,总共四百多金,自付二百八十多。

众所周知,在这个美好的“模范”国度里,诊所,邮局和牙医,都不是公益机构,而是私营的盈利企业,故而在经济萧条时期,都有着强烈的谋利动机。所以,当经济寒流袭来,百业萧条之时,这些从未有过的新“症状”,新“关照”,新“最低价格”忽然如春笋般纷纷冒将出来,怎不令人生疑!

据追捧者说,诚信社会的主要优点就是让人“放心”。服务行业从业员推荐什么东东,你只会感激他们的敬业,而不会去怀疑他们借机牟利的险恶动机。现在,萎黄的枯叶已经纷纷飘落,这个“心”还能“放”吗?

地球别处的人们可以稍稍宽慰的是:那个造成了这一轮“冰河期”的国度,没能像过去几次一样一枝独秀,那里的“诚信”也如同极地的冰川一样,在贪欲和自保的热潮中,开始融化坍塌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