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正視全球繁榮台灣經濟獨憔悴現象

(2007-02-03 20:47:23) 下一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14+122006091700303,00.html

工商社論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昨調升二○○六年全球實質經濟成長率到五.一%,比五個月前的預測值提高○.二五個百分點,證明全球景氣的確在逐步走上繁榮大路上。然而,對於我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IMF卻調降了○.五個百分點,使台灣成為少數成長率預測值遭調降的國家。包括IMF在內國際經濟研究機構,不約而同看好世界經濟,獨獨看衰台灣的現象,頗為不尋常,朝野應該正視,及早採行有效對治政策。

與IMF一樣,看好全球景氣,但卻不給台灣面子的世界級經濟研究機構不少,譬如亞洲開發銀行(ADB)即在上週調高新興亞洲(日本除外)與工業國家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但台灣卻是ADB報告中亞洲四小龍內唯一今年經濟成長率遭到調降的國家,其他新興亞洲國家中經濟成長預測遭到調降尚有馬來西亞與泰國。ADB的這份最新預測,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調降○.一個百分點至四.三%,明年成長預測則維持四%不變,此與IMF對我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四.○%及四.二%相彷彿。其他世界經濟研究單位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等也普遍認為,由於美國和日本今年景氣復甦超過預期,可望帶動全球經濟發展比原先預期強勁。


對於IMF、ADB所發表的經濟研究成果,我們有以下的幾點感想值得向國人報告。第一,世界經濟難得遇到前所未有的景氣時期,台灣卻毫無沾染、分享機會,令人遺憾。正如IMF在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所述,「自二○○二年到二○○六年是自一九七○年代初以來,全球經濟擴張最強勁的期間」。世界經濟難得盛世,台灣表現仍然如此差強人意,如此垂頭喪氣,令我們真不敢想像當全球景氣再度邁入衰退或蕭條的黑暗期時,台灣豈非更加悲慘?具體而言,即使當前全球景氣熱絡,但IMF仍然警告美國諸國,通貨膨脹壓力、原油價格飆漲,以及美國房地產景氣急轉直下引發的經濟趨緩,都有可能阻止全球景氣繼續擴張,屆時台灣的情況可想而知。

其次,中國大陸經濟繼續看好,甚至扮演亞洲地區景氣推手。在本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將中國大陸的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由九.五%及九%,調高為一○%,同時,受惠於中國大陸的景氣帶動,IMF也將新興亞洲國家的今明年經濟成長率分別提高為八.三%及八.二%。當然,投資過熱、出口擴張太快,以及包括美國在內大陸外銷產品主要進口國的反彈,都可能造成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遽然停頓,並影響亞洲、全球經濟。但在此危機發生之前,中國大陸連續十年以上的景氣,顯然為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的景氣熱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就此而言,我們必須指出,原本因為同文、同種之便,在大陸對世界開放門戶之先期,台灣的確獲利良多,然而,隨著兩岸經貿政策的緊縮,台灣受惠大陸景氣的程度明顯降低。我們認為,如果扁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無意配合廠商全球布局而適度調整及開放,台灣自外於大陸經濟後果,將是自食苦果。

最後,重振台灣經濟的希望在何方?全球景氣空前熱絡,台灣經濟成長預期竟然遭到調降,對國人而言實在情何以堪;尤其台灣一向以亞洲四小龍之首聞名於世,現在卻淪為四小龍之末,國人在感慨今昔變化之外,自應思考如何行動才可重振經濟,迎頭趕上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大國。就此而論,近來一些經濟數據應有助於了解情勢及提供參考。包括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落至五年來新低、民間消費成長率僅有一.七%、民間投資成長率可能只有二%等數據,明顯說明台灣內需動能薄弱,外貿目前固然不錯,但完全依賴外貿,風險也大,何況「外熱內冷」也有逐漸降溫、弱化趨勢。至於行政院即將推出的大投資計畫,因為避免得罪台聯而正面迴避兩岸經貿議題,勢必限制其可能效益的發揮。我們認為,為了政治禁忌或意識形態而犧牲、放棄最有利台灣經濟發展的擴大兩岸經貿良方,無異自縛手腳、畫地自限,如何期待台灣產業及經濟走出黑暗?更別奢望在全球經濟競賽中維持不敗之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