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一个美籍马来西亚华人的经历看我们为什么爱国

(2009-10-27 14:29:52) 下一个
最近大家聊爱国还是不爱国,聊得挺热闹。我最近到明尼苏达的圣保罗出差,碰到个美籍马来西亚华人。听他聊了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受感动。记录下来,给大家看看。希望能对大家多少有点启发。

这个华人,姑且叫他贾君吧。是一家Fortune 100公司里的研发经理。年纪大概比我大几岁。从东南亚移民美国近二十年了。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相识。虽然我们在电话,e-mail里经常联系。但这次是第一次见面。初次见面,他的精力充沛和热情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等正经事办完,我顺口提到想到Downtown拍点秋色。我们加州是以没有秋天著称的。难得秋天来到东部,怎么也得拍几张照片再走。他主动提出要为我当向导。谢谢了他的热心,我们来到了Downtown.等拍完照片,我们两个人找了家餐馆坐下来午餐。下面记录的这段大都来源于午餐时候的闲聊。

贾君是典型的东南亚华侨。只会说福州话。普通话只能将几个字而已。我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用英文。事后想起来,两个华人,不得不用英文来交流对母国的感情,这本身就多少有点滑稽。

他先问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我随口说起,因为我们家里和我认识的朋友家里都没有受到多少冲击。虽然物质不足,但因为那时学校很宽松,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课业压力不重。每天只上半天学,那段日子可以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听了多少有点惊讶。因为那段日子对他生活在马来西亚的父母来说,是一段很痛苦的回忆。”How come?” 虽然我知道华人在马来西亚很受歧视。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生意。很多华人的商铺,为了生存,不得不雇佣当地马来人做自己名义上的老板。即便如此,华人也是马来西亚最成功,富庶的族裔。其次是移民来的印度人。虽然政府千方百计地歧视外来移民,为当地马来人谋取利益。但几十年下来,马来人却成为最懒惰,最失败的族裔。他慢慢地聊起他的父母,他自己的童年,少年。中间有几次,我觉得泪水在我的眼睛里打转。

他的爷爷辈很早的时候因为大陆的饥荒,移民到了马来西亚。在他父亲年轻的时候,由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侵略,和很多当地的华人一样,参与了抵制日货等运动。当时的马来西亚,除了华人,还有很多日本人和各个族裔和平相处。其中有些日本人是当地的摄影师。他们在马来西亚居住多年,非常熟悉当地社区。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入侵了马来西亚。那些居住在当地的日本人摄影师就把他们为当地人拍的照片拿出来,为占领军指认,那些是反日分子。日军就根据这些照片,挨家搜索抗日份子。找到了,就当街枪毙。当时,贾君的父亲在上中学。他班上的一半华人都被日本人残杀了。贾君的父亲一看形势不好,就跑到了丛林里,参加了以华人为主的抗日游击队。在热带丛林里一住就是四年。先是打日本人。等日本人打跑了,又和马来人为主的当地政府军对抗。梦想能建立一个不受当地人歧视,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当时的华人人口占马来西亚本地人口的56%,是最大的族裔。但在政治上,却备受歧视。所以在当时的反政府力量中,华人占绝大多数。这些华人中,又以倾向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占大多数。包括后来的李光耀,刚出道的时候,都要标榜信仰社会主义来收买华人人心。当然,后来李光耀翻脸,大肆屠杀他以前的共党同事却是当时谁也没法预料得到的。政治实在是个肮脏的游戏。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那个小小的新加坡已经装不下的那个大大的李光耀的自传,就会明白。搞政治的,心灵不够黑,脸皮不够厚是无法有所成就的。

49年,当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当地的华人也倍受鼓舞。觉得母国终于统一了。中国人受帝国主义随意欺凌的日子总算结束了。在大陆的帮助下,他们建立自己华人国家的希望也很快就要实现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当地的华人共产党领袖开始腐败,专断。因为看不惯这些领袖们的言行,贾君的父亲脱离了反政府运动。回到社区,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事业追求。很幸运的,他也因此逃脱了后来政府军对华人游击队的大屠杀。

他父亲娶了另一位华人知识妇女为妻。也就是贾君的母亲。他的母亲,在感情上,她比他父亲更倾向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初,当马来政府对华人的欺凌达到高潮的时候,无数当地华人坐着小船回到了大陆。当时的华人学校里,有很多倾向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他们向当地华人宣传大陆建设的成就。鼓励大家回国参加建设。受其中一个中学老师的影响,贾君的母亲就曾经坚决要带着全家回国。因为他父亲的反对而作罢。事后,他父亲回忆说,并不是他有多么先知先觉。只是因为他有曾经在共产党游击队中战斗过的经历。知道宣传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他父亲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就跳上了一艘难民船,回到了中国大陆。并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曾因作战勇敢,立功受勋。后来被美军俘虏,在集中营呆了几年。最后战争结束才又回到了大陆。在美军集中营里,他亲眼看到了美军在装备上和志愿军的巨大差距。回国后,他曾经和几位朋友闲聊时说起他对美军的印象。因此,在文革中,被打为反革命份子。发配海南岛劳改。直到文革结束。

再说贾君父母一家,虽然没有回国。但大陆的任何成就,运动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心。他母亲每月都会收到一本来自大陆的画报,《China Today》。上面满是来自大陆的精美宣传图片。贾君本人,就是看着这些图片长大的。因为他的母亲和父亲的政治倾向差距。在贾君从小的记忆中,只要父亲和母亲有争论,一定是关于大陆的某项政治运动有了不同的解读。因为家里的孩子们只会听,讲福州话,他的父母就只用普通话来讨论政治议题。害怕孩子们把他们的讨论内容告诉其他的人,给这个家庭带来灾难。

六十年代末,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马来西亚政府的又一轮反华运动也跟着开始。政府军挨家搜查和大陆,共产党有关的违禁品。一旦查到,就把户主投入监狱。年幼的贾君清楚的记得,他的父母在深夜,把家里的华文图书偷偷地搬到后院焚烧,掩埋。每次街上的军车,警车驶过,他的父母都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侧耳静听,等待着大祸临头。大陆文革期间是他父母这一生最灰暗的日子。在居住国受排挤,歧视,而自己的母国又走上了歧路,让他父母这一代海外华人觉得生活失去了希望。

一九七一年,当时的贾君只有六岁。刚开始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政府军的直升飞机降落在学校操场。从直升飞机上卸下了几十具华人游击队员的尸体。政府军把这些尸体一排排地排列在学校操场上。然后让老师们把学生们集合起来。然后要所有的华人小孩都站出来。恐惧中,贾君也和其他的华人学生一起挤成一堆。政府军命令这些小孩围着死尸站成一圈。对他们吼叫着,这就是参加华人游击队和政府对抗的下场。而其他族裔的小孩站在外边,向这些华人小孩吐吐沫,扔石头。骂他们是中国猪。让他们滚回中国去。

从那天起,六岁的贾君就清楚地知道。无论他这辈子说什么样的语言,做什么样的事,居住在哪里,他的血液决定了,他这辈子只能是一个中国人。在当时,中国人这个身份带给他的,不是快乐,自豪,而是恐惧和自卑。他开始理解父母对从来没有去过的中国大陆的牵挂。明白了,无论他们在海外住了多久,赚了多少钱,马来西亚永远不会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只有那片遥远的,他们平生尚未踏足过的土地才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家。祖国发达了,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就不会受欺负。这句话,不是那个政党的宣传,这是贾君们自己,和他们的父辈,祖父辈的切身感受。

在辱骂和歧视中,贾君长大了。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碰到了很多华人反政府组织来校园招募成员。可以理解地,类似的招募并不是很困难。很多华人热血青年参加了反政府运动。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贾君也心动了。他回家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告诉他,他很可能会被打死,并被自己的同志们所遗忘。也许有一天,大陆政府都会和马来政府和好。整个华人反政府运动都会被抛弃。死去的人,会被几乎所有的人所忘记。只在他们自己的父母亲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巨大空洞。做一个成熟的男人,他更应该做的是完成自己的教育,成就一番事业,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尽一份责任。而不是梦想着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去拯救世界。

聊到这里,我说起他父亲的这番感想用在我们在89年死去的热血同学身上也很贴切。贾君非常同意我的看法。并说起那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看到自己母亲愤怒地口出恶言。他母亲无论如何无法相信,大陆政府会把枪口指向自己的孩子们。那次运动,对他母亲的精神打击非常大。在那时,贾君已经有很多机会去大陆出差。并不断带来一些大陆进步的消息。但他母亲顽固地拒绝相信。他母亲从一个五十年代的热血爱国青年到老年对祖国的失望。这中间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么能够体会呢?没过多久,贾君的老母亲就去世了。她是在绝望中离开这个世界的。

贾君的父亲比他母亲幸运得多。他有机会在九十年代末亲自来到大陆,看到大陆正在发生的变化。他们原来在福建的祖籍,原来是一个小村,已经成长为一个有5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大陆正在发生的变化,是他们这一代一生的梦想。他的父亲是带着梦想成真的满足离开这个世界的。希望他能把这样的好消息,带给贾君在天堂的老母亲。

聊到最后,贾君和我都说起,很多人把人民,国家,政府,政党混为一谈。觉得爱国,就是爱那个政府,政党。以及爱那个政府,政党所做的一切。其实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比这些要简单得多。我们所爱的,所关心的是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那群人。那是我们的根。我们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份子。爱祖国,说穿了,就是爱我们自己!

最后临分手的时候,我问贾君,是否在意我把和他的这段对话记录下来,贴到网上去。他大方地说,并不在意。最后我们共同希望我们自己的孩子们,不用经历我们曾经历过的痛苦,挣扎。有一个纯真的童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冲浪潜水员 回复 悄悄话 “爱祖国,说穿了,就是爱我们自己!”说得好!

另外,我觉得也不要以为“外国”善待我们这些“外来者”是理所当然的,要懂得珍惜和感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