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台北观点:反台独就是反民主?必需厘清

(2011-04-09 21:05:56) 下一个

美国华府智库“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的军事专家费学礼竟称“台独势力”就是台湾的民主。


  中评社台北4月10日电(特约评论员 李华球)在关键的年代与焦虑的当头,每个人面对一些问题都会有一些不同与主观却也值得探讨的看法,这好像是近几年来国际间许多有志研究两岸关系的一些人士的作风,对不对很难定论,也不一定要找个正确答案出来证明就里。

  但是最近有一个说法倒是值得一窥究竟,就是美国华府智库“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的军事专家费学礼,在一场“台湾的中国策略”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二○一○年国防白皮书中指台独势力是解放军首要敌人,要全力围堵,所谓的‘台独势力’指的就是台湾的民主,民主对中国共产党的威胁大于一切。”这个说法被台湾某深绿媒体解读为,“解放军反台独,就是反民主。” 这种解读确实有探讨的空间,亦有持续发酵的可能机会,有必要厘清说明,以正视听。

  先来看“台独”究竟是否可以解读为“民主”。民进党所主张的台湾独立,就其台独党纲和台湾前途决议文来看,并没有特别指出所谓“台独”就是“民主”这样斩钉截铁的说法,它强调的是“主权”与“国格”的问题。简单说也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台湾共和国”,所以它强调的是“独立建国”和“主权独立”的问题。

  这其中固然包含,民进党追求自由、人权、民主等问题,但却无单独指出“台独”等于“民主”,所以硬要说解放军“反台独就是反民主”,恐怕是将台独过程简单民主化了。毕竟“台独”的过程和成为事实不会只是一眜追求民主就可得了,更多高于民主价值的实质问题,如果不能突破和找到支撑,怎是一个民主就可以企求得到的呢?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民主奋斗过程,那么过去南非和印度几十年的革命运动,就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也不会发生那么多血淋淋的历史纪录了,因为他们真正追求的是透过革命流血表达并争取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权利,并非只是对民主的追求而已,更多的是民主之外的公民主义的抬头。

  是以,确实不能以一句简单的民主就要概括“台独”的本质和企图了,这是因陋就简的说法,似乎不够客观也不足全观,患了以管窥天和简单模糊含混的毛病,有待厘清和修正,以符实情。

  不过,坦白讲,不只是美国学者对台独本质的隔靴搔痒而已,其实连民进党内也大有人常常打着民主的旗帜,号召支持者以民主名义,遂其“独台”迷思,亦即是,有些深绿的支持者,好假民主之名,推动台独理念,遂不知台湾独立的要件并非因为民主不彰的问题,而是中共不能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坚持,是台湾目前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机会。

  此外,更需进一步探究的是,台独有无必要的问题。因为以现阶段台湾的处境来衡量,台独前面有中国在制止;后面有美国在遥控;国际大国在观望,岂有任何机会呢?如果说没有任何国家干预或制止台湾独立,当然就有必要马上独立,以维主权,以伸国格,以建尊严,以进联国,这才能真正说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然而目前台湾的现状,就主权与国格仅有二十多国的承认邦交,其余一百多国是不承认台湾的国家地位,就此坦言,以台湾多数人赞同的“维持现状”确实是最大公约数,而且也是最有弹性与迂回空间的弹性作法。这是台湾的“战略弹性回廊”,失去这条回廊的转圜和游移,台湾只有独到被中共开打;困到被中共统一,这两条最不健康与最不必要的歹路在行走,怎可能有好日子可过呢!

  这是不智与不通的做法,独把自己逼到战争火团里;统把自己埋进死胡同内,而有翅难飞,有膀难撑,这是何苦来哉呢?

  既然台湾目前没有独的本钱,也没有统的意愿(共识),只要不让中共找到踰越雷池的火苗,其实维持现状当然算是最好的公算了!这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总是撑着和望着的一个不退不进的消极中的待命应变作法。

  这可以暂时让中共停步观望;使美国踏步思索;日本缓步望美;欧盟稳步观察;台湾内部调合的一动不如一静的应对方式。如此,虽亦引来中共的无耐;美国的吃力;日本的无力;欧盟的微力,但总是一种可进、可退、可守的变通做法。

  各方虽不满意,但还能默受,往后就让时空来决定“最后的晚餐”怎么端出场吧!毕竟维持现状总是无奈无力中的一块可漂浮木,不能没有,否则将自沉大海,自断前程!

  无论台独与民主的关系如何,找到台湾安全的避风港和遮雨棚,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焦点工作。没有安全一切都免谈,没有团结一切都脆弱,没有合作一切都散失。是以,台湾现在要做的是,在维持现状中找到继续经营下去的力量和机会,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安内攘外与和衷共济的朝野诚意而健康的竞合关系中,才有本钱,才有决心,才有实力,才有机会。

  所以朝野当局者,人民的意思早就告诉你们,我们不要争争吵吵,我们要稳稳当当,你们可以吗?拿出诚意和本事来,明年大选就有票可拿了!

  (中评社特约评论员李华球现任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特约研究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