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评论∶胡六点对台不利?勿忽视杨力宇言(图)

(2009-01-08 18:44:47) 下一个

当年,邓小平会见杨力宇传为历史佳话,我们期盼,推动两岸和平大发展的更多历史佳话在今後诞生。


??中评社香港1月9日电(评论员?锺维平)“胡六点”发布之後,两岸及港澳乃至国际社会都予以高度关注,全面解读,各种观点和结论层出不穷,这都是合理的现象。在各种解读中,我们对美国的杨力宇教授的解读十分重视,并很乐意与杨教授商榷。

??杨力宇在大陆是具有高知名度的教授。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简称“邓六条”)。从此,杨力宇三个字与中共对台政策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此後杨力宇教授不仅努力做好中美友谊使者,也努力做好中共对台政策的诤友,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批评意见。

??2004年08月10日,杨力宇回忆说∶当年与邓小平谈话开始时,我即强力批评中共对台政策的两大主轴∶对台的武力威胁及在国际上孤立台湾。我坦率地指出,北京一方面在国际上打击台北并坚持不放弃对台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要求台湾展开两岸的三通,台湾因而决不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抵制是必然的。北京必须在武力及外交两大问题上展现善意。在聆听我的冗长分析後,邓小平立即作出回应。针对中共对台用武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如北京放弃对台用武的可能性,中国将永远不可能统一;而中共的武力并非针对台湾人民,而是针对台湾的分裂势力及外国对台的野心,特别是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在谈话时,邓小平与我虽有不同的看法,亦有针锋相对之时,但大体上邓小平耐心聆听我的分析及不同意见。他虽知台港问题之严重性及复杂性,但却展现中共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信心。

??杨力宇这一段回忆文字弥足珍贵,邓小平的态度值得当今中共领导层学习。从这一段回忆文字中可以看到,邓小平的态度是∶一,认真仔细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是尖锐的批评意见。二,坚持原则不动摇,但是能够耐心细致地对持不同意见者做解释工作。

??“胡六点”提出之後,台湾20869;部当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也必然要反应到中共高层,如何认真仔细听意见,如何耐心细致作解释工作,实在是不可疏忽的长期任务。

??言归正传,今次杨力宇向美国的华文媒体解读“胡六点”的时候,也是从较多地批评性角度切入的。他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观点∶一,红线说;二,统战说;三,倒退说。对於这样的评价,我们认29234;需要进行商榷。

??一,红线说。杨力宇说, “马英九执政半年多来两岸关系改善,台湾先後提出外交休兵和国际参与,估计是大陆发觉台湾期望过高,於是胡锦涛给马英九划下了一中红线,否定了两岸有搁置主权争议的默契。”

?? 杨力宇可能忽视了,“胡六点”最大的目的,不是什麽划红线的问题,因29234;红线早就存在,两岸双方心知肚明。两岸分裂数十年来,一直都在围绕红线折腾,那需要今次再来划什麽。“胡六点”最大的目的之一,是在不碰触红线的状态下,如何在外交休兵和国际参与方面给台湾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行的新空间。如果对这个意图完全不明了的话,就很难解释清楚“胡六点”的新意了。

??二,统战说。杨力宇说∶“中共的和平统战攻势是它的利器。中共对西藏不手软,对民运人士也不会用这一手,之所以对台发出统战攻势,是因为台湾够份量,且目前处於国民党执政时期。”“胡锦涛的统战攻势不仅仅是对执政的国民党,还针对在野的民进党。”

??用“统战”这样的一个被台湾政党早已丑化的词汇来概述“胡六点”,是很危险的事,容易产生重大的判断失误,这是旧思维,旧的术语,很难概述今天的中共对台政策新20869;涵。“胡六点”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两岸是共同家园、两岸是命运共同体的意涵,恐怕不是仅仅用“统战”两个字就可以打发的。以和为纲、以民为本的理念和主张,博大精深,意义深远。

??三,倒退说。杨力宇分析说∶“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各说各话,是含糊其辞,但“胡六点”讲得明确且强硬,这是胡锦涛的底线。我认为台湾的底线是绝不接受一个中国是北京,只接受一中各表,这个底线中共过去接受,但胡六点坚持格守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在这一点上,胡六点比九二共识倒退了。”

??我们认29234;,杨力宇在这一个方面可能有误读,或者误解。中共其实从来没有正面承认“一中各表”,但是,不会正面挑战或者挤压“一中各表”的主张。大陆从来就以29234;,“九二共识”的精髓就是两岸都坚持一中原则。更何况,“胡六点”的重点在於推动两岸和平的大发展,而不是要挑起对“一中各表”的争议,所以,不存在什麽倒退的问题。

??但是,我们要肯定,杨力宇的直言不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告诫大陆∶一,“胡六点”的意涵非常新,如何理解?需要中共方面更加权威、更多方式、更有效果的详细解释。二,需要在两岸学术理论界展开讨论,辨明事理,寻求新的共识。三,更重要的是听取不同的意见,吸纳与充实为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新思维、新政策。四,也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向海外资深的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通报政策思路,做好面对面的解释工作。

??当年,邓小平会见杨力宇传为历史佳话,我们期盼,推动两岸和平大发展的更多历史佳话在今後诞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