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面临变革压力 (图)

(2007-11-18 06:41:50) 下一个

  中评社香港11月18日电/近期,在美元汇率不断走弱和人民币资本对香港有限开放的憧憬之下,国际热钱和中国内地投机资金蜂拥香港,使得港币汇率急升至联系汇率的强方兑换上限,以致于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抛售港币进行干预。

  证券时报刊登招商基金督察长赵生章文章分析,这一现象其实和港币面临的基本趋向恰恰相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考虑到联系汇率本身的稳固性以及香港经济和内地经济间的地缘关系和密切联系,联系汇率接下来面临的极有可能是资金外流下根本变革的压力。

  在国际和国内因素作用下,人民币继续和加速升值已成必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是对“亚洲美元”———港币升值。,由于香港基本上是个城邦经济,对周边经济体的依存度较高,本币贬值虽对当地产品出口有利(包括零售,旅游),但普通居民实际资产的贬值和购买力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引发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弃弱趋强,选择强势货币,引发资金大量外流,就像上世纪80年代初美元强势下的情况一样。

  经济基础已发生变化

  文章介绍,研究汇率的经典理论以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的影响力最大。简单讲,前者强调相对价格水平之比,后者认为汇率是由实际利率之差决定。在汇率受管制的情况下(包括港币的联系汇率和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上述理论的解释力似乎有限。其实进一步分析,利率平价理论可以解释目前由于人民币处于加息周期,而美元/港币处于减息周期,使得套利资金成本降低,从而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购买力平价可以从经济发展角度诠释人民币升值面临的经济压力。从本质上讲,汇率变动的基础或者说是长期趋势还是缘于实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但对香港经济而言,内地货币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其汇率制度安排的影响也非常关键。

  港币联系汇率产生于1983年,当时的背景是美元持续走强、香港市场资金大量外流,外汇市场动荡不定。为挽救港币,稳定汇率,1983年10月,政府宣布修改发行钞票的有关安排,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在此之前,港币很长时期实行的是英镑汇兑本位制,1972年英国宣布英镑自由浮动后,港币开始对美元挂钩,后在美元趋强的背景下,改为联系汇率制。可见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安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与其主要相关经济体的变化密切相连,幷非一成不变。

  联系汇率制实施以来对稳定香港经济、促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内地和香港都从中受益不少。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的变化,美元从强势向弱势的转变速度正在加快,特别是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经济已趋向于一体化,而其汇率及利率政策目前情况下又必须和美国经济进行连动。港币与美元挂钩的经济基础已不同于从前。

  可能的演化和投资机遇

  文章表示,虽然港币联系汇率面临挑战,但其变革方向幷不乐观。香港特区实行联系汇率已被写入《基本法》,变更汇率制度不仅有经济方面的考量,更有政治方面的影响。在人民币没有实行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与人民币挂钩的时机还不成熟,也有学者提出一次性升值或与“亚元”挂钩,但前者只能是阶段性地舒缓压力,后者显然还缺乏可操作性,而盯住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篮子货币浮动,会使港币汇率更加波动。所以,有可能的选择还是继续维持,直到压力大到无法继续。

  考虑到当前美元弱市下,香港作为开放经济体投资中国经济的桥头堡,国际热钱还会继续涌向香港,所以港币汇率暂时感受不到资金流向中国内地的压力。但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这一基本趋向应会逐渐明朗。对于政府决策部门来讲,一般都是在有明显的经济行为发生后的压力之下,才会对现行政策做出变更,而很难希望其只是基于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就对目前还可行的制度进行调整,特别是这一制度还如此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重大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与香港毗邻的深圳等地,从香港流入的资金,除普遍性地加剧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资产泡沫外,更会使当地的资产首先受益。而且,这种汇率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化解的话,极有可能再度招来国际炒家的窥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