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笑比哭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清明时节话清明

(2007-04-05 12:16:21) 下一个







清明谣


清明节的由来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後,寒食节逐渐式微,於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後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淫除杂草,放上供品,於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一般清明扫墓可以分成两种仪式∶

(一)培墓
修饰祖坟,并向祖先祭拜的活动。每年一度将祖先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以修整,然後在後土前和墓前供奉牲礼(三牲或五牲)、酒、菜(如韭菜、鱿鱼、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莲子、枣子、竹笋、猪肠、苜头)、水果和?类(红龟?、鼠麴?或草仔?)及刈金、寿金、银纸、往生钱、烛等祭品。祭拜後,先烧刈金、寿金给後土,再烧银纸等给祖灵,纸钱烧完後,在纸灰上洒酒(称为奠酒),完成礼仪。

(二)挂纸
又称「压纸」,一般用石头或砖块将长方形的的黄白纸,或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纸压在坟上,以示子孙已祭拜祖坟。




踏青插柳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馀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後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後传入民间。虽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古代的蹴鞠就像现代的足球运动。图中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与大臣一起玩蹴鞠的情景。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常。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於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著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著风筝一起飞走。後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後成为清明及其他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後发展成於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射柳和蹴鞠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後将葫芦高挂於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至於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於兵书。




寒食
清明节一说是由古代的寒食节演变而来。寒食节的日期在冬至後的105天或106天,在南北朝以前曾是隆重的节日。寒食节的来由,据说一是承继了上古时代周代仲春之末,由警告人民小心火烛,演变成禁火的习俗;二是说祭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臣介子推,因他遭火焚而死,晋文公乃下令老百姓禁止生火举炊,并得事先准备好食物,在禁火期间吃这种冷食物,即所谓"寒食",此後习俗相沿便发展成为寒食节了。

因北方地区初春之时仍相当寒冷,历史上寒食禁火的时间有的更长达一个月之久,古时老小病弱者多不堪寒食,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故历史上提倡禁绝寒食的也不乏其人,如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北魏孝文帝等,寒食节亦於唐以後逐渐式微。




糖稀、麦粥和糯米酪等传统食品
古代清明节的传统食品大致有这样几种,如糖稀(古名"饧",即以麦芽或谷芽熬煎为液的糖浆)、麦粥、糯米酪、麦酪、杏仁酪、鸡蛋以及搅拌了盐醋的生菜。




吃青团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团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介子推与寒食节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後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後,晋公子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准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据《韩诗外传》,谓重耳亡时,头须(一作里凫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被围,介于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此说显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对其母说:“身欲隐,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如是,岂有自作诗而悬书宫门之事,当是介子推从者所为。介子推隐居绵山後,文公曾派人多方寻找,并以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故绵山亦称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诗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词堂幽。晋国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名更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邱。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头。”对介子的怜惜敬仰,对君主的怨怼忿詈,具蕴之于胸次,发之于笔墨。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在中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後,「谷雨」之前,换算成新历,约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在《淮南子》一书中记载∶「清明」是在冬至过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这时候万物洁净,空气清新,风景明丽,花卉草木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也因为如此,而深受人们喜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500miles 回复 悄悄话 笑笑的文化味道越来越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