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日本茶事

(2020-10-17 07:20:43) 下一个

      日本茶铭也成诗

    七绝   瀛洲茶事
    伊右卫门宇治抹,
    绫鹰玉露麦胡麻。
    乌龙茎焙煎番叶,
    玄米生香红绿花。

   跋,此诗含十六种以上日本茶,不过不是单一的“十六茶”。
    抹(ma,平声)
       在日本车站码头、公园剧院、街头巷尾,只要有大众出行劳作的地方,随处可见各种自动售货亭或自动贩卖机(自动售货机,Vending Machine)销售各式各样的茶饮品。
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也与茶密不可分。即使在很快捷的生活中无暇腾出时间来一个风雅茶事,也依旧可以品尝到茶以及各种茶制品。比如在便利店就可以买到各种茶饮料,煎茶、番茶、茎茶、焙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绿茶、红茶、爽健美茶,十六茶等等。即便是这种批量生产的瓶装饮料也依然品味到相对纯正的茶香。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唐朝,十六世纪末,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历代茶道精神,将“和、敬、清、寂”这四个字作为茶道的根本。抹茶兼顾了喝茶与吃茶的好处,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浓郁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颜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会以之作为添加的材料。
     除了茶饮料,日本最有名的各种抹茶制品了!
    对于抹茶控来说简直是大福利,抹茶冰淇凌、抹茶蛋糕、抹茶大福等等,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日本的茶有很多种类,日本的“吃茶”,说是吃却以“喝”茶为主辅以小点心类可吃。而香港,广东人说是“饮茶”却主要以“吃”为主,“饮”的茶就很简单,种类也很少。
    西方世界咖啡店占绝大多数,而日本更多的是“吃茶店”(Kissaten)。
吃茶店也包括了喝咖啡。而西方的咖啡厅却不一定有日本茶……。
常见的日本茶事有以下各品种:
    • 普通煎茶(Sencha):是 日本最普通和常见的饮料茶
    • 深蒸煎茶(Fukabushicha):是比普通煎茶更用力蒸酵的茶。
    • 玉露(Gyokuro):高級茶。
    • 卡布色茶:(Kabusecha)
    • 番茶(Bancha) ...
    • 玉緑茶(Tamaryokucha) ...
    • 甜茶?抹茶(Tencha、Maccha) ...
    • 焙茶(Houjicha)……(略)
    麦茶,芝麻茶,杜仲茶,减肥茶,黑白红赭绿,翡翠黄金玉……。
有国际比赛的场合,日本人为日本队加油鼓气,口中的呼叫:茶茶茶!茶茶茶!日本茶(chachacha!chachacha!Nippon cha!)(相声,笑点)

    (略)



建盏中可遇不可求的寳物,说是“千年难求,万里无一”,是烧盏人为之奋斗期待一生的东西,日本称“曜变盏”,可惜目前在中土、在台湾都没有存留了。“曜变盏”至今完好流传下来只有三个,都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级的宝物,分别存于大坂藤田美术馆、静嘉堂文库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其实,“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圆点呈黄色,耀如天宇中的群星,其周围焕发出星辰般的幽光,尤其在光线的照射下,可能幻化出金银蓝等多彩光芒,故而得名,更有“一碗一宇宙”的美誉。如此珍贵的建盏,为何会传到东瀛?千年前的宋朝,品茗之风遍及大江南北,宋人不但爱办茶宴,以茶待客,更会斗茶茗战,一比茶艺。这些建盏天然秀出的风采,和宋代崇尚自然美学的宇宙观相契合,紧紧吸引著茶家、文人雅士的艺术心灵。中日文化交流与商贸来往,自古未断。前往宋朝求法的日本僧人,回国时也带回学到的茶艺礼仪,以及所获茶器。曜变天目建窑茶碗,据信就是当时由日本僧人带到东瀛,流传至今。黑釉建盏朴实无华,美在自然;“曜变盏”瞬间凝结的窑变纹路,妙在天成。建盏中一瞬间停驻的绚烂带给人惊喜,凝视绚烂幽光,恰似浮现于玄冥之表、又归于虚无中留给生命慧悟的时空。可惜,建盏的技艺早已经失传,宋代人思想中对天的敬意、文化的高度必须达到那样的水准,上天才会展开那一层次的美给人吧!建盏,永远留下了北宋末到南宋初期饮茶美学的一道千变万化的霞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