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养老

(2005-01-13 07:56:27) 下一个
熊必俊,今年78岁。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老年学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老年福利服务工作委员会顾问。
  采访这位“2003年北京市健康之星”前,记者惊叹于熊老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每年出一本书的工作量。见到熊老满屋子健身照片后记者才明白,老人过人的精力来源于“3天去一次游泳馆、早晚都要健步走”。
  熊老指着窗台上“1995—2000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健身明星”和“2003年北京市健康之星”两块奖牌说:“过去说长寿60%靠基因,40%靠个人努力。现在科学发达,应当能做到60%靠个人努力。工作很多不要紧,但是人一定要学会休闲,要做到有张有弛。”
  熊老还提到,不光老年人要有健康意识,中青年人都要有这根弦。单位的体检不能找借口不参加,对病痛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耽误治疗。“只有从中年开始注意,才能把健康带入老年。”
  当记者请熊老给当代老年人提点晚年生活建议时,他特别谈到了养老问题。
  “老年人养老,不一定非靠孩子。国外专门的退休准备教育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从中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为将来养老作打算。退休前老年人就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物质准备。
  最好在50岁以前就定期储蓄,进入老年阶段后还要学会理财,每月退休金不能全部用完。另外还要注重科学选择各种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另一方面老人要做好精神准备。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年龄再大也尽量不要脱离社会。我从1988年退休以后才开始专心研究老年学,从那时起每年至少出一本书,至今已有20来本,社会活动也蛮多的,一点失落感也没有,更不用谈抑郁症了!”作为北京健康老人,熊老还总结了10条生活经验:生活态度积极;处世哲学乐观;心胸宽广豁达;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习惯规律;起居安排科学;少吃肉,多吃杂粮;锻炼不要一曝十寒;修身自律严格;老了也要勤奋学习。▲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