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边走边拍——回国两周记(七 成都)

(2007-11-01 00:35:48) 下一个

第八天

到了成都,总要去看看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我们先去了杜甫草堂。现在的杜甫草堂挺大的,边上有条名字很好听的小河——浣花溪。园子里种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竹子,我们去得又较早,人不多,很幽静的样子。



据介绍,杜甫在此寓居近四年,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240多首诗。从此这茅屋因杜诗而名扬天下,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保存至今。进茅屋看了一下,古人的生活真是简朴啊。

园子里还有一个“情系草堂陈列室”,里面放了很多国家领导人来此的照片,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等。老爸老妈一头扎进去,挨个看过来。




看完草堂就奔武侯祠去了。武侯祠号称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有1780多年的历史。里面不光有诸葛亮的塑像,还有刘、关、张的。不过我们对这些肥头大耳的像没兴趣,倒是那幅很有气势的《后出师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传说是岳飞写的。还有一副对联很有名,拍下来回去慢慢体会。

上联



下联



看着这副对联老爸评说起诸葛亮来了。我们几个都没兴趣和他讨论,旁边一个中年游客却兴致勃勃地和老爸谈论起来了,说诸葛亮愚忠,为伐魏劳民伤财等等。嘿,男人们都爱谈三国。

和武侯祠一墙之隔便是锦里,据说里面的小吃很有特色,我们就到那儿解决午饭。我吃了竹筒饭,挺香的,就是太咸。老爸爱吃豆腐花,买了一碗尝了发现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总之,那里的小吃不合我们的口味。

下午回酒店休息,晚上去吃“皇城老妈”的火锅。傍晚的成都街头车水马龙,想打个车是千难万难。在街头傻站半个钟头仍未叫到车,只好先坐了一程巴士再打的。谢天谢地,最后总算打着了。

请客的是L的朋友,原本是要请L吃饭的,一听她要陪我们这拨人便捎带着把我们也一起叫上了。可怜老爸老妈老姐稀里糊涂地吃完了也没闹清主人和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是什么关系都没有,成都人真豪爽。顺便说一句,“皇城老妈”里的肉真嫩,怎么涮都不老,好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dancingquee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馄饨侯:哪里,我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钻......多亏你指出,否则我可能就一直这么错下去了.
出师表的书法确实很有气势,我们研究了半天,也拍了照.原来是岳飞写的,回头我找出来补进去.
dancingquee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hitelaces:同情一下,人在旅途生病是最郁闷的事了.
馄饨侯 回复 悄悄话 小舞后,你可真是虚怀若谷阿。我是太唐突了。主要是我非常喜欢这幅对联,与他有着不解之缘。武侯祠里还有据说是岳飞抄录的出师表,也是十分耐看。锦里,和三星堆我也去了。对三星堆的印象也很好。
我希望下面就能看到你写的九寨黄龙了。九寨真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盼着看你的好照片和潇洒劲。
whitelaces 回复 悄悄话 很巧,我十月也在成都。 你说的一点不错:锦里的小吃看上去挺好,可是味道不怎末样,量少价位高。 我病了几天,下午5点打车去医院,等了至少40分钟(在繁华地带),结果是截了一辆三轮。 第二天去机场,几个人分头去打,30分钟过去也没打着。幸好,一辆停到酒店门前,里面的乘客下车,才算没有耽误了班机。也去了春熙路, 那里不错, 可是邻近的几条街太脏了,满街尽是垃圾,没有垃圾箱。

因生病没能去成杜甫草堂和武侯祠。真高兴能在这看到。期盼你下面的连载。
dancingqueen 回复 悄悄话 不好意思,我是走马观花,只知这联有名,没去查来历,这就改过来。谢谢!
馄饨侯 回复 悄悄话 小舞后,恕我直言,您这么写这幅对联实在是糟尽了它了。这幅对联是全国十大名联之首啊。它是清人赵藩所写,寓意深远,书法炯俊,无论内容还是书法都为人们所景仰。毛主席站在它前面观看良久,还把当时四川领导人刘兴元叫来阅读。邓小平,江泽民都看过这幅对联。
应该这样读,
上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不是左联右联。
我也刚刚从成都回来,也在写成都的游记。我会详细讲述这幅对联的来龙去脉的。
不过还是很谢谢你拍了这么多好照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