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龍、龍王、“龍種”與佛教

(2006-09-05 10:57:55) 下一个

“龍”焚語那伽naga,本義蛇,隨侍之天神Varuna因成龍王.印南教派及南傳佛教藝術,龍每作類人之蛇形,人面蛇尾,一頭或多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不等.

佛教之龍,乃護法異類,為八部眾之一.八部以天和龍居首,故稱天龍八部.龍有不思議神通力,興雲佈雨,護持佛法,滴水潤天下,消滅眾生熱惱.龍中威德特勝者,乃為群龍首,是謂龍王.龍中之王非一,妙法蓮華經言八,華嚴經舉十.

諸大龍王尊稱,亦名龍尊.龍王之一娑竭羅有女,為龍種尊所化.“龍種尊”一稱,見《智度論》.然于經論,異名繁多,還計有:龍尊,龍尊王,龍種上佛,龍種上如來,龍種上尊王,龍種淨智尊王佛…,皆指文殊菩薩之本地,即文殊菩薩實相法身,為文殊于其化身所現的根本所依,自性之本身.當龍種尊往化龍王之女時,龍女方八歲,智慧利根,發菩提心,須臾便成正覺,于大眾前成佛.

不過中國民間信仰之龍王,既不與印度教神蛇之主有關,也不與佛教龍王直接有關.中國自古有龍信仰,易經以龍為象,或潛或飛,淮南子、山海經有應龍有燭龍,或騰升上天,或臨照下地.漢代祈雨民俗,搏土為龍,土龍職司水旱.佛教傳入,龍王變化雲雨的力量與中土傳統近似,因受注意.守護佛法的龍,唐宋以還漸漸為民間宗教吸納,受道教改造,成了諸天龍王,五方龍王,四海龍王,繼而進駐江河湖澤,淵潭塘井,有水之處,龍王不請自來.原本土有土地,城有城隍,自此有水就想到龍王了.帝王為順民化俗,也便加入這造神运動,九五之尊真龍,趁機冊封龍神為王.民間見此龍王不再老土,更覺其權重高貴了.佛教龍王,本為護法,而龍尊王化龍女,為顯淨智妙德,開悟慧根覺道.可是後世到了龍王廟裡,沒有法,沒有覺,都已變成眾庶蟻民忙著向欽點之神明,討問豐歉,計議災祥了.

佛教只有變化雲雨使眾生清涼的“龍王”,沒有守土司澤之“龍王”.佛教也只有龍種尊,或龍種上佛、龍種上如來、龍種上尊王、龍種淨智尊王佛,沒有單單一個甚麼的“龍種”.蓋“龍種尊”文殊,其文殊一名,乃文殊師利之略,文殊有妙義,師利有首義,直譯其義,當為妙首,故經文又讚美稱其妙智,首德,覺母,吉祥.文殊為釋尊左侍,主司智慧門,以妙智為首德,為覺佛之母,使諸佛由智慧出生,有無上吉祥.這是修行開悟的智慧,所以說要“上佛”“上如來”“上尊王”,因是“龍種淨智尊王佛”,龍種淨智乃要上尊佛,並沒甚麼孤伶伶的“龍種淨智”,或者所謂的“龍種”.“龍種”或“龍種淨智”,必是以“行”資“解”,修行勇猛精進乃成覺佛而說.今人若想自認“龍種”便成,就佛教本來,應是沒有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