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客-楚山孤

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我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以及我的所思所想及所见。
正文

请七姑

(2006-07-19 17:55:41) 下一个

请七姑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除了吃汤圆看花灯之外,湖北老家村里的女娃子们还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叫做“请七姑”。我小时候也混赖着一起玩过,那时大概还不到十岁的样子。

这个仪式通常都是在傍晚的时候开始。我小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都是点上蜡烛或是煤油灯。一群女孩子聚集在某一家的堂屋里,屋子正中是一张吃饭用的大桌子。用一只淘米盛饭的筲箕,在比较圆的那一头垂直于筲箕口绑一只红色的筷子,让大部分的筷子在筲箕口下面,留一小段在背上,然后再在靠背的那一段上扎一段红头巾。将筲箕反过来扣在桌子上,有筷子的一头冲着正门,门半掩着。在它的前面放一个大盘子,里面铺一层细沙,筷子正好立在沙盘上,好让七姐来了之后写字画画。

这是女孩子的游戏,据说七姑害羞,见有男孩儿在场就不会下来。所以我和其他的男生就被赶到另外的屋里去等着,等七姑被请下来之后才让出来参与。我们想看请七姑,小姑娘们也不敢为难我们,否则我们要是去门槛上撒尿,她们就得挪地方了。

于是,点上香,烧点纸钱,对着中堂作几个揖,算是拜过了。姑娘们挤坐在桌子的两边,轮流派两个各用一只手托著筲箕,筲箕的前后都不许有人挡着。大家一起小声地唱起歌谣,歌谣也不长,大概也有十几二十句的样子,反复地吟唱。我小时候也会唱,但现在就记得下面的三四句而已了,

正月正,麦草生;

请七姐,下凡尘;

一问年成真或假,

二问年成假或真,

。。。

唱着唱着,往往不到一刻钟或半小时,筲箕就开始微微地动了,好像有仙人附体。于是大家就很激动,赶紧迎接,我们也就可以钻出来,挤在一边凑热闹。有人就上前去,对着筲箕的筷子头,先是作揖,然后就请教各种问题。比如问道,

“我们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啊,好就点一下头,不好就不用点。”

“你多大年纪了,点一下就是一岁。”

还真奇怪,筲箕就开始在沙盘上点头了。据说,这些请下来的七姑都是没有成年的小姑娘,她们上了天堂做了仙女。

有人还会问道,你姓什么,过去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 你就在沙盘上写给我们看吧。这个筲箕就开始动了,用筷子在沙盘上画线,而且还真的能写出字,我见过的。于是就有年长的某个人突然大悟地说,“噢,是啊,几多年前在那个地方是有一个姓这个的姑娘落在河里淹死了,哦,现在是仙女呐,哎呀,哎呀。。。” 大家也都感慨不已。有时候写出来的字很难认,往往有人就猜测了,“原来你过去没有念过书。” 还有的就说,“我看这是什么什么字,我要是说对了你就点头一下。”

在七姑被请下来之后,我还有幸上去抬过几分钟筲箕,和毅远在一起抬的。用我的左手,他的右手。我们都是十岁左右的样子,他比我大一岁。事后我和他都说没有用过劲,但那个筲箕就象真的被什么超凡的力量控制住了似的,写字的时候拖过来拖过去,我们的小手也就跟着过来过去。点头的时候还一翘一翘的,在盘子上敲得很响,但我确实没有用劲啊。

有时候,筲箕突然开始不合作了,或者瞎点头,或者不停地动起来。于是大家就埋怨那个最后问问题的人,说他冒犯了小仙女的圣驾,还要去门外看看,看是否有小瘪三在捣乱。这时,就要把门打开,烧一叠纸钱,说一些感激的话,恭送七姑仙女回宫。听大人讲,一定要恭送仙女回去,否则半夜这个筲箕还会在屋里或墙壁上爬来爬去,至还会挂在房梁上或爬到你的帐子上。小的时候听上去可恐怖了。

再有的时候,筲箕突然不动了,好像仙女已经不辞而别了。于是从新开始,把我们赶出去,加点香烧点钱,一遍再一遍地重复“正月正”的歌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三色鹿 回复 悄悄话 你老了,开始喜欢回忆了。呵呵。不过,真的很有趣儿。
轻柔 回复 悄悄话 嗬嗬,有趣,好像听神话故事一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