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上海MM朱成,来之不易de哈佛总统:一年100来万 (ZZ)

(2006-09-09 14:16:35) 下一个
上海MM朱成,来之不易de哈佛总统:一年100来万 (ZZ)


哈佛的学生会主席虽然说位置不算太高,也不是很起眼,事实上,这个头衔却有着“哈佛总统”之称----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7位当选为美国总统,而哈佛的学生会主席却是哈佛1.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的“头”。换而言之,谁会知道这1.3万名中将来会有哪一位是美国的总统?

而且,身为学生会主席,可以接触到政治、人文等美国校外的活动,代表哈佛参与美国官
方活动,这不但是得天独厚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项挑战。

选举的过程是激烈的。朱成介绍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由11个研究生学院组成
,此次竞选由11个研究生院推选47名代表组成委员会互相竞选,要经过发布任职纲领、竞
选演讲和回答委员提问等多个环节。“第一次竞争对手只有3个,而这次却有40几个。”

哈佛学生会主席竞选,就犹如一次隆重的美国总统竞选,她的选举伙伴们也是各司其职。
她拟定了对外的公布纲领、发表演讲、制作海报、散发传单、组织竞选班子、接受同学提
问……对于每项工作,朱成都倾力而为。最终,这个有着中国女孩特有的柔美与感召力的
上海女孩,依靠着她的出色演讲以及亲和力,不但让别人记住了她,也让她击败了那40多
个对手。

问朱成为什么要参加竞选,她感叹道:“当初只是想证明,中国留学生不仅仅是会读书,
同样也具有领导能力。”上海姑娘朱成学的是教育专业,她认为做学生是要接受老师的评
价和监督,和同学是平等的相处关系,比较轻松自由,但一旦成为了老师,就要接受各方
面的评估和考核,要赢得很多无形的信任。朱成觉得,如果自己会成为学生会的主席,无
疑在增加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会获得认可,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锻炼。

中国文化是取胜法宝“大概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还有21世纪是中国年,他们觉
得从我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希望。”朱成总结自己竞选成功的经验时这样说。回顾自己
在成为学生会主席的这段时间里,朱成除了组织学生的学术、讯息交流、财务补助等活动
外,令她最骄傲的,是她在体育活动上增加了“唱戏”这个环节。

提及自己的这项创举,朱成毫不掩饰女孩子的活泼,“就是教我的导师和学生们一起学豫
剧啊,或者是打打太极拳。”朱成觉得,要成为一个能够让别人记得住的学生会主席,必
须要有特色的地方。 “我有什么特色?就只有中国文化了。”正是这中国文化,为朱成
赢来了不少喝彩声。在哈佛,从来没有一位学生会主席能够像朱成这样把社交联谊、体育
活动以及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老外们都争着上她的 “中国舞蹈课”听她讲中国文化
知识,朱成也借这个机会向他们大大宣传了一番中国。“谁让我是 from China呢。”朱
成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事实上,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不少,很少有像朱成这样不“崇洋媚外”的,很多学生
几乎都已经不太会说中国话,甚至生活、娱乐方面都已经全盘西化。朱成说自己是一个骨
子里传统的中国人,“印在骨子里,到哪里也变不了。”

朱成是上海姑娘,但记者与她是用普通话夹英文联系的。朱成在哈佛非常有名。记者在采
访她之前,在哈佛以及波士顿的BBS上都看到朱成的名字和资料,看得出来美国的华人很
以朱成为骄傲。而朱成的父母也觉得有这个女儿是他们的幸运,提及朱成在美国的学习生
活费用时,朱爸爸笑着说:“一点压力也没有,朱成拿的全额奖学金,我估算了一下,一
年要100 来万人民币呢。”

去年,朱成的爸爸妈妈应邀到哈佛去看望他们的女儿,“我们俩一分钱没有出,是学校出
的钱。”在哈佛,只有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才有此待遇。可惜二老探望朱成没几天就急着
回到中国,原因是怕影响朱成学习。自从她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后,学习和工作的忙碌不言
而喻,经常整天都是团团转,现在朱成已经是哈佛聘用的中国老师(哈佛会聘用一些其他
语种国家的学生做“老师”来教授哈佛师生这些国家的语言,是聘任制的,同样也有薪水
)。

拿着全额奖学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记者了解到,在国外拿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活是十分
惬意的。在美国,购一部二手车大约在1000美元左右,而全额奖学金学生的生活费可以达
到5000美元,在提供住宿的哈佛,朱成也能过上差不多“中产”的生活。但是朱成一直保
持着中国人的勤俭节约,在美国,朱成几乎都不买衣服,而是把钱存了下来,当记者问她
是否像大多数留学生一样,留学带存钱。朱成严肃地告诉记者:“不是,我想把钱存下来
做有用的事。比如做一些慈善和公益事。”

朱成已经离开家差不多六年了,除了去年父母前去探望她之外,她还没有回过家。每周,
朱爸爸、朱妈妈都会通过邮件、电话与她联系。说起自己毕业之后将要干什么,朱成表示
自己将会选择“两头跑”。“上海是一定要来的,我是上海人,这点是永远也不放开的。
而且就目前来说,上海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最好地方。”朱成年纪虽小,但眼光独到,“我
在哈佛学的是教育,当然要办教育。我想过了,我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办教育,把国外
开放式的教育经验带到中国来;第二就是和你一样,做媒体工作。因为媒体是最具有影响
力的,也最能够让大家知道我的理念。”朱成肯定地说。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