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美州际公路系统50年褒贬不息

(2006-08-22 17:24:10) 下一个
美州际公路系统50年褒贬不息 -------------------------------------------------------------------------------- 【来源:美国之音】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50年前的6月底签署了一项法律。这项法律从此改变了美国的未来。该法律要求建立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庞大的高速公路网络纵横交错,覆盖全美国。1956年稍后,州际高速公路网络在密苏里州的边远地区正式破土动工。这些连接美国城市乡村的一条条混凝土纽带在一些人的眼中是莫大的造福工程,而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则是梦魇般的灾难。 艾森豪威尔总统大力推动建设一套安全、快捷、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把美国的大小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却没有交叉路口,因此免去了等候交通信号灯之苦。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1954年向国会宣读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计划。艾森豪威尔总统本人没有亲自到场宣读,原因是他当时要去参加一场家庭葬礼。 尼克松说:“我们来看看现在美国公路网的样子。这个网络之所以陈旧过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初修建这些道路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划。我们公路的雏形是按照地形、印第安人走过的小道、牛马车道以及一些杂乱无章,任意而行的道路形成的。在今天这个跨洲际旅行的时代,我们的公路还只是为当地短途旅行而设计。每年因为绕道、交通堵塞等原因损失几十亿小时的宝贵时间,相当于损失了几十亿美元的产值。” *十年计划拖到五十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了这个耗资500亿美元的公路修建项目,当时计划只用10年的时间全面完工。但是最终结果是,州际公路系统修建计划中得到拨款的最后一个项目,也就是被称为“波士顿大掘进”的超大隧道和桥梁建设工程,直到尼克松发表讲话的50年而不是10年之后,才于2004年开工建设。 美国联邦公路局一位兼职历史学者理查德.韦恩格罗夫说,艾森豪威尔的两段经历激发了他修建高速公路的浓厚兴趣和雄心壮志。第一段经历是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盟军挺进德国的时候,曾经亲眼目睹、实地观察希特勒执政时期德国修建的高速公路。另外一次经历则发生在更早的25年前,艾森豪威尔当时跟随美国陆军的一支护送车队横穿美国,经过了一段令人沮丧的艰难旅程。 韦恩格罗夫说:“在那次车队的旅途中,所有成员感受到美国公路的所有毛病和弊端,吃透了尘土飞扬、泥泞不堪的行路之苦。有些被人调侃地称作‘浓汤’的路段实在是太糟糕,车辆的轮胎走在上面会深陷于泥土之中。还有一些车辆坠入悬崖峭壁。沿途的桥梁太窄,不堪重负。艾森豪威尔看到了美国当时的道路状况有多么糟糕,也悟出了公路对于美国经济和国防的重要性。” *建高速公路努力屡屡失败* 艾森豪威尔总统以及他在国会中的支持者最初的设想是,主要从汽油销售的税收当中征收兴建新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费用,也就是一种用户收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让艾森豪威尔总统感到失望的是,国会在1955年被迫屈服于来自卡车司机、石油公司和其他公路利益集团的反对压力,使得每一项有关兴建新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议案都被挫败,无法通过。 韦恩格罗夫说:“到了那年的冬天,这些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是在杀鸡取卵。就算汽油税会略微上调,但是这个庞大的工程项目仍然会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收益。” 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工程项目终于尘埃落定,开始动工兴建。50年后,总长达6万6千公里的双向封闭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最终投资总额居然超过了1千3百亿美元。 曾经撰写出版过好几部有关“波士顿大掘进”项目专著的作家丹.麦克尼科尔,在一本名为《造就美国的公路》的书中,对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审视和评价。他说,宽阔的州际高速公路比起绝大多数普通公路更安全、更直、更平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强劲有力的引擎。 *行驶中的仓库* 麦克尼科尔:“从各种实用的角度来看,美国今天的仓库就是满载着货物行驶在州际高速公路上、重达36吨的18轮大型卡车。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联邦捷运、联合包裹以及美国邮政等货运快递公司的飞机被迫停飞,于是他们马上从飞机上卸下货物和邮件,派公司的卡车赶到机场,把诸如血浆和药品这些珍贵急需的货物从机舱中取出,迅速通过州际高速公路运输。这样在恐怖袭击发生后的两三天里,我们的运输在继续。” 苏珊.托伯特女士是几年前首都华盛顿史密森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名为《流动的美国》展览的负责人。她说,有很多人指责批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尤其是在城市,人们本来认为高速公路会给城市带来繁荣。托伯特说:“州际高速公路系统把城区分割得支离破碎。高架桥使你开车行驶在城区之上,高大的隔音墙乾脆让你与世隔绝。所以不管是从视觉还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看,你都会觉得很不自在。” 新奥尔良和旧金山等城市成功地阻止了为修建高速公路而拆毁历史名胜的计划。首都华盛顿地区的活动人士萨米.阿伯特也在做同样的努力。他散发的宣传单上写着:“白人的道路穿过了黑人的房屋”。他发起的运动阻止了95号州际公路穿过华盛顿中心地带的修建方案。 *国会授权州政府设公路收费站* 其他观察人士表示,州际公路破坏了山岩耸立的新英格兰地区、秀丽多姿的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广袤粗犷的老西部等地区的独特地域风情。作家约翰.斯特恩拜克在描述他首次驾车行驶在州际高速公路的经历时,对州际高速公路进行了辛辣严厉的抨击和嘲讽:“路上传来指示驾车人‘不要停车!保持车速’的怪叫声,货运卡车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过。这些宽阔的道路对于运货来说再好不过了,但是对于欣赏秀美的乡村景色来说却是明显的败笔。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开车穿越整个美国,从纽约一路到加利福尼亚,我们很可能什么都没有看见!” 不管喜欢与否,宽阔的州际公路已经成为美国风貌景致当中固定的组成部份。美国国会已经授权各州政府在以前无需缴费的州际公路的某些路段设立收费站,以此促使对堵车没有耐心的驾车者避开交通瓶颈路段,并为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筹集资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