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所罗门一生传奇

(2009-08-29 18:41:11) 下一个

看旧约《列王纪上》,大卫年老了,立四子所罗门为王。 所罗门登基时很年轻,但很有志向。

上帝在梦里向他启示,“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所罗门说:“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 但我很年幼,不知道怎样履行我的责任。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 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管理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管理这众多的民呢?”

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 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明辨是非主持正义,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象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象你的。 ”

上帝甚至说:“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并且, “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 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

圣经接下来记载说:“所罗门醒了,不料是个梦。”

再下来马上就是那个著名的案子,两个女人争夺一个婴孩,所罗门正确地判定了谁是真母亲的故事,上帝真把智慧赐给了他。

所罗门做的这个梦意味深长。为什么他和上帝的对话发生在梦境里,不是现实中,这有什么寓意?

他向上帝单求智慧,上帝喜悦他的正直,赐给他智慧,连同财富,荣誉一同给了他,后来发生在所罗门生命中的是:他实现了世人皆向往的尘世所有最高目标。 他仍然未获得满足幸福,从他生命最后所写的传道书中可以知道。

这段梦里上帝有一段特别的话:“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 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 所罗门在得了王位,得了智慧,得了天下人心以后,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建立了几乎现代的官僚管理体系,他写作大量箴言和诗歌,他对草木和飞禽走兽都很有研究。他修造了辉煌的耶路沙冷圣殿,恢复犹太人对耶和华的敬拜。为了采买造圣殿的木头等材料,他和外国做公平贸易缔结条约。 在当时,不只当时,直到今天,在犹太人心中他都是一个很有智慧和统治能力受人敬重的王。 所罗门在世时代,犹太人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

然而,在所罗门花七年时间造完世界奇迹之一的圣殿以后,他又花了十一年时间造了比这所圣殿更大的王宫。 圣经的记载是,耶和华的圣殿长 60 ,宽 20 ,高 30 (单位 cubit ) , 王宫却长 100 ,宽 50 , 高 30 , 王宫除了比圣殿又长又宽以外,连高度都和圣殿相同。

所罗门妻妾成群,生活奢华,他为了他的瑸斌妃所信之神的缘故,为她们造敬拜别神之地,并跟随他们敬拜别的偶像,远离了耶和华上帝。

由于所罗门大搞建设,他治下百姓负重轭,做苦工,承担高税负,引起抱怨不满。

尽管如此,所罗门统治犹太人的四十年间国家繁荣,他的王位稳定。 上帝因为大卫一生遵行上帝律令的缘故,承诺使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终身为君。 但他也通过先知告诉所罗门, 因为所罗门所行的,上帝要使他的后裔受患难,但不至于永远受难。

所罗门所做的违反了什么呢, 上帝为一国之王制定的规则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为自己多立妃瑸,免得心偏邪,还不可为自己大量积累金银。(《申命记》 17 章) 所罗门无视这些,如同无视上帝为犹太人制定的宪法。得罪了神。

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位,百姓求他减轻所罗门所加的重负时,官僚当中长者们建议:好话安抚人民,答应人民的要求,使他们永远都作罗波安的臣民。他听不进去。却听了身边和他同龄年轻人的话, 严词回答百姓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会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会用蝎子责打你们。” 百姓听了他的冷酷言语,便说,我们与大卫家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没有份! 不久 , 以色列人便反叛,拥戴耶罗波安做王。而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只剩下犹大一个派系还认他为王。

从此所罗王的国家分裂为南国和北国。

所罗门的国家分裂发生在儿子任内,根本原因却在所罗门身上。解经家们说,主要是因为他的灵魂生命的堕落。他跟从别神,就是违背了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约,使得圣殿形同虚设。另外,以色列各派系之间的嫉妒也是直接原因。所罗门历来信赖和优待犹太人中的犹大分支,独独免除犹大的税负,并且在犹大所在地区大建工程,还最重视加强犹大地的防御。 第三个原因是他对人民的盘剥过重,他的个人骄傲和自私导致他大兴土木,虽然有助于加强他的力量和声望,却对他自己的百姓没什么助益。人民的不满怨恨越积越深,终至反叛,国家分裂。

所罗门求智慧,在现实中他获得了智慧,财富和荣誉,但这一切是上帝在梦中赐给他的。最终,这些又都归于梦一场。在他死后烟消云散了。 这便是他做梦的寓意吧。

他有任何人都没有的智慧,能说任何人都说不出的智慧话语,最后却没行智慧事。 为什么呢,只有智慧没有神,人会怎样? 这个问题是一个深奥的神学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人性问题。 如何评价所罗门的一生,他的一生最大成就在哪里,失败在哪里,很引发人的好奇心。

我想起了旧约里的《传道书》。

在我还不是基督徒的时候, 认识一位哈佛来的基督徒博士生,在我们这里实习。他和我说过他如何从一个热心佛教的人变成了基督徒。其中最打动他的就是旧约里的传道书。所罗门写的传道书。

传道书里作者说话的角度有两个,时而是俗世之人,时而又是上帝的信徒。对于还没有认识耶稣基督的人,读圣经别的书卷可能似懂非懂,读传道书却很能明白作者说的是什么。 我也非常喜欢这卷书,它的主题是:虚空,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如同苏格拉底的主题是:我只知道我的无知一样,两者都因言论极端而著名。

写《传道书》是所罗门老年的时候, 也是他一生所做最后一件大事。 这件事说明他老年时忏悔从前远离上帝的行为,悔改,重新归向神,做了一件比他造的所有物质工程都更有保存价值的事:传道, 告诉人真理,让人认识神。 他从热衷于建造物质王国,转到了精神王国的建设上。 传道书虽然只是圣经中的一块砖,却比他的整个王宫更有价值, 因为能存到千秋万代。

人到老年,其言也善,传道书说智慧是虚空,享乐是虚空,劳碌是虚空,高升是虚空,财富是虚空,唯有敬畏神,传扬上帝的道,遵守戒命,才是人的本分。 这些话之所以可信,是因为作者是所罗门,不是别的人。 所罗门一一亲身经历以后的体会,使它真实可信。  凡不真实的, 不值一信, 真实经历真实反思得出来的, 就有价值。

从所罗门的传道书看,拥有一切的他,内心并没有获得满足快乐。 不过,相信在他写了传道书,道出了他一生经历的真话以后,他的心里终能获得平安。 从这一点看,所罗门仍然不失为一个迷途知返的智者。

上帝赐他的智慧,最终却还是为上帝所用,引导世人看到人的尽头而归向上帝。

所罗门一生的价值观一直都在演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