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黄北顾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凯歌,更不能是利维迎。若做至祸乱五常,就离流氓不远了,还不如文盲好。
正文

由电视剧名想到的

(2006-06-29 09:13:34) 下一个
        八十年代时出了一部电影《庐山恋》,描写当时提起来尚且让人脸红的爱情故事。该篇一经放映,很是火了一阵。
        此后就有人拍了《青山恋》、《银河恋》等不少带“恋”字的电影,想沾“恋”字的光。后来经过舆论的批评,这股雷同起名做法被刹住了。
        这股风转到了商业上,转到了商品名称上:“李维斯”、“真维斯”,“纳维斯”,“中华”、“中翠”,“五粮液”、“玉粮液”,“红塔山”、“江塔山”等等,看商标简直分不出谁是谁。尤其是服装品牌名称,简直是用尽了所有的排列和组合方法,令人眼花缭乱。虽不算是假冒,但也属于商标侵权。
        时至今日,得益于市场法制化的进步,这类现象比九十年代少些了。大概这股风又吹回到了影视界。你看,《绝对权力》、《绝对机密》、《绝对计划》、《绝对控制》... ... ,《危险旅程》,《危险感情》、《危险关系》、危情... ...》,《重案六组》、《X案Y组》,《致命邂逅》、《致命XX》,《非常XX》、《极度XX》... ...
        如此模仿成功电视剧名和使用扎眼字眼的做法,虽不违法,但也让人怀疑制片人的文化水准,中国字那么多,非得吃别人的剩饭?
        更糟糕的是对电视剧内容的抄袭风渐起。比如曹颖、胡亚捷主演的《对门对面》全面抄袭韩国的《冬季恋歌》,高曙光、周海媚主演的《新闻小姐》抄袭日本的《新闻女郎》,李亚鹏、徐静蕾主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抄袭日本的《爱情白皮书》,曹颖、刘晓峰主演的《我想嫁给你》抄袭日本的《恋人啊》,《黑夜彩虹》抄袭韩国的《守护天使》。最后发展到抄袭国内电视剧,比如《凤凰迷影》抄袭《梅花档案》一案。
        那个“八十年代后”的“作家”郭敬明“一抄成名”,“汉芯”造假的“科学家”陈进靠项目财源广进。看来,造假是成名得利的捷径,难怪这么多人都乐此不疲。
        虽然抄袭与造假在中国无处不在,但我想,在官场,在市政管理方面,在科技和教育领域里的造假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商品经济领域。所以这里是最需要打假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