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 970 --- 海湾国家争创地区金融中心

(2006-01-23 06:51:20) 下一个

近一个时期,海湾地区的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为创建地区金融中心一直
进行着各自的积极努力。

  在阿联酋的迪拜,占地110英亩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一座门形
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数十座配有现代化设施的高楼鳞次栉比,一些知名的国际金
融机构纷纷来此落户。摩根士丹利最近宣布在迪拜设立分支机构,并遣25名银行家
前往开拓市场,汇丰银行则宣布今年第一季度派出250名银行家到迪拜工作。此外
,美林集团、瑞士信贷等世界知名金融机构也有类似计划出台。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
所已在金融中心内鸣锣开张,与纽约商品交易所合作的迪拜能源市场亦将择日挂牌营
业。目前已有100多家银行成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会员,预计到2010年整个
金融中心将雇佣2.5万名金融界专业人士。

  卡塔尔最近也不断出台新举措。先是内阁通过决议,批准成立“卡塔尔金融中心
”,对入驻金融机构实行头3年免税、其后所得税为10%的优惠税率,最近又宣布
准备在未来5年政府拨款1000余亿美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天然气的开发,以吸
引欲在中东落脚的金融机构。而巴林为巩固自己目前的地区金融地位,不久前也推出
了“巴林金融港”计划。巴林货币局还将实行新的金融行业从业执照管理体系,出台
更多的优惠政策,为已经和有意在巴林从事金融业务的公司提供更多服务。目前,在
面积仅700平方公里的巴林,注册的金融机构已达367家,其中银行189家,
保险公司165家,金融公司13家。

  由于东有中国香港、西有英国伦敦这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在海湾地区设立金融中
心,不仅可填补东方股市收盘和西方股市开盘之间的空缺,连接英国伦敦、美国纽约
、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24小时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环节,还
可以面向西亚、北非、南亚和中亚的众多国家提供金融服务。这些国家总人口约16
亿,GDP超过1万亿美元,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

  此外,阿拉伯产油国积累的巨额“石油美元”,也为创建这一金融中心提供了条
件。据业内专家估计,这笔石油财富超过1.8万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在海外游荡。

  为吸引国际顶级金融机构前来安营扎寨,海湾三国你追我赶,纷纷兴建摩天大楼
、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等一流硬件设施,同时在法律框架和营业环境等软件建设
上也下足了功夫。迪拜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穆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迪拜提供
的法制框架、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都是无与伦比的。”据悉,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瞄准
6项核心业务,如银行服务、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和基金管理、再保险等,作为一个
金融自由区,建成后将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等金融中心看齐,具有高透
明度和高操作水准以及最先进的监管制度,其优惠政策包括允许入驻企业100%独
资和拥有房地产权,实行零税收,资金和利润自由出入等。而卡塔尔建设中的金融中
心,则坚持自主运作,实行独立财务审查。巴林的优势是经济自由度,在全球相关排
行榜上,巴林去年名列第20位,甚至领先于比利时、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发达的离
岸金融业务为其打造金融中心之路锦上添花,目前巴林的离岸金融业务占总业务的8
0%。

  对海湾国家争建金融中心的现象,此间金融界人士均予以关注,一些人士乐观其
成,如卡塔尔金融中心行政总裁认为,“巴林属离岸中心,迪拜定位为中东门户及服
务业中心,卡塔尔则可让金融机构在当地经营,三者没有竞争。”但也有人士持谨慎
看法,认为地区金融中心的形成要受历史、市场乃至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东海
湾地区形势多变,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来源:经济日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