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聊收藏(续三)(菊庐夜话 26 )

(2006-11-24 15:15:41) 下一个

        我的收藏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不过那时不懂收藏,准确地说是收集。

        引发我收集兴趣的是进城后的第一个春节,那时的县城在我的眼里是个大城市。春节的集市,是手艺人大显身手的舞台。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剪纸的,拉洋片的,说书的,抖空竹的,踢毽子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对这些我都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摆在小摊上的香烟牌子,有梁山好汉 108 将,有三国演义的系列人物,还有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一分钱一版,买上十版。回家后,用剪刀一张张剪好,拼集成梁山系列,三国系列,红楼系列。此外就是收集包糖纸,把糖纸轻轻抚平,夹在书本里。时间长了,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包糖纸,塞满了一抽屉。

        到了中学,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始收集火花。每盒火柴的外面都有一张设计得非常精致的、非常漂亮的火花,把它轻轻揭下,分门别类放到练习本里,到中学毕业,居然收集到几百套火花。可惜这些化了我许多心血的火花在文革中被抄家时全部丢失。

       上大学以后,我的兴趣转移到集邮上。刚进大学那一阵,掀起了和同学的通信热,我用的邮票都是纪念邮票,信中注明我爱好集邮,请同学回信时把邮票随信寄还,而同学们知道我爱好集邮,也往往用纪念邮票。为了集邮,我专门到集邮公司买了集邮本。等攒了部分邮票,把邮票浸泡在温水中,待邮票脱落后,用毛笔轻轻刷去背面的浆糊,夹在毛边纸中,干后再放到集邮本内。我保存得最好的邮票有《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菊花》、《全运会》、《动物》等 100 多套邮票。参加工作以后,接触的面广了,而且有机会出国,这为我的集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七十年代第一次去苏联,我就买了几套苏联邮票。那时去苏联的机会多,每次去总要到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上的集邮公司选购邮票。那时我最喜欢一套冬宫油画系列,可是价格很贵买不起,直到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时,我才买到这套向往十年之久的邮票,同时选购了东欧各国的邮票。集邮的爱好一直延续到现在。

       文革中,我的集邮爱好一度中断。但是不久,出现了毛主席像章,开始是上海徽章厂出的小型毛主席像章,有纽扣那么大,把他别在军帽上成为红卫兵最时髦的革命象征。很快毛主席像章风靡全国,而且流传全国。闸北区的上海火车站便成为毛主席像章的交换地。每到晚上,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交换像章。到全国山河一片红(各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革委会)时,毛主席的像章越做越大,最大的像章直径 9 公分(含义九大召开)。那时我完全迷在收集像章上,我收集了一套毛主席从一大代表开始,历经广州农讲所、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八大、开国大典、回韶山、重上井冈山、检阅红卫兵、九大的全套像章。每个时期还有不同材料制的(金属的、瓷的、夜光的)品种。此外,还收集了各地出版的《毛主席语录》和《马恩列斯语录》。文革结束后,上面通知把铝制的像章全部上缴,我交了部分,埋伏了部分,一直保存到现在,想不到现在这些像章成了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值得一提的是文革中出了一套《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以及毛主席和林彪的一套邮票,现在这两套邮票十分珍贵。

        八十年代,国门洞开,我们俩口子国内外出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每到一地,我们就收集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品。诸如云南的蜡染书包,海南的椰壳娃娃,新疆的火焰山石,大连的珊瑚,青岛的贝壳,西藏的藏刀,内蒙古的骨雕,济南的剪纸,潍坊的风筝,宜兴的茶壶,安徽的徽墨,南京的雨花石;俄罗斯的套娃娃,捷克的水晶杯,保加利亚的木马,德国的沙漏计时器,荷兰的帆船模型,日本的木履,越南的木雕母子象,泰国的神像,波兰的壁挂,法国的啤酒杯,印度的花瓶,加拿大的枫叶饰品,阿尔卑斯山的石头 ------

        收集了这些天南海北的东西,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乐趣。每每在工作之余,或是在心情烦闷之际,摆弄这些物品,便涌起一段温馨的美好的回忆,一切烦闷和不愉快的事情便被抛到九霄云外。朋友们来访,一起看看,就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积我收集的体会,收集并不困难,也不需要什么投资,只需要两条:第一要有兴趣,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门类,比如邮票,纪念章等等。第二就是持之以恒,留心处处有发现,天长日久,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有兴趣收集的朋友,不妨试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我和您的爱好相同,儿时是邮票,现在是书法,画和瓷器有些家传,但没敢近一步涉足。
来美后,把中国从49年到现在的都收齐了。唯有梅的小型张为缺。其实刚来美时,它才400美元,没舍得买,又眼看着从前年的3500 涨到了如今的5000。 要不是爱着老婆子叨唠,我早就买了。看来您是夫妻同趣,好哇!
我自小崇拜俄罗斯,可能是因为舅舅留苏六年,带回很多东西和照片的影响吧。
很喜欢您的文章。我也有个博克“群思“在文学城。不过我是搞计算通讯,文科是个外行。希望您有时间能给指教,指教。
有机会,能和您交流,交流,邮票(中国,动物,世界建筑),和收藏。
清静莲花 回复 悄悄话 呵呵,见过即是拥有,只盼有机会到阁老家见识见识,也就心满意足了。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上小学时特别热衷过收集“糖纸”,有透明的塑料纸的,有蜡纸的。 收集的糖纸一定要夹在家中能够找到的最最厚的那本书里。 而跟别人交换糖纸时,便是把塑料糖纸放在手心上,看看谁的那张能够卷曲的最厉害,那个显摆哦。 当然,糖纸上印有“上海”,“北京”制造字样的毫无疑问是最宝贝的了。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丰富的收藏+更丰富的人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