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西方取经

  一

  中华文明多数时代都是领先于世界的,因此,多数时候它是周围其他文明的老师,而不是学生。只有两次是外部文化大规模传入并影响中国,两次都是来自西方——虽然不是同一个西方。

  第一次传入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是印度的佛教文化。

  第二次传入并正在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是现代西方文化。

  说起晚清的中国人,有一种说法是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不懂得学习西方。我们知道的确有些人是这样的,但是,试问这世界上有哪个民族不是觉得自己的文化最好,哪个民族没有对自己文化的自负,哪个民族能完全没有抵触地学习其他民族?我以为多数民族都有以自己的民族为中心,排斥其他文化的特点。即使是号称极其乐于学习的日本大和民族,学习西方也不过是外表,骨子里的大和精神依旧保持不变。

  我以为中华文化从总体上看,倒可以说是一个很谦虚好学的文化。由于儒家在中国的主流地位,以及儒家对谦虚好学态度的高度推崇,中华文化即使是在很强大的时候,也并没有显得多么傲慢,当发现外国有优秀的文化时,学习精神也还是不错的。

  佛教传入中国,从汉代开始,经过南北朝的乱世,也经过了唐代昌盛的时期,一直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唐代佛教传入势头最强的时候,正是中华文明十分强盛的时候,在自己这样强盛的时候还能够学习“西方”,可见中华文明很乐于学习。唐僧西天取经,就是中华文明积极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盘点一下第一次取经,对中国的影响应该是很不小的。佛教刺激下,道教有了自己的仪轨等,这都还是小事,最主要的影响是儒家在佛教的影响下有了改变。虽然儒家自己不很愿意承认,但是人人都知道宋明理学的产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从积极的效果看,佛教影响下,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更为扎实了,对于人性以及天命的理解更为透彻了;更深入地说,佛教使儒家思想中超越性的信仰更强了。我们知道儒家更多的是从人伦出发,从父母子女之间的孝慈等关系出发去体现其精神的。虽然儒家思想中隐含着一种超越性的信仰,如孔子之对于“天命”的信仰,但毕竟是隐而不显的。而到了宋明理学,“天理”、“良心”等概念的出现,这样的超越性的终极价值得到了更明确的表达。

  具体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宋明之前我们批评什么人的时候,只能说他“不孝”、“不仁不义”,至于为什么人要仁义要孝则说不清楚。而到了宋明之后,则百姓批评一个人就会说他“不讲理”、“没良心”。这说明“天理良心”这样的普遍价值更为人们所知了。对现代社会来说,我们用孝作为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基础应该比较难,因为我们毕竟已经不是生活在家族聚居的环境中了。但是,我们用天理良心作为基础,却可以更容易建立一种中国式的公民社会,因为,天理良心是更普遍的价值。

  简而言之,虽然中国人依旧不太有信仰,但是至少佛教使得中国有了信仰的萌芽和基础,有了普遍价值。

  从消极方面看,误用佛教也使得宋明理学多了一种严苛,树立了过高的道德行为标准,并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有人用扭曲后的所谓“佛教”为基础组织邪教等。

  总体上看,佛教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虽是从明朝开始,但主要是在清朝产生巨大影响。这个文化的传入至今还在继续。这个时期是中华文明比较弱的时期,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传入的感受也是百味杂陈。

  二

  盘点第二次取经相对要难一点,因为这个过程现在还没有完成。晚清西方文化传入时,中国先是有些忽视。后来,持续的败仗使得中国不得不重视西方。于是先有提议学习西方的科技,后来有人指出也需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的一次失败的尝试,而辛亥革命是第二次尝试。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则更是以引进西方文化,改造甚至清除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也是“西方取经”,取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部分文化人物试图全盘西化,但是目前看来这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自己也在不断变革的西方文化还在继续输入,而同时恢复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就目前看,西方文化传入给中国带来的最好的东西,是初步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当然,这两位先生在中国也是举步维艰的。但是至少,我们知道“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了。德先生,也就是民主精神,虽然还只是存在于一部分人的心中,但它是指引我们走出两千年的专制泥沼的一个指南针,将会引导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光明的方向。赛先生,也就是科学精神,一开始更多地被沦为技术,像骡子一样仅仅为“多拉快跑”而服务。但是科学精神,那种求真理的精神,也毕竟逐渐在少部分中国人身上有所体现了。

  而引入西方文化时,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钱钟书借书中人物之口说:“中国真是厉害,外国的好东西,来一样毁一样。”表面上我们引进了国外的一些东西,但是到了中国就变了质。其原因,是因为外国的好东西背后的那个精神并没有被消化,仅仅在外表上去模仿,难免会出现橘越淮河而为积的情况。而为什么没能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我认为一个原因是,我们并没有从自己文化的根基上出发去消化西方文化。

  比较一下佛教传入时和西方文化传入时,有一个重大的差别。佛教进入中国,仿佛我们娶亲;而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则我们仿佛被强奸。佛教传入时,中国正处于强大的时期,因为强大,所以自信,吸收佛教时是从自己的根基上出发。因此,我们会把道家和佛教结合,产生中国的佛教宗派禅宗。我们也会把儒家和佛教结合,产生儒家的革新和理学。而西方文化传入时,正是中国文化的低谷期,清朝早期的文字狱使中华元气大伤。在刚刚和西方接触时,中国人还可以凭着无知保持一点骄傲,但是随即战争的一次次失败,就把中国人的本来就比较虚浮的自信心打了个粉碎。因此,这个时候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是被动的,带着自卑的。

  由于自卑,一些最早引入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试图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甚至用西方文化取代我们原来的文化传统。但是,不说这样是不是好,至少这是完全不可行的。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在一个人的转变中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试图全面改变自己,成为全新的自己,但是,过去的他不可能凭空消失,这个过去的他会阻碍他成为全新的自己。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幻想成为一张白纸,可以随便描绘自己未来的形象。同样,一个文化也不可能变成一张白纸,可以随便成为新的文化。即使旧的文化已经出了很多病症,我们也只能在它的基础上改变。

  还有,西方文化中当然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消费主义文化把人生的价值都放到物质财富的消费上,鼓励一种被时尚所裹挟,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文化,固然也能带来一定的幸福,但是,却消解了人性中对崇高、永恒的事物的追求,使人性变得肤浅,是一种人性的异化。不幸的是,我们引入西方文化时,接受这些消极的东西更多。这也许是因为,学习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需要我们做出巨大的努力,也会遇到更多的阻碍,而学习这些肤浅的事物,则十分简单和容易。

  另外,我们的文化虽然有很多病症和问题,但是,它内部也潜藏着一些珍贵的价值。例如,中国文化更关注内心,正可以平衡西方文化过度追求外部的成就,从而缓解外部成就追求所带来的环境危机等问题。如果我们轻易抛弃自己的传统,也是一种文化的巨大浪费。

  如何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创立一种新的文化,这还是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西天取经的路,我们还在途中。

  §§辑四 历史深处的误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