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动物性原料

  (一)烹饪原料

  烹饪原料是指制作各种主食、菜肴所使用的原料。我国地大物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许多动、植物,甚至有些矿物都可以作为入烹的原料。烹饪原料的使用价值是由原料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原料的属性包括原料的种类、结构、外形、产地、品质特点、化学成分、营养价值及理化性质、上市季节等。烹饪原料又是烹调工艺实施的对象,要想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必须了解各种原料,根据菜肴的需要选择原料。

  烹饪选料烹饪选料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按照菜品的成菜需要选择合适的主料、辅料和调料;二是从确定原料中选择质量优良的品种。烹饪原料种类繁多,各种原料的质地和性能千差万别,有老有嫩,有硬有软,有脆有绵。由于原料的质地、性能的不同,在烹调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原料,由于品种、产地、饲养方法、季节的差异,其性能、质地也有差异。比如:家养的土鸡比养鸡场饲养的鸡的味道香。三四月份的桂鱼比其他季节的桂鱼肥美。猪瘦肉里脊肉比猪腿肉细嫩。烹制人员只有熟知各种原料的质地、性能,合理选料合理烹调,才能更加完美地烹制出菜肴。

  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是指从原料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出发,对原料的食用价值进行判定。原料的品质越好,食用价值就越高。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是烹制色、香、味、形俱佳菜肴的基础,也是厨师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原料品质鉴定的方法很多,行业鉴定原料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感官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两种。

  感官鉴定法与理化鉴定法感官鉴定法就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观察原料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形态、色泽、气味、滋味、硬度、弹性、重量、声音以及包装有无变化,来鉴定原料品质好坏的方法。理化鉴定法是通过各种化学试剂、检测仪器和器械对原料的成分、性质、结构以及品质变化进行分析,来判定原料的质量的方法。

  感官鉴定法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现阶段厨师判别肉类、禽蛋、水产、蔬菜、调味品、酒类的品质好坏,主要采用感官鉴定法。比如鉴定肉类食品就是从肉的外观、结构、气味、肌肉、脂肪、骨髓的变化来判断其质量优劣。

  烹饪原料分类四川菜系的烹饪原料种类繁多,如果按自然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和矿物性原料三大类。根据其加工与否,可以分为鲜货动物性原料、干货动物性原料,鲜货植物性原料、干货植物性原料。其中动物性原料又可以细分为家畜类、家禽类、野味类和水产类,动物性原料包括肉、脏、蛋、奶;植物性原料又可以细分为豆谷类、蔬菜类,植物性原料包括蔬菜、瓜果、食用菌、干果;矿物类原料包括食盐、食用碱、小苏打、明矾、石灰、发酵粉、硝。

  烹饪用动物性原料主要有畜肉、禽蛋、野味、水产品以及动物干货制品,动物性原料还包括家畜、家禽、水产品经加工后的复制品和再产品。动物性原料在川菜菜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畜类原料畜类主要是指牛、羊、猪、兔、狗等动物。这些动物的骨骼、肌肉、脂肪、肌腱(筋头)、头蹄、内脏(包括心、肝、肺、肾、鞭、大肚、小肚、大肠、小肠),无一不可入烹。畜类肉体各部位肉的老嫩、肥瘦是不同的,入烹时各有用途。

  禽类原料禽主要是指鸡、鸭、鹅、鹌鹑、菜鸽等鸟类。家禽主要以肌肉、骨骼、脂肪、蛋及部分内脏(心、肝、肠、肫、肾)入烹。家禽的品种不同,养殖方式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的年限不同,入烹的效果也就有很大的差异,烹饪时应根据不同菜肴选择使用。

  水产品类原料主要是指生长在江河湖海、塘库涧溪中的鳞甲类。烹饪用水产品繁多,分为淡水水产品和咸水水产品两大类。川菜中常用的淡水水产品主要有:江团、鲶鱼、岩鲤、水密子、青波、桂鱼、鲈鱼、钳鱼、河鳗、草鱼、鲫鱼、花鲢(鳙鱼)、白鲢、河虾、乌鱼、黄腊丁、塘虾、鳝鱼、泥鳅、团鱼、乌龟、大闸蟹、牛蛙等。咸水水产品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石斑鱼、加吉鱼、鳗鱼、鲳鱼、银鳕鱼、三文鱼、基围虾、对虾、肉蟹、鲜贝、海螺、鱿鱼、墨鱼、龙虾等。

  猪肉包括皮、肥肉和瘦肉,猪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猪肉的脂肪含量较其他肉类多。猪肉是川菜烹调的主要原料之一。

  猪肉的部位分割及用途如下。

  猪头猪头分7部分:耳、脑、舌、眼、鼻、面颊、下颌。猪头皮厚而发黏,肉少而嫩,富胶质。主要用于卤菜、凉菜、腌腊制品。巴蜀传统应节食品“蝴蝶腊猪头”就是用猪头腌制而成。

  槽头肉又叫“血脖”,此部位肉色发红,膘中含肉,肉中含膘,肉质粗老,肥多瘦少,适用制馅和红烧。

  通脊猪的脊背部分。通脊有四种,一是纯瘦肉,在脊椎骨下的两边,为两个扁长条形的瘦肉(川菜行业习惯把这种通脊称为“里脊”)。肉色淡红,肉质细嫩。二是带肥膘的通脊。三是带部分肥膘的通脊。四是带骨的通脊。

  前胛其部位是从前胛骨上起直到前肘上,这一部分分为前排和前腿。前腿又叫“夹心肉”,其肥瘦肉混夹不易分开,肌肉纤维短且筋多,肥肉约占40%,瘦肉约占60%,适宜做肉馅和“叉烧肉”等。前排又叫“上脑”,此部位肉中含脂肪较多,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做肉丝、肉片、肉丁等。

  肘子又叫“蹄膀”。该部位瘦肉比重大,肉质细嫩成束,含有较多的筋键、脂肪和胶质,适宜烧、炖、卤,如红烧肘子、清炖蹄膀。

  前爪、后爪又叫“猪蹄”“猪手”。猪爪皮厚筋多,除皮、骨、韧带以外无肌肉,含有较多胶质。适宜红烧、卤制、炖汤等,如白豆炖蹄花、辣子猪蹄、红卤猪蹄。

  中方又叫“宝肋肉”。因有三层瘦肉、两层肥肉互夹,又俗称“三线肉”“五花肉”。这部位又可分为硬肋、硬五花、软肋、软五花。硬肋、硬五花肉质结实,肥瘦相间,烹制后肥瘦肉不易脱离,适合做红烧肉、坛子肉。软肋、软五花肉质松,收缩性大,肥多瘦少,烹制后收肉容易脱离,适宜做粉蒸肉等。

  奶脯又叫“拖泥”,位于宝肋下方,肉质较差。

  里脊在通脊的下方、后腿的上方一条呈长扁圆形长30厘米、宽3厘米的瘦肉,是猪身上最嫩部分,适宜于炸、熘、爆、炒、烩、滑等烹制法。如椒盐里脊、锅巴肉片。

  后腿位于后腰到臀部,这部位可分为臀尖、坐臀(又叫二刀肉)、弹子肉、抹裆。臀尖肉质细嫩、无筋膜,适宜炒、滑、熘、炸,如肉丝、肉片;坐臀肉质较老,肥瘦相间,适宜炒、拌,是烹制回锅肉、蒜泥白肉的最佳材料。

  猪尾位于猪臀部,适宜烧、卤、炖、蒸。

  猪内脏

  猪心猪心质地较细嫩,一般适于炒、拌、烧、卤。如烧三鲜、卤心舌。

  猪肚猪肚一般适于爆、烧、拌、卤、炖。如火爆肚头、青笋烧肚条。

  猪肝猪肝质地细嫩,以色紫光洁者为好,适于炒、煎、卤、煮。如金银猪肝、竹荪肝膏汤。

  猪腰猪腰质地脆嫩,以色淡者为佳,适于炒、爆、炸、拌。如宫保腰块、冬菜腰片汤。

  猪肺猪肺质嫩,色红白,适于卤、拌、煮、炖。

  猪大肠猪大肠适于烧、烩、卤、炸。如炸扳指、红烧肥肠。

  “猪肉品质的鉴别”

  猪肉瘦肉肌肉纤维细而柔软,颜色呈鲜红色或淡红色,以淡红色为佳;肉的断面呈淡红色,稍湿润,肉汁透明。煮熟后呈灰白色,有特殊的香味。肥肉脂肪细嫩,以色白、结构紧密而富有弹性者为好。

  新鲜猪肉的表面有一层微干的表皮,肌肉细密而有弹性,用手指压后不留指印,纤维细软,有一股清淡的自然肉香味。不新鲜的猪肉肉色暗红,无光泽,表面潮湿,粘手,肉质松软,无弹性,切面呈绿色或灰色、暗色,肉汁浑浊。

  “猪内脏品质的鉴别”

  猪肝新鲜的猪肝,色泽呈褐色或紫色,并有光泽,用手触摸,结实有弹性;不新鲜的猪肝,颜色暗淡,无光泽,肝面萎缩、发软、起皱,带有一种腥味。

  猪肚新鲜的猪肚,色泽白或淡黄,有一定光泽,质地结实,有弹性,表面黏液多,有一股特殊的淡淡的香味。不新鲜的猪肚,色灰绿,肉质变松,无弹性,无光泽,黏液少。

  猪腰新鲜的猪腰,色泽浅红,表面有一层薄膜,有光泽,柔润,有弹性。不新鲜的猪腰,表面干燥,带有青色,质软,无弹性,并有异味。水泡过的猪腰体积胀大,呈白色,质地松软。

  猪大肠新鲜的猪大肠,色泽白或浅玫瑰,光滑,柔软,略有硬度,湿润有黏液。不新鲜的猪大肠,色青白,韧性差,黏液少,有腐臭味。

  猪心新鲜的猪心,组织结实,富有弹性,用手挤压有鲜红的血液、血块溢出。不新鲜的猪心组织松软,失去弹性,猪心中无血或血呈黑色。

  牛肉

  牛肉分黄牛肉、水牛肉和牦牛肉。黄牛肉的肉质较结实,肌肉呈棕红色,肌肉纤维较为粗长,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至深黄色。肌肉间无脂肪杂质,肉味鲜香纯正。

  水牛肉肌肉纤维粗而松弛,肉色比黄牛暗,呈棕红色,光亮较强并有紫色光辉,脂肪为白色,干燥而粘性小,肋骨宽阔扁平,臀部肌肉不如黄牛肉厚。肉质较老,烹调时不易煮烂。

  牦牛肉呈鲜红色,肌肉间脂肪沉积较多,肉质细嫩肥美。牦牛肉的品质优于黄牛肉和水牛肉。

  牛头牛头肉少皮多,胶质重,适于烧、炖,如红烧牛头方、清炖牛头、红油牛头片。牛舌上有一层老皮,烹调时应去除老皮,牛舌适于烧或卤。

  上脑牛上脑肉肥瘦相间,适于炒、爆、烤、涮。

  颈肉又叫“项圈肉”,牛颈肉肉质较老,多用于红烧和炖汤。

  腱子牛前腱子肉筋肉相连,肌肉紧密。是卤、拌、酱的最好材料,如卤五香牛肉、酱牛肉、灯影牛肉、凉拌牛肉。前腿的腱子是肉质较好的部位。

  背脊包括里脊、肋条、牛腩、米龙、子盖几部分:

  里脊里脊是牛肉最嫩部分,里脊为深红色,呈扁圆形,底部有筋。里脊适于炒、煎、烤,如水煮牛肉、芹菜牛肉丝、洋葱煎牛里脊。

  肋条又叫“牛肋簪”,牛肋条相当于猪的五花肉,该部位肉质较细嫩,肥瘦相间,有筋膜,适于烧、炖。如红烧牛肉、清炖牛肉汤。

  牛腩又叫“白奶”,此部位肉层较薄,一般用于红烧、清炖,如萝卜烧牛腩、牛肉锅仔。

  米龙米龙在牛后腿最上方,相当于猪的臀尖。米龙肉质细嫩,适于炒、爆、拌、炸、烤。

  子盖牛子盖肌肉紧密,比较细嫩,适于炒、炸、烤、卤、拌,如卤牛肉、干煸牛肉丝、金毛牛肉等。

  后腿包括后腱子、牛尾、牛鞭几部分:

  后腱子质地用途与前腱子相同。

  牛尾牛尾骨多肉少,适于炖汤、红烧,如枸杞牛尾汤、红烧牛尾。

  牛鞭牛鞭富含胶原蛋白,具有滋补强身功效。适宜炖、烧,如红烧牛鞭、枸杞牛鞭汤。

  “牛肉品质的鉴别”

  新鲜的牛肉质地坚硬,色泽鲜明呈棕红,表面有一层微微干燥的表皮,肌肉纤维较细,用刀插入肌肉部分,拔出刀时感到有弹性,刀口处也立即收缩。脂肪呈白色、淡黄或黄色,有光泽,坚硬,用手能捻碎。

  不新鲜的牛肉,肉色暗红浑浊,覆有一层风干的灰暗表皮,或者表面潮湿,肉的质地松软,没有弹性,剖面有黏液,脂肪呈灰色,无光泽,粘手。

  羊肉

  羊分山羊和绵羊两类,其中以成都麻羊、海南东山羊、内蒙肥尾绵羊、哈萨克绵羊最有名。羊体各部位分割的名称与牛体基本相同,但在使用上羊肉许多部位的肉可以通用。

  羊的里脊、通脊、后腿,适宜烤、炒、炸、爆、卤、拌、蒸、烫火锅和制馅,如凉拌羊肉、粉蒸羊肉、烤羊肉串、葱爆羊肉。

  羊的肋条、胸脯适宜烧、焖、炖、卤,如清炖羊肉汤、红烧羊肉、卤羊肉。

  羊头、羊蹄、羊杂,适宜烧、炖,如羊杂粉丝汤。

  “羊肉品质的鉴别”

  新鲜的羊肉色泽呈浅红或粉红,肉质结实细嫩,富有弹性,骨头关节处坚硬而带白色,脂肪呈白色,组织紧密。

  不新鲜的羊肉表层色泽发黑,肌肉组织失去弹性,具有酸气或霉臭气。

  兔肉

  兔肉肉质细嫩,鲜香兼备,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烹饪原料,兔肉一般为淡红色或红色,肌纤维细而柔软,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味。适宜烧、卤、熘、炒、焖、拌和制茸,如鲜熘兔花、花仁兔丁、黄焖兔。

  狗肉

  狗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狗肉肌肉坚实,肌纤组织细嫩,其间杂有少量脂肪,肉色暗红,川菜中狗肉多用于清炖、红烧以及制作狗肉汤锅。

  鸡肉

  鸡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泛用于川菜菜肴的制作。鸡的品种很多,有肉鸡和蛋鸡之分。鸡的品种不同,肉质就有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农家散养的鸡比养鸡场圈养的鸡味道好。仔公鸡宜炒、熘、炸、拌;仔母鸡宜烧、蒸、拌、卤;老母鸡宜炖汤。现在把鸡肉的分割部位及其用途分述如下。

  鸡头、鸡颈鸡头和鸡颈肉少骨多,鸡头一般不单独使用,鸡颈的皮韧而脆,可用来卤、酱、烧。

  鸡脯鸡脯肉质细嫩,可以切丝、片、丁和制茸,适宜熘、滑、炒、爆,如熘鸡丝、芙蓉鸡片等。

  鸡腿鸡腿肉多,筋多,可切丁。适宜爆、烧、炸、酥等,如宫保鸡丁、香酥鸡腿。

  鸡翅鸡翅肉少皮多,质地细嫩,适宜卤、烧等,如卤鸡翅、雪魔芋烧凤翅。

  鸡爪鸡爪主要是皮和筋,鸡爪筋富含胶原蛋白,是美容佳品,鸡爪筋适宜烧,鸡爪适宜卤。

  鸡肫鸡肫质地韧脆、细密,适宜炸、炒、拌、爆等,如火爆菊红、炒双脆。

  鸡肝鸡肝质地细嫩,可炒、爆、卤等。

  “鸡肉品质的鉴别”

  活鸡的鉴别:

  ①鸡的羽毛光滑、丰润,鸡冠及面孔发红,眼睛有神,拿着双翅感到鸡脚蹬得有力,这种鸡是健康鸡。有病的鸡不神气,脖子发硬,头颈不灵活,鸡冠发紫,鸡翅下垂,嘴流黏液。

  ②看后磴,鸡脚后磴大、坚硬是老鸡,后磴小,是仔鸡;

  ③看刀骨,刀骨尖软是嫩鸡,刀骨平硬是老鸡。

  ④用手摸捏鸡的胸脯,胸脯丰满、胸骨不突出的是肥鸡,胸骨突出并尖锐是瘦鸡。

  光鸡的鉴别:眼部角膜有光泽,鸡皮光润,有一层油皮,肉呈淡玫瑰色,肌肉有弹性,腹部肉圆,有淡淡的香味。如果鸡皮干缩,色泽偏暗,这是宰杀时间较长的鸡。如果鸡皮发黑,肉无弹性,说明这鸡在宰杀前就不健康。如果鸡身胖肿,弹性微弱,光泽差,色呈水泡白色,这是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的鸡。

  鸭肉

  鸭肉质细嫩,有特殊香味,川菜中多以整鸭入烹。嫩鸭适宜蒸、炸、烧、卤、烤,老鸭多用来炖、烧。鸭舌用于卤、烧、烩,鸭掌用于拌、烧、酿、烩,鸭肝用于炒、爆、熘、糟、醉、拌、炸、烩,鸭肠用于炒、爆、煮、烫,鸭肫用于炒、爆、卤、拌。

  “鸭肉品质的鉴别”

  新鲜的鸭肉嘴部有光泽,干燥,有弹性,眼球充满眼窝,角膜有光泽,皮肤为淡白色,表皮干燥光润,具有特有的气味,肌肉结实有弹性。

  不新鲜的鸭肉嘴部无光泽,眼球部分下陷,角膜无光,皮肤呈淡灰色或淡黄色,肌肉松软无弹性,用手指轻按能留下明显压痕,有轻微酸腐或腐败气味。

  鸽肉

  鸽肉是家鸽或肉鸽经宰杀、煺毛、去内脏后的骨肉部分。巴蜀自古有“一鸽当九鸡”的说法,乳鸽的骨中含有丰富的软骨素,经常食用可调补气血,可使皮肤白嫩。鸽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肉类珍禽,适宜蒸、炖、炸、烧、卤,如清蒸乳鸽、樟茶乳鸽等。

  江团

  江团学名“黄吻鲔”,又叫“鱼”,俗称“肥坨”。分布在我国主要水系,以岷江的乐山段、长江的重庆段所产野生江团最肥美。江团属无鳞鱼,体色粉红,背部略带灰色,腹部白色,有短胡须4对,腹部圆,尾部侧扁。江团肉质细嫩,肥美,刺少,是上等食用鱼。适宜清蒸、粉蒸、红烧、干烧、煮汤,如百花江团、干烧江团等。

  鲶鱼

  鲶鱼又叫“土鲶”,俗称“鲶巴郎”。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外,全国水系均有出产,以长江重庆段以上所产野生鲶鱼最好。鲶鱼无鳞,体表多黏液,体色灰褐色,体长,后部扁平,头平扁,眼小,口大,口裂宽浅,有胡须2对,下颌突出,齿细。鲶鱼蛋有毒素,加工时应注意清除。鲶鱼肉质鲜美,少刺,是上等食用鱼,适宜干烧、红烧、水煮和制鱼茸,如大蒜烧鲶鱼、水煮鲶鱼等。

  岩鲤

  岩鲤又叫“黑鲤”,主要产于长江上游。岩鲤有鳞,体色背部呈黑色,腹部白色。鱼体厚,背部隆起,唇厚,吻较长,有胡须2对,体厚,背鳍、尾鳍有粗壮的后缘带锯齿的硬刺。岩鲤肉质鲜美,是上等食用鱼,适宜清蒸、干烧,如干烧岩鲤等。

  水密子

  水密子学名“圆口铜鱼”,又叫“水密子”,产于长江上游。水密子有细鳞,体色呈黄铜色或肉红色,腹部呈淡黄色,背鳍灰黑略带黄色,胸鳍肉红略带黑色尾鳍金黄色。鱼体长,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的后背部隆起,嘴巴呈宽弧形,眼睛小,有1对粗长的胡须,胸鳍长。水密子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脂肪,鱼鳞软糯,刺多而细。水密子适宜清蒸、干烧,如清蒸水密子、蒜烧水密子等。

  桂鱼

  桂鱼又叫“鳜鱼”“桂花鱼”,产于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各地江河、湖泊。桂鱼有圆形细鳞,体色褐黄(或果绿)略带灰黑,有金属光泽、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纹。鱼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头尖长,嘴巴大,背鳍前半部为硬棘,有毒素。桂鱼肉质细嫩肥美,刺少,熟肉呈蒜瓣状,属上等食用鱼,适宜清蒸、红烧、干烧,如清蒸麒麟桂鱼、松鼠鳜鱼等。

  鲈鱼

  鲈鱼又叫“花鲈”“加州鲈”。喜栖息近岸浅海江河口的中下层水域,也可生活在淡水之中,我国沿海均有出产。鲈鱼有细鳞,体色青灰,腹部灰白色,体侧及背鳍棘部散布黑灰色斑点。鲈鱼肉质结实鲜美,刺少,适宜清蒸、红烧、炸。

  花鲢

  花鲢又叫“鳙鱼”,俗称“胖头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花鲢有细鳞,体色黑灰,体侧有许多不规则黑斑。鱼头很大,几乎占体长的1/3.花鲢肉质细嫩,刺多而细,是经济鱼类,适宜煮、蒸、炸、烧和制茸,如酸菜鱼、豆瓣鱼等。

  乌鱼

  乌鱼又叫“参鱼”“生鱼”,俗称“乌棒”,乌鱼有圆形鳞,体色灰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鱼体较长,略呈圆筒形,头长而尖。乌鱼肉质细密、味美,刺少,是优质食用鱼,一般取净肉制作菜肴,或切片或切丁或切丝,适宜熘、炒和制鱼茸,如五柳鱼丝、鲜熘鱼片等。

  武昌鱼

  武昌鱼又叫“鲂鱼”“团头鲂”,俗名“菜板鱼”,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湖北为最多。武昌鱼有中等栉鳞,体色灰,有浅棕色光泽,鱼体扁侧,呈长梭形,背隆起,头小、嘴巴小。武昌鱼肉质细嫩肥美,刺多,是优质食用鱼,适宜烧、蒸、炸。

  鳗鱼

  鳗鱼又叫“鳗鲡”,俗称“白鳝”,产于长江、闽江、珠江水系及台湾。鳗鱼鳞甲极细小隐埋在皮下,体色背部黑灰,腹部白色,体极长,呈圆筒形。鳗鱼肉质细嫩肥美,具滋补功效,是上等河鲜,适宜蒸、焖、烧、熘、炒,如黄焖盘龙鳝、煳辣脆鳝等。

  大黄鱼

  黄鱼又叫“大黄花”“桂花黄鱼”,产于我国东海、南海、黄海南部。黄鱼有栉鳞,体色黄,头大而尖突。黄鱼肉质细嫩鲜美,松软呈蒜瓣状,适宜蒸、烧、炸。

  带鱼

  带鱼又叫“刀鱼”,产于我国沿海,以浙江、山东产量最大。带鱼无鳞,体色银白,鱼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头窄长。带鱼肉质肥美,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刺少,是经济鱼类,适宜蒸、烧、炸、煎,如烟熏带鱼。

  质量好的带鱼为银灰色,有光泽,鱼体饱满,肉质厚实。质量差的带鱼颜色暗淡,无光泽,鱼体萎缩,肉质松散。鉴别时有的带鱼在银白色光泽上附有一层黄色物质,这是带鱼表面脂肪氧化的结果,也是带鱼变质的开始。

  石斑鱼

  石斑鱼又叫“石樊鱼”,是海水鱼中的顶级鱼,产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以北部湾和广东沿海产量为最。品种较多,有老鼠斑、青斑、六带石斑、赤点石斑、云纹石斑等。石斑鱼有细小圆栉鳞,体色多变异,常呈褐色或红色,背部较深,体侧渐浅,有5~6条暗褐色横带或红色小斑点,鱼体长、呈椭圆形。石斑鱼肉质鲜美,是名贵食用鱼,适宜蒸、烧、炒。

  老鼠斑是石斑鱼中的极品,其味道香浓,肉质细嫩滑爽,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价值高,最适宜清蒸。老鼠斑数量少,生活在深海捕捞不易,其价格也就较为昂贵。

  加吉鱼

  加吉鱼又叫“真惆”“加拉鱼”,产于我国沿海,以渤海湾所产质量最好。加吉鱼有栉鳞,体表为淡红色,鱼体呈椭圆侧扁,头大、嘴巴小,眼睛大。加吉鱼肉质紧实而细嫩,富含蛋白质脂肪,味道极鲜美,是名贵食用鱼,适宜蒸、烧、炖。

  鳕鱼

  鳕鱼又叫“银鳕鱼”“大头鱼”,产于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鳕鱼有鳞,鱼体灰褐色,背部为灰褐色,有不规则暗褐色斑点或斑纹,腹部为灰白色,鱼体延长,稍侧扁,头大,嘴巴大,下颌较短,前端下方有一触须。鳕鱼肉质较粗,呈蒜瓣状,味道鲜美,刺少,是上等食用鱼,适宜生吃、腌制、熏制。

  银鱼

  银鱼俗称“面条鱼”,产于渤海、黄海,以天津北沽所产品质最好。银鱼属无鳞鱼,全身银白色,体形细长(一般为6~13厘米),肉质细嫩,刺小而软。适宜蒸、炸和制汤,如银鱼蒸水蛋、软炸面条鱼。

  三文鱼

  三文鱼又叫“银鲑”,主要产于北美、北欧,被称为“冰海皇后”,是世界十大名贵鱼之一。三文鱼体色银灰,肉色鲜红或橘红,肉质结实,无小刺,味道鲜美,适宜生吃和烤、烧、蒸等,如三文鱼刺身。

  内地市场上的三文鱼一般为冰鲜和冻品,以冰鲜的质量为好,质量合格的冰鲜为:鱼头短小,颜色乌黑有光泽,鱼眼清澈,瞳孔晶莹透亮;鱼鳞完好无损,透亮有光泽;鱼皮黑白分明,无淤伤;鱼鳃色泽鲜红,鳃部有红色黏液,鱼腹内光滑,无内脏、血迹和发黑。用手按压鱼肉,肉质结实有弹性,鱼肉呈鲜艳橘红色。

  “鱼的品质鉴别”

  川菜使用的鱼类原料有活鱼、鲜鱼和冻鱼三种,活鱼是指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有生命的鱼,鲜鱼是指死后未经冰冻的鱼,冻鱼是指死后用冰冻法冷藏保鲜的鱼。三种鱼有不同的鉴别方法,感官鉴别法是鉴别鲜鱼质量的主要方法。

  ①活鱼的品质鉴别

  活鲜的健康鱼,活泼好游动,喜欢在海鲜池底部和中间活动,对外界刺激反应敏锐,无损伤,鳞片紧密,鱼体有光泽,手摸有黏滑感。

  不健康或即将死亡的鱼,喜欢在海鲜池上面游动,且游动迟缓,或在池中肚皮朝上,不能立背,身体有伤残,鳞片脱落,鱼体表面灰白或发黄,无光泽,手摸感觉粗糙。

  ②鲜鱼的品质鉴别

  新鲜的鱼,鱼鳃鳃盖紧闭,用手抠感觉很紧,鳃的颜色鲜艳,淡水鱼的鳃鲜红或粉红,海水鱼的鳃紫红,鳃呈透明状、无黏液、无异味。鱼嘴紧闭,口腔清洁无污物。鱼眼清澈透明,黑白分明,向外凸出。鱼体表面有一层清洁透明的黏液,鳞片完整地紧附在鱼体上,腹色正常,腹内无胀气,质地硬,肛门紧缩,呈圆坑状。鱼体肌肉紧实有弹性,用手提着鱼头鱼体挺而不软,横断面紧密,不离刺。鱼内脏鲜红,肠鳔坚韧有弹性,胆囊完整,腹腔清洁。

  不新鲜的鱼,鱼鳃鳃盖松弛,鳃色暗紫或灰白,鳃上有浑浊的黏液,异味大。鱼嘴张开,口腔不清洁。鱼眼浑浊,下陷,黑眼球上有白蒙,周围发红。鱼体表面黏液减少(腐败的鱼黏液增多),皮色灰暗,腥味大。鳞片松弛,容易脱落,腹色发黄或发绿,腹部膨胀、发软,肛门突起并呈淡红色。鱼体肌肉松弛,无弹性,横断面的肉色无光泽,肉易离刺。鱼内脏发暗,肠鳔失去弹性,腹腔出血并有异味。

  ③冻鱼的品质鉴别

  质优冻鱼,冰冻完好,用硬物敲击鱼体声音清晰。鱼眼凸起,眼球黑白分明。体色鲜亮,体表清洁无污物,肛门紧缩。肌肉结实,用刀切开肉不离刺。

  质劣冻鱼,用硬棒敲击鱼体声音浑浊。鱼眼下陷,黑眼球上有白蒙。皮色灰暗无光泽,体表有污物,肛门突起。用刀切开刺易离肉。

  对已解冻的冻鱼质量的鉴别,可以参照鲜鱼质量的鉴别方法。

  花鲢与白鲢的区别

  花鲢学名“鳙鱼”,俗称“胖头鱼”;白鲢学名“鲢鱼”,俗称“鲢子”。花鲢与白鲢虽然同属鲤科,都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但两者有不同特点:

  ①体色上的区别花鲢背部及两侧上部微黑,并带有黑色花斑,腹部灰白;白鲢一般为银白色,尾鳍呈灰白色。

  ②体形上的区别花鲢鱼头比较大,大约占身体的1/3,花鲢的胸鳍较大,超过腹鳍基部许多;白鲢的头相对小一些,大约占身体的1/4,白鲢胸鳍向外伸延胸鳍尖端仅到腹鳍基部。

  ③食用价值的区别花鲢头部富含胶原蛋白,肉质鲜美,口感滑润,素有“鳙鱼头,鲤鱼尾”的说法,鱼肉细嫩鲜美,刺较多;白鲢头不如花鲢头肥美,虽然鱼肉也细嫩鲜美,但细刺较多。

  鲤鱼与鲫鱼的区别

  鲤鱼又叫“鲤拐子”,鲫鱼又叫“鲫拐子”。鲤鱼鲫鱼同属鲤科,都生长在江河、湖泊、库塘,两者有明显区别:

  ①体色上的区别鲤鱼背部灰黑,体侧有金黄、青黑、灰白之分,腹部白色,鳞片较大,尾鳍、臀鳍略带橘黄;鲫鱼为银灰色,背部色深,腹部色渐浅,鳞片较小。

  ②体形上的区别鲤鱼体略长,头后部隆起,略侧扁,口位端,有须2对,背部鳍基部较长,背鳍、臀鳍均具有粗壮的带锯齿的硬刺;鲫鱼体侧扁而高,头较小,吻钝,无须,眼大,背部鳍基部较短,背鳍、臀鳍较粗壮。

  ③食用价值的区别鲤鱼个体较大,肉厚质嫩,入馔宜烧、蒸、炸熘、炸收、熘、腌、熏。鲫鱼个体较小,肉质细嫩,刺多,入馔宜炸收、烟熏、葱烧和制汤。

  大黄鱼与小黄鱼的区别

  大黄鱼又叫“大黄花”“大鲜”,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黄花鱼”“小鲜”,这两种鱼都是海水鱼类,同属石首鱼科,头部都有一双晶莹的耳石。它们的区别如下:

  ①体形上的区别大黄鱼体形扁长,体色金黄,头部较大,尾柄较短,体大鳞片较小,嘴巴略圆。小黄鱼体形呈柳叶形,体背较高,头部较长,嘴巴较尖,眼睛较小,体小鳞片较大。

  ②肉质的区别大黄鱼肉厚坚实,刺少,易离刺,味极鲜美。小黄鱼肉质细嫩,刺少,烹熟后肉呈蒜瓣状。

  ③产地的区别大黄鱼主要产于东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岛及广东南澳岛最多。小黄鱼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以青岛产量最大。

  甲鱼

  甲鱼又叫“团鱼”“元鱼”“水鱼”“足鱼”“鳖”,俗称“王八”,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域,以南方江河、溪涧野生者质最优。甲鱼色黑褐,躯干部腹面为青白色。全身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圆锥形,颈粗大、伸缩性很强,躯干略呈圆形,背部隆起有骨质甲壳,骨质甲壳四周有软骨组织,这些组织富含胶原蛋白,俗称“裙边”,是甲鱼的精华所在。甲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极为丰富,被视为高级滋补品,适宜蒸、炖、烧,如红烧甲鱼、甲鱼炖乌鸡等。

  大闸蟹

  大闸蟹又叫“中华绒螯蟹”“毛蟹”,主要产于华东地区的湖泊,以阳澄湖所产最有名。大闸蟹的头胸甲呈圆形,绿褐色,蟹足长大密生绒毛,步足侧扁而长,雌蟹腹部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因蟹黄丰富又叫膏蟹,大闸蟹肉质细嫩,膏脂鲜美,适宜蒸、爆、煮。

  肉蟹

  肉蟹,又叫“青蟹”“潮蟹”,产于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沿海,以广东产量最大。肉蟹头胸甲呈椭圆形,背部隆起,光滑,黄绿褐色,前端有一对发达的螯足,4对步足坚实肥壮呈桨状,雄蟹腹部呈宽三角形,雌蟹腹部呈宽圆形,蟹黄丰富。肉蟹肉质雪白鲜嫩味美,适宜爆、蒸、炒,如姜葱肉蟹、清蒸肉蟹。

  “螃蟹品质的鉴别”

  活鲜健康的蟹,肢脚齐全,体色青褐或黄褐,色泽光鲜,动作灵活,用手从背后拿住蟹头胸甲能感觉蟹足的力量,将其翻转在地,蟹能马上翻过身来,离水后会不断吐泡沫并有响声。不健康或快死的蟹,体色发红,色泽黯淡,动作迟缓,用手拿起步足无力下垂。

  龙虾

  龙虾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有产,以广东南澳岛产量最多,常见的龙虾品种有澳龙、青龙、锦绣龙、中国龙等。龙虾一般体长30厘米以上,体重750克、以上(中国龙最重可达3000克、锦绣龙最重可达5000克),全身披硬甲,呈橄榄色并密布白色小点(锦绣龙头胸甲有五彩花纹),虾体粗壮、圆柱形、略带扁平,头胸部发达、头胸甲坚硬多棘刺,2对触角较长、5对步足较发达呈爪状,腹部较短。游泳足基本退化,尾部呈扇形。龙虾体大肉多,滋味鲜美,是名贵海鲜产品,一般用于高档筵席,适宜蒸、熘、炒、生吃,如刺身龙虾、清蒸澳龙等。

  活鲜龙虾张牙舞爪,须足有力。如果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就是将死的不新鲜品。

  对虾

  对虾又叫“大虾”“明虾”,产于我国东部沿海,以渤海湾所产最好。对虾甲壳薄而透明、光滑,雌虾甲壳为青蓝色、雄虾甲壳为黄灰色,雄虾个体小于雌虾,虾体长而侧扁,整个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后侧有5对细长的步足,腹部腹侧有5对片状游泳足,背部肉中有一条黑线俗称虾肠。对虾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是上等海鲜产品。整只虾适宜烧、焖、炸,如干烧大虾、油焖明虾等;取虾肉适宜熘、炒、爆和制虾茸,如鲜熘虾仁。

  基围虾

  基围虾又叫“竹节虾”,产于我国广东沿海,是一种人工养殖的海虾。基围虾有薄而半透明的甲壳,体色呈青灰或浅褐色,虾体长稍侧扁,整个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有坚韧的头胸甲,有长须和步足,腹部腹侧有游泳足。基围虾肉质肥美细嫩,是上等海鲜产品,适宜蒸、炸、爆、白灼,如宫保基围虾、蒜茸竹节虾、白灼虾等。

  螯虾

  螯虾又叫“克氏螯虾”,俗称“大头虾”“小龙虾”,原产北美,国内引进后主产于江苏。螯虾有坚硬甲壳,体色血红,体长10厘米,头胸部呈长卵圆形,占身体的1/3.第一对步足非常发达,有似螯蟹的螯钳。螯虾壳厚肉少出肉率仅为20%,但肉质鲜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适宜炸、烧、水煮,如麻辣小龙虾。

  “鲜虾品质的鉴别”

  新鲜的虾,虾头虾体紧密相连,外壳与虾肉紧贴在一起,头足完整,虾身硬挺,有一定的弯曲度,甲壳发亮,肉质坚实细嫩,有弹性。活虾加热成熟,体色彤红,光洁鲜亮。

  不新鲜的虾,虾头虾体连接松懈,甲壳与虾肉分离,体色变红,节间出现黑腰,虾身发软不能保持原有弯曲度,甲壳失去光泽,虾肉松软,失去弹性。加热成熟后虾头处发黑,体色黯淡。

  田螺

  田螺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沼泽及水田,其中以福寿螺品质最佳。田螺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肉质脆嫩,味鲜。适宜煮、炒,如辣子炒田螺。

  鲜贝

  鲜贝,又叫“带子”,是扇贝或日月贝的闭壳肌,主要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鲜贝色白,肉质细嫩,清鲜滑爽,是高档海鲜原料,适宜蒸、熘、炒。

  蛏子

  蛏子,又叫“缢蛏”,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沿海的有淡水流入的浅海内湾。蛏子是一种贝类,贝壳薄而脆,形状延长椭圆,壳的表面有一层黄绿色薄皮。蛏子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高级滋补海味,适宜蒸、煮、炒。

  文蛤

  文蛤又叫“花蛤”“黄蛤”,产于沿海地区,是一种软体贝类。贝壳坚硬,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表面突出,光滑,灰白色,有环形色带,有珍珠光泽。文蛤肉为灰白色,鲜嫩爽口,适宜炒、烩、烤、醉、蒸。

  花螺

  花螺又叫“东风螺”“海猪螺”“南风螺”。产于广东沿海,以粤西海区为主要产区,其壳呈长卵形,壳质稍薄,尚坚硬,壳表光滑。花螺外壳颜色一致、腹足回缩壳内,大小均匀为好;腹足外露张开的是死螺不宜使用。花螺肉质鲜美,嫩酥脆爽口,营养丰富,适宜煮、蒸、汆、爆、滑炒。

  象拔蚌

  象拔蚌,又称为“象鼻蚌”“海笋”“女神蛤”,是一种海产贝类,其前端的虹管(触须)肥大粗壮,宛如大象的鼻子,而得名。象拔蚌是近年比较流行的高档海产品。因产地不同,象拔蚌的外观色泽有白红色、白黄色、浅黑色等几种。象拔蚌入烹主要用虹管,其肉色洁白,肉质滑爽脆嫩,鲜香甜美,是滋阴补肾的名贵海鲜。宜生吃、爆炒。象拔蚌宜选用虹管粗的鲜品,挑选时可以用手触摸虹管,那些鲜活品结实,能收缩。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