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020 建立统一民国

  蒋介石

  “传略”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介石是他的字,浙江奉化溪口镇人。他的祖父蒋玉表和父亲蒋肇聪都是盐商,家境殷实。8岁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落。蒋介石在逆境中经过痛苦的磨炼,自幼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刚愎自用、多疑多虑及睚眦必报的性格。

  蒋介石6岁入私塾,习四书五经,16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7年保定陆军速成学校肄业,次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蒋通过同盟会元老陈其美认识孙中山,逐步成为孙在军事方面的得力助手。1924年国共合作,蒋表面上拥护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得到孙中山的信任,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1926年5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北伐军总司令。1927年,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各地“清党”集揽军政大权,“围,建立南京国民党政府。此后发动10年内战,剿”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反共的内战,招致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着手抗日。8年抗日战争,蒋介石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步入了他人生事业的最辉煌的时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伪装和谈,实则是在争取时间,积极准备内战。不久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1948年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擅自召开“国民大会”,自任“总统”,其倒行逆施和独裁面目暴露无遗。1949年蒋反共内战彻底失败,见大势已去,败逃台湾,落魄海岛。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病逝,享年88岁。

  “影响”蒋介石作为近代的一个重要人物,值得记述的事迹,分述如下:

  建立统一的国民政府。1928年3月,蒋介石以南京政府为根基,在继续残酷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同时,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到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平津。不久,退回东北的奉系军阀张学良宣布归附国民政府。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建立了统一的国民政府。蒋介石先后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三军总司令、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中华民国”的最高统治者。

  独裁与反共。蒋介石一生反共,他的这一反动立场使他成为人民公敌。1926年,他就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凭借手中军权,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撕下“左派”伪装,排斥共产党人。1927年北伐军进占长江下游地区,革命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受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指使,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各地“清党”,公开破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攫取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等职,控制了军政大权,实行对内独裁专政,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政策,国民政府成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政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坚持不抵抗政策,并鼓吹“攘外必先安内”,继续进行反共大内战,先后对中国工农红军发动5次“围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10年内战,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妄图独吞胜利果实,伪装和谈,实质是争取时间进行反革命的内战部署。不久他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内战全面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蒋介石反人民反共,也必然是纸老虎。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打垮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介石退出在大陆的统治,率国民党残部退逃台湾省,仍然坚持反共直至终年。

  八年抗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在1936年7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五届三中全会上,经宋庆龄等左派人士的力争,终于提出了“和平统一与停止内战”的口号。蒋在会议上还表示:“我们绝对不签订任何侵害我们领土主权的协定,并绝对不容忍任何侵害我们领土主权的事实。”这期间,国民党改组了政府,蒋取代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内阁部长中的亲日分子多被排除。

  1937年7月7日,日军公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呼声中,蒋介石决定展开全面抗战,武装对抗日本。他在庐山发表讲话,表示“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的历史责任,拚民族的生命,求我国最后的胜利”,号召“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国一致,全民奋起,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尽守土抗战之责任”。

  在战略上,蒋介石确定由东向西,节节抵抗,步步退却,将政府机构、主力部队和军事工业都迁往西南,实施以空间换时间,在持久的战争中消耗敌人力量,最终赢得胜利。特别要避免日军沿平汉铁路迅速南下,造成我军背海作战的不利局面。为此,蒋在上海投入精锐部队,采取攻势,吸引日军主力,但由于战役指挥上的错误,造成了部队无组织的大溃退,招致了惨重的伤亡。

  在战术上,蒋组织领导了正面战场的几次大会战。1938年4月,蒋介石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组织指挥了鲁南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矶谷师团两万余人,这就是抗战中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同年9月、10月,蒋又组织了武汉防卫战,改变与敌人硬拼消耗的战略,在给敌人造成一定伤亡后便主动有组织地撤退,减少了牺牲。但黄河花园口决堤和长沙大火却极大地伤害了抗日中的人民。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军人英勇奋战,百姓奋力支前,打破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当汪精卫投敌叛国之后,蒋郑重声明:而且正在准备更“汪无权代表任何人。中国人不但不与日本人讲和,大规模的抵抗。”在蒋的主持下,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永远开除汪精卫的党籍,国民政府也下令通缉汪精卫。

  1939年德军进攻波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打响,同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促使中、美、英、苏世界反法西斯战线最终形成。蒋介石分析了国际形势,呼吁英、美、苏支持中国抗战。在他的建议下,反轴心国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蒋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美国决定贷款10亿美元支援中国抗战;中国军队则远征缅甸,配合盟军作战。中国以自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贡献,跻身于当时的盟国四强。1943年,美、英宣布废除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近百年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蒋介石派何应钦在南京主持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被割让近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归祖国的版图。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痛击下,于1949年败逃台湾。

  开发台湾。蒋介石到台湾后,对在大陆的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决心“实行彻底整肃”,改造国民党,整顿军队,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使我国台湾省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开发与发展。特别是60年代初,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抓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转移的良机,改变岛内的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造成了台湾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举世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蒋介石到台湾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拒绝联合国托管台湾,多次拒绝美国主宰台湾事务,不失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余论”如何评价蒋介石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蒋也是一个典型的双重历史人物。他背叛革命,发动了10年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攘外必先安内”,当时是人民的公敌。抗战胜利后,再次发动内战,更不得人心,失败是必然的。但蒋统一群雄,结束军阀纷争,在人民逼迫下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以1937年“七七事变”为起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人民一起坚持了八年抗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可以说提前两年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弘扬了中华声威。贫弱的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奋起,重新赢得跻身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蒋氏的名字也是和这一历程分不开的。

  (王志功)

  §§第三编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