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章 嬴政的陵墓之谜

  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王嬴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开始修建,前后共花了30多年时间,修陵顶峰时用的工人人数达到了70多万。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秦始皇陵

  帝王陵墓属于帝国工程,建筑豪华奢靡的陵墓是维护皇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无论中外,有帝国必有帝王陵墓。在通常情况下,帝国越强盛,帝陵越宏伟。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骊山陵工程规模之大、耗费之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始皇陵坐落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以东5公里处的晏寨乡,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巍峨的山丘,从空中看犹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也是最为豪华的皇帝陵园。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结构完全仿照秦都咸阳设计建造,高大的封土丘之下的地宫象征着富丽堂皇的皇宫,陵园的内城和外城象征着咸阳的宫城和外郭城。陵园和从葬区总面积达66.25平方公里。

  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开始为自己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各地征发了十余万人继续修建,直到他50岁死去,共修了37年。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挖于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水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弩机暗箭。墓室穹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着金制的野鸡;墓室内点燃着用鲸鱼油制成的“长明灯”。陵墓周围布置了巨型兵马俑阵。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秦始皇的陵邑、陵园、陵冢、寝殿、地宫、寺吏舍、陪葬墓及各种陪葬坑,模拟天地、国家、皇宫、政府、军队、臣民、苑囿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冥世帝国。

  秦始皇陵园是在战国君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建的。秦始皇继承前代制度并多有创新,他通过修筑骊山陵形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帝陵制度,如封树制度、陵邑制度、园寝制度等。秦汉时期的帝王之陵以秦始皇骊山陵的封土规模最大。秦始皇还命名自己的陵冢为“山”。秦始皇的陵冢呈覆斗状,全部由人工积土成山,精心夯筑而成。陵冢原高五十丈(约115米),陵基东西长约485米,南北宽约5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至今尚保存高76米、宽350米、长345米的夯土陵丘。

  秦始皇建立陵邑制度和园寝制度。他“因徙三万家丽邑”,令大量关东之民到陵园附近居住。这些居民的任务是修建、维护皇帝的陵园。“骊山园”仿照都邑建造,是一座由内外两重园垣围成的陵园。考古勘察表明,陵冢围有长方形的内、外二城,其规模也比汉代宏大。内城、外城四面有门,门上有阙楼。在陵冢的北侧和西侧建有大片地表建筑,模仿生前宫殿的“前朝后寝”制度。陵园设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面对着秦始皇陵,这座象征着秦都咸阳的陵园,象征着咸阳内外城的陵园内外城垣,象征着咸阳宫的地宫陵寝,象征着首都禁卫军的兵马俑军阵,象征着天子苑囿的珍禽异兽葬坑等等,人们不得不承认秦始皇帝陵是古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象征。然而,秦帝国人民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太大了。

  秦始皇陵及地宫之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位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

  恢宏浩大的秦始皇陵寝神秘莫测,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更是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吴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叫张善的官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秦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秦始皇陵的确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这些令人费解的悬念和谜团也一直困扰着专家学者们。从1962年起,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勘察。经探测,陵园范围达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的面积,这么大面积的陵园在世界上也属罕见。1974年,秦始皇陵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人们在它的东侧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兵马俑坑,成百上千个比真人还要高大的陶俑出土,轰动了整个世界。第一个被发现的兵马俑坑被命名为一号坑,它的面积达到14000多平方米。然而,可能好几个兵马俑一号坑的面积才相当于一个地宫的面积。考古学家预言,地宫作为秦始皇陵的核心宫殿,它的价值将不可估量。然而,几十年来,地宫之谜一直困扰着考古学界,人们始终没有探明它的准确方位。今天,我们只能根据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寻找能揭开秦陵地宫之谜的种种蛛丝马迹。

  谜团一:秦皇陵封土取自何处 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斗形,高76米,长和宽各约350米,如此大规模的封土堆在国内堪称为最。但体积庞大的封土究竟取于何处?是取自秦始皇墓中,还是挖自鱼池一带?

  在临潼地区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封土堆的土是从咸阳运来的,因经过烧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

  《史记·秦始皇本纪》:“复土骊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意思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水经注·渭水》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池在秦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经过实地考察,考古学者们在始皇陵封土东北2.5公里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果然找到了这处地势低洼、形状不规则的大水池,有人曾估算鱼池总面积达百万平方米。郦道元的取土于鱼池的说法得到了不少考古专家的认可。

  然而有的学者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在对封土堆进行钻探中,已从洛阳铲中提取了大量的土样,发现土中含杂着大量的沙石;而取自鱼池里的土却是纯净的黄土,且黏性强,极少含有沙石。因此,取土于鱼池一说值得商榷。

  考古学家通过对秦陵陵区的高光谱遥感探测,在秦陵南部的骊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南北走向串珠状的巨型凹陷。经实地勘查,他们发现这个深达30米的巨型凹陷处于山间冲积扇的缓坡上,与周围地形特征格格不入,且有明显人工挖掘的迹象,而凹陷的土质也与封土相同。不过从骊山取土的说法的确是个新推断,还要通过体积还原计算和对比才能最后下定论。

  谜团二:“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修建秦陵地宫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说地宫巡游通道遇阻改了方向,也有人说地宫从初挖点向北移了700米。

  专家们运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证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地宫虽然被定位,但史料记载“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史料记载,秦始皇生前多次巡行全国,向南到了洞庭湖,浙江的会稽山,向东走到了山海关、渤海湾,西北方向则到了宁夏。

  《汉书·贾山传》对秦陵地宫也有所描述,“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中成观游”即巡游天下的意思,可在地宫里如何实现巡游?就只有修挖四通八达的通道。

  而封土堆南部紧挨骊山,由于山间冲积扇的原因,山下的地层中分布着厚层的砾石,修陵人从地宫向南挖巡游通道时,遇到了大砾石,最后不得不顺着砾石层改向挖掘,即所谓的“旁行三百丈”。

  考古学者在秦陵区进行探测时,发现在封土堆南约700米处出现了重力异常的现象,按地质理论说明该异常区与周围土质存有差异。据推断,秦始皇陵地宫最初的挖掘点可能位于这个异常区,因土中含有大量砾石,修陵人无法挖掘,只好向北移到了目前封土堆的位置。

  谜团三:司马道走向未有定论 古时,帝王在世时专用的道路叫“御道”,而死后特意为其专修的道路就叫“神道”,也叫司马道。司马道一般也是帝王陵墓的中轴线,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

  许多考古专家都认为,秦陵的司马道为东西走向,即陵园面向东。并给出了三个论据:其一,陵墓南、北各有一条通道,唯独东边有五条通道,这说明东边是主要通道,即始皇陵墓的方向为东西向;其二,从陵园的整个布局及地理环境方向来看,只有陵东侧地势开阔,符合古代选择墓向“明堂要清”的要求;其三,墓葬和陵园为东西向是秦人故有的习俗。

  也有专家指出,陵园内外城垣唯有东门规模最大;唯有东侧的陪葬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多与军事内容有关。

  而从整个陵园的地形特征看,陵园南高北低,背依骊山,俯视渭河,南北高差达85米,陵园面向北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时,其他国君大多将封土堆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而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却位于内城南半部,从对称角度讲,司马道东西走向似乎是说不通的。

  在形成的遥感图像中,考古学者们也惊奇地发现,如果把封土堆与骊山主峰连线,竟然与南北子午线完全重合。再向北,鱼池遗址旁秦时修建的大坝竟然也正在这条子午线上,这应该不是巧合。

  除了地理环境原因,在封土堆西侧,学者们发现了大面积的温度异常区域,考古人员证实其下为一片大型陪葬坑,共有6个陪葬坑。而在陵园里至今还没有发现一处大型文官的陵墓,而绝大多数都与“武”有关。据考古人员推测,那片异常区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相吕不韦的陵墓。

  谜团四:陵墓的朝向为何为坐西向东 据考古勘探,以及对墓道兵马俑位置的判断,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秦始皇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琊一带流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信,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

  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

  有人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

  也有相反意见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一切都不得而知。

  谜团五:秦始皇陵地宫深几许 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两千多年来,深藏地下的地宫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关于秦陵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展示了始皇陵的情景:穿三泉而建的地宫充满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盗墓的机关弩矢,宫顶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统一后的中国疆域,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经久不熄……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地宫就如同秦始皇生前的宫室一样。秦始皇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即使到了地下,他仍然继续着“万世”的梦想。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中则说“已深已极”。说明地宫深度挖到了不能再挖的地步,那么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地宫的深度是研究者们争议最大的地方。有人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其实地宫并没有这么深,试想,如果地宫深度超过了1000米,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地宫之水就难以排出,甚至还会导致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秦陵地宫果然没有那么深。秦陵地宫总面积41600平方米,东西实长260米,南北实长160米,相当于5个足球场大小。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的推算,具有较大的可信度,但是不一定正确,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考古人员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青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有专家推测,《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谜团六:地宫设有几道门 偌大一个地宫到底有几道墓门呢?《史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从这可看出,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羡门以内。工匠正在里面忙活着,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有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

  值得注意的是《史记》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谜团七:“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作何解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怎样解释呢?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曾推断说:“‘上具天文’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近年来,汉墓考古中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因此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或刻塑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宿等星图,下部则是以水银来代表的山川地理。

  谜团八:墓室中果真有水银吗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否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经现代科技手段探测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强汞异常反应,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造成的,其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呈有规律的几何形,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中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如果被证实,说明秦代时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这也是个新发现。这也证明了《史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在中国古代,炼丹家已掌握了将硫化汞分解得到水银的方法。如果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大海,估计至少使用了一百吨水银。

  那么,秦始皇为何要在地宫埋入大量水银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他的意思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这些数量巨大的汞矿是从那里来的呢?据考证,四川东南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汞矿的主要产地。当时川东南一带的汞矿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走巴山,过汉水,经过千里栈道运到关中,其艰辛可想而知。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此外还有没有其他用意呢?这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秦始皇的梦想,就是在这座有着象征的天、地的地下“王国”里,自己死后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谜团九:地宫珍宝知多少“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而早于司马迁的大学者刘向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深切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么,这座神秘的地下宫殿里珍藏了哪些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珍宝呢?

  《史记》中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他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20世纪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谜团十: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还是木椁 生前声威赫赫,死后也随葬了无数奇珍异宝,那么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呢?这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遗憾的是《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

  《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漆涂其外岂不是多此一举,而只有木棺使用涂漆才有其合理性。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除非有皇帝特赐,个别功勋卓著的大臣和皇亲国戚才可使用。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怎么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他棺椁呢?

  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谜团十一:地宫内有没有空间 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如果李斯的这段话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

  如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应该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仍是个谜。

  谜团十二:地宫中真的有自动发射器吗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指的是那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设备。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机关,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如何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谜团十三:秦始皇尸骨是否保存完好 不管是铜棺还是木椁,肯定都是当时条件下最为珍贵的,那么,放置于其中的秦始皇的遗体是否完好保存下来了呢?这也是牵动人心的一大谜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很有可能完好地保存下来。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但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当时正值酷暑。尸体未运多远,便开始腐烂并发出了熏人的恶臭味,为了防止臭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还派人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这样,经过五十余天的长途颠簸,至九月才将尸体运回咸阳发丧。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时遗体保护经验,遗体保护须死后即刻着手处理,稍有延误,等到尸体本身开始变化就无能为力了。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烂,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谜团十四:秦始皇为何要在陵中布下兵马俑军阵 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至今仍令无数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如果说秦始皇当年修造这么多的陶俑、陶车、陶马是用来作为自己的陪葬,那他为什么要以如此规模宏大、严整有序的兵马俑军阵的形式来陪葬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又不一致。

  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有的学者认为,秦俑坑出土的这支秦代军队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秦俑坑大批兵马俑的军事阵容,正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形象记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

  有的学者认为,秦兵马俑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可称之为宿卫军。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兵马俑军阵为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兵马俑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四号坑,即拟议中的中军,三号兵马俑坑是统帅右、左、中三军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兵的壁垒。三军拱卫京师,是秦始皇希图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一统江山的反映。有的学者则否定了“三军”之说,认为不存在四号坑的问题,秦俑军阵是由正、奇兵和指挥部组成的军阵。

  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乃一项未竟工程,全部建成应有5个兵马俑坑。这个庞大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配置兵力,实为秦代所演习的八种阵法中最基本的阵法方阵。方阵阵法的特点之一是“薄中厚方”,中军兵精而少,接敌的外围四队兵力较多。秦俑军阵正是按照“薄中厚方”的方阵法来配置兵力的。

  还有学者认为,兵马俑三坑,不是象征左、中、右三军,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绝非人们通常说的指挥部,它应该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一号坑是反映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或称之为南军;二号坑是反映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可称之为北军。

  对于三号坑,有人认为是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是作为在军祭祖的对象的社主和迁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对于二号坑,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弩兵阵为朱鸟阵,战车、步兵、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战车阵为白虎阵。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为《尉缭子》所云的“常阵”。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虽然,秦始皇在地宫内建造兵马俑军阵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创造了一个历史的奇迹,它是秦始皇大帝留给后世的一笔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乃至是全世界最为宝贵的艺术瑰宝。

  谜团十五:秦陵中为何不见皇后的陵寝 从秦始皇陵的布局来看,内外城墙、寝殿、官署、珍兽坑、马厩坑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安排十分严密。但至今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园内没有发现皇后陵寝。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仓促之中皇后未能安葬在陵园内。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陵园内也应该预留下皇后陵的位置,而始皇陵园内已无皇后陵的插足之处。

  也有人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秦始皇未成年时,太后专权,淫乱后宫,与宦官结党酿成叛乱,秦始皇有鉴于此,在亲理朝政后有意降低皇后的身份,不使她抛头露面,在修筑陵园时也是一墓独尊,不留皇后的墓穴。从古代文献来看,也的确不曾见到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秦始皇究竟是否立过皇后,如果立过,他的皇后究竟是谁,这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谜团十六:火烧秦陵仅仅是一种燎祭方式,还是项羽所为 千百年来,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的说法。但从《史记》“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作风严谨的司马迁并没有提到项羽曾焚烧秦陵,但许多学者仍旧认为项羽火烧秦陵的可能性最大。那么,项羽是否真的曾火烧秦陵呢?

  根据最新的阿房宫遗址考古挖掘发现,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积内只发现了几处火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媒体也纷纷展开了“项羽没烧阿房宫”的报道。

  根据遥感探测,考古人员也发现了秦陵区内有大面积的火烧土分布,同样考古人员在对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发现了大量火烧土和残余焦木。在对秦始皇陵陪葬坑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号坑和二号坑也发现了火烧土,但在三号坑中却没有发现,但也不能就此断定秦陵没有遭到大面积的火烧,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挖掘、研究。

  如果是项羽火烧了秦陵,那么陪葬坑里的珍宝为什么没有被运走?珍禽异兽坑虽然遭到了火烧,但坑内却完好保存着精美的铜鹤、铜鹅、铜鸭子等,这也确实让人费解。因此,专家推断,火烧陵墓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祭祀方式,即所谓的燎祭,这在已发现的秦代陵墓中并不少见。

  以上谜团只是秦陵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秦陵地宫终有一天将再次震惊全世界。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秦始皇带着“万世一统”的美梦告别了他精心构筑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宏伟基业。但“祖龙魂死秦犹在”,他虽没料到大秦统治会二世而亡,但他“万世一统”、“永偃戎兵”的英明卓见,却恩泽后人、永世不息。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古罗马与迦太基进行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47年~公元226年,帕提亚王国(在今伊朗高原一带,中国史籍称安息)时期。

  公元前245年,古希腊的克达席布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发明压力泵、气枪等。

  公元前234年~前149年,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和农学家加图在世,著《农业志》,为现存最早的古罗马农书。

  公元前240年,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测定出地球圆周长。

  公元前218年~前201年,古罗马与迦太基进行第二次布匿战争。

  秦二世

  ——胡 亥

  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少子,早年曾师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死于巡行途中,胡亥凭借赵高与丞相李斯共同策划的“沙丘之变”,篡改诏书,逼死长兄扶苏,刑囚大将蒙恬,坐上了大秦王朝储君的位置。

  公元前210年九月,秦始皇入葬骊山皇陵。十月,“太子”胡亥登上了大秦帝国皇帝的宝座,成为秦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史称秦二世。

  胡亥登基后,任命赵高为郎中令。郎中令是秦帝国“九卿”之中最具有实权的官员,“掌宫殿掖门户”,负责保卫皇帝和上传下达,属官有大夫(“大夫掌议论”)、郎(“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谒者(“掌宾赞受事”)。总之,郎中令以皇帝警卫和机要秘书的身份,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后,凭借着这一职务上的便利,经常在宫中侍奉皇帝。在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祸国殃民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举措相继出台。

  秦二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即位后,处处受赵高的愚弄,先是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又将营造骊山陵地下机弩的工匠都活埋在墓中。他怕诸公子和大臣不服,于是与赵高密谋,更改法律,诛杀诸公子、公主二十余人和秦始皇亲信大臣蒙恬、蒙毅等,株连者不计其数。当他的皇位巩固之后,便立刻纵情于声色犬马,豢养了无数的狗马禽兽,因为消费巨大,弄得咸阳粮草不足,便下令各郡县人民运输粮草到咸阳,沿途要自带干粮,不许吃咸阳300里内的粮食。

  胡亥把秦始皇的奢侈残暴加以发扬光大,并且变本加厉。他听信赵高谗言,以谋反的罪名腰斩左丞相李斯,诛灭其三族,以防止矫诏篡位之事泄露出去。又迫使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自杀。随即,他任命赵高为中丞相,听任其专擅朝政,自己则独居深宫之中,使大臣很难见到他,致使众叛亲离。

  其后,胡亥又承袭秦始皇弊政,继续修建秦始皇时未完成的阿房宫,并征调戍民5万人屯卫咸阳,徭役征发的对象更加扩大了。秦时不该服役的人住在闾里的左边,该服役的人住在闾里的右边。秦二世不仅把该服役的闾右征发完了,还把不该服役的闾左也征发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反秦斗争随即席卷关东地区。秦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投降项羽,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恐诛罚及身,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乘秦二世斋于望夷宫,诈诏发兵围宫,令秦二世胡亥自杀。

  秦二世皇帝在位三年,卒年23岁,死后照黔首(平民百姓)的身份和礼节葬于杜南(今陕西西安东南曲江池南岸)的宜春苑中,没有庙号和谥号。秦始皇曾梦想的千世万世的大秦王朝,也仅仅存在十五年,便“二世而亡”了。

  当秦始皇极不情愿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创立起来的大秦王朝,会被自己曾经最为疼爱的小儿子胡亥在短短几年中就弄得灰飞烟灭。秦二世胡亥在中国历史上也开了“败家之子”的先河。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其功过让人一目了然,而秦二世胡亥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让人称道的东西,相反的是,他的残暴却丝毫不亚于他的父皇秦始皇,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胡亥的残暴并不同于秦始皇,秦始皇统治残暴的根源比较复杂,既有统治思想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经历方面的因素。而秦二世的残暴则不同,他出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开始时期,忙于政务的秦始皇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管教这个小儿子,而胡亥年轻时代又处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横征暴敛的残酷统治时期,耳濡目染,自然也继承了父亲性格中残暴的一面。况且,胡亥的身边适时地出现了赵高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权宦官,使他的性格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以“快乐为本”,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玩乐皇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