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章 心理防卫机制的建立

  心理防卫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的,或多或少地总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此时,有许多方法可使我们的心理不受伤害,从而能正常去适应和应对生活。比如,采取行动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地暂时躲避,或退行改用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等等。只要我们认真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在过去诸多经历中屡有此类情况。即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措施或机制,把个体与现实的关系稍作修正,使个体较易接受心理挫折或应激,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典型地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以消除或降低一个人的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找回失去的自尊心。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比如《酸葡萄》的故事中,狐狸因吃不到长在高树上的葡萄,便说:“反正是酸葡萄,没什么好吃的。”用心理防卫的观点来解释,即当因吃不到葡萄而委屈沮丧时,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和不好吃的,则因吃不着而遭受挫折的心理冲突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再比如,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人公阿Q每每在被人欺负或挨了打以后就常常以“我家以前比这阔多了”、“儿子打老子”等类似话语来进行自我安慰,从而缓解自己绝望沮丧的情绪。

  每一个人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均会逐渐学会种种防御性反应,以便在自我受到侵袭时,随时采取自动的防卫行为,这是我们人类的“心理智慧”。心理防卫机制具有以下功能:

  (1)减轻个体内疚、不安、失望、伤感和焦虑等情绪。

  (2)争取别人的同情、帮助和照顾,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

  (3)“自我欺骗”,回避矛盾,摆脱困境,保持暂时性的心理平衡,减少心灵上痛苦,避免精神崩溃。

  (4)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

  (5)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观。

  一般说来,心理防卫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的心理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防御机制有一种适应功能,它能使我们避免面对我们所不能面对的现实,从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例如,一个人近来常受人欺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又因无法反抗而难过,遂自我解嘲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人在受人欺负时,自尊心受到打击,所以在心理上改变一下现实,认为别人是犬,自己是虎。老虎当然比犬强,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心里也就不那么难过了。但假如把现实情况歪曲得太厉害,把自己当成皇帝,当成神,以弥补自己的自卑感;或将别人都视为敌人,形成妄想状态,与现实完全脱离,则就变成病态了。可见,同一种心理防卫术由于其使用的范围和程度有别,便有健康和病态之分。

  还有一些心理防卫机制,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使用是正常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使用,或过分使用,便成为病态了。比如丈夫做错了一件事,使妻子感到不愉快时,丈夫说几句幽默的话,或向妻子耍耍“赖”,撒撒娇,适当地“退行”,不但可以把不愉快的事情或误会化解,而且彼此之间通过幽默、撒娇,更会加深双方的感情。但假如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做错了事,而装成五岁孩童般向领导取笑或撒娇,以掩饰自己的错误,则是一般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病态“退行”。

  心理防卫机制的种类很多,按照个人心理发育程度的成熟性可分为四类:

  1.自恋心理防卫机制

  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防卫机制。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的防御机制。在成年人中精神病患者常使用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所以也称为“精神病性”防御机制。自恋性防御机制是最原始的、无视现实而加以自己希望的心理防御机制。它的特点就是自己和外界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他们的一切想法和推测都离不开“我”这一主体上的遐想。他们的眼里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指向自己,也常常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外界并坚信这是真的。他们似乎很难用“客观”和“公道”的冷静态度去看外界。他们是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茫然无措的人。

  2.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

  “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于婴儿期,成年人中出现于较轻的精神病患者。包括内向投射、退行、幻想等法。

  3.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

  这是儿童的“自我”机能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现实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包括转移、隔离、合理化、反向作用。因常被神经症患者使用,故统称“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

  4.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这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诸种。

  综上所述,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挫折和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发生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摆脱困境、避免痛苦、减轻内心不安、以稳定情绪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方式。

  一、否认

  所谓“否认”,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它将已发生而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

  “否认”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父母很可能对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尚未察觉或不予承认,哪怕是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皆知;罪犯入监后,在严密的监禁之下,他们有时也会失去对现实的知觉,甚至感到被监禁于己并非事实;一些接受切除手术的人有时也会忽略事实,而产生其手足或器官仍然存在的错觉;患有歇斯底里性麻痹和其他歇斯底里反应的心理症患者,经常会防卫性地否定事实而忽视实际存在的痛苦,甚至以一种欣悦的方式表现出来;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可能不敢面对现实而缺乏感受;紧张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否定自身的存在,甚至否定整个人类世界的存在。可见,有些轻微的否定在日常生活中以不足为训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有的否定却成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病症状。

  [病案]

  一位中年妇女,父亲在十天前因患肺癌去世,心情一直非常抑郁。但不幸的是,祸事接踵而来。他的丈夫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当有人来家里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不肯信,也不去认尸,坚持认为弄错了人,丈夫没有死,下班以后就会回来。下午她照常烧好丈夫最喜欢吃的饭菜,摆好碗筷,等待丈夫回家吃饭;到了晚上,仍照往日习惯,为丈夫铺好床,好让丈夫一回来就可就寝。她不准任何人提及丈夫已死的事,也拒绝去办丧事,坚信丈夫一切都很好,甚至还做好全家假期出去旅行的计划。

  显然,病案中的中年妇女把丈夫已死之事完全予以否定,欲通过否定作用来避免这件事所带给她的打击和痛苦。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去否定许多事实。诸如,问某一年轻姑娘:“你有没有男朋友呀?”该姑娘会不好意思,脸红否定:“我才没有男朋友呢!”其实她已有男朋友,而且快订婚了,只是不好意思而有意否定。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的否定。所以不算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的“否定作用”。真正的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情况之下进行的,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的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做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理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二、歪曲作用

  所谓“歪曲作用”,是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歪曲作用无视外界事实,与否定作用有相同的性质,属于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卫机制。因歪曲作用而表现的精神病现象,以妄想或幻觉最为常见。妄想是将事实曲解,并且坚信不疑。如相信有人危害他、配偶对他不贞、夸大性地相信自己是神或皇帝等等。幻觉乃是外界并无刺激,而由脑子里凭空感觉到的声音、影像或触觉等反应,它与现实脱节,严重歪曲了现实。

  [病案]

  梅下岗后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钱,在离家不远的一条小街上租了两间房,进了一些小百货和糖果烟酒之类的东西,自己开店。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于是她开始筹划更大的发展。此时,对面又开了一家规模比她大得多的百货商店。由于各类货物的价格都低于梅所卖的货物,相形之下,梅的小卖店冷清了许多,生意日淡。对此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开始心情烦躁,焦灼不安。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后,出现了失眠,并且常常一个人呆坐在店里,逐渐变得痴痴呆呆,神神叨叨的。为了不让她去店铺再受刺激,家里人总是看着她,不让她去店铺。有一次,梅趁家人不备,跑到店铺,站在店铺门口,手在空中边乱比画边喊着:“快来买呀,快来瞧,本店要什么,有什么。有巴黎香水,有卡秋莎狐皮领子。”“你们看我的店铺牌子,知道是谁给写的吗?告诉你们,这是我舅舅给我写的,他是咱们市的市长……”

  可以看出,梅产生虚幻的原因是对面百货商店的所作所为,让她的心理上受到了极大挫伤。她赚钱心切,而现实又使她赚不了钱,在这种心理刺激和打击下,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因此,她把外界所看到的、听到的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求,用夸大的想法来保持其受挫的自尊心。这是歪曲作用的典型例子。

  三、外射作用

  外射作用又叫投射作用,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这种“外射”现象,即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即为此例。中国古代“临渊羡鱼”的故事,是讲庄子和惠施在潭边看鱼,庄子说:“老兄,你看这些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老兄呀,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汝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说:“老兄呀!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汝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鱼乐与不乐,只有鱼自己才知道,而那位老兄不过是把自己的态度和感觉“投射”到鱼身上去罢了。这种把自己的动机、想法、态度或欲望“投射”到外界的客观现实,称之为“外射”。但这些并不是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外射”。

  作为心理防卫机制的外射作用,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外射到别人身上,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比如,一位由于抵制不住诱惑而对妻子不忠的丈夫反而开始怀疑妻子对他不忠;一个打小朋友的儿童反责与他争吵的小朋友,说是小朋友先动手,他才还击的;青年人与女友有了矛盾或难题时,会断言说是她所引诱或惹起的;一个心怀偏见的人会否定自己的感受而说他不会愤恨别人只是别人恨他。又如,临床中一位病人,在银行工作,常常产生把钞票偷来自己用的念头,但又为产生这种坏念头而惭愧。结果,外射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怀疑他有偷用公家钞票的意念。经过这种外射作用之后,他一方面不再为自己原有的偷窃欲望而觉得不好;另一方面因别人怀疑他有这个意图,他也就不敢真的去偷公家的钞票,从而达到了自我防卫的目的。还有一位女病人,因担心自己会遭到男性的凌辱而找心理医师。她说,报纸上常报道有暴力事件的发生,强调男人是如何的可怕。她说在外面行走时,身上时时刻刻都要带着一把小刀,作为自卫之用;在家里,也一直担心邻居的男人会偷看她,故而把窗户关得严严的。不仅白天如此,就连晚上入睡后也常做噩梦,梦见恶汉闯入房间非礼。可见这位女人脑子里所想象的男人都是可怕的,她把自己内心的感觉投射到外面,产生了恐惧,故而提防她认为可怕的男人。某些外射行为可认为是人们极其常用的且不被自己所察觉的心理防卫术,以借此对自身错误的行为予以饶恕与解脱。但是责怪他人成为一种习惯,总是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就会妨碍我们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干扰了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且容易对他人形成敌对的、难以容忍的,以及怀疑心重的态度,从而把过错外射到外界及怀疑他人而引起诸多麻烦。

  四、内射作用

  内射作用是一种与外射作用相反的心理防卫术。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往往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早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婴幼儿最易吸收、学习别人――特别是自己父母的言行与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故事。就是现在,人们在搬家时,也无不事先探听周围邻居各方面的情况。至于孟母为何三迁,大家又为何如此关心周围的环境,理由很简单,因为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就是内射作用的结果。

  上面提到的那位银行工作人员,说别人怀疑他有这个意图,他也就不敢真的去偷公家的钞票,从而达到了自我防卫的目的。内射作用通常是毫无选择性地、广泛地吸收外界的东西。但有时却是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我们将其称为仿同作用(identification)。“仿同”是指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当个体欲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时,就可采取仿同的心理防卫术。比如说,女孩子因喜欢、羡慕妈妈,结果模仿妈妈,学妈妈擦口红,穿妈妈的鞋和衣服等。通过仿同,有助于小孩性格发展的成熟。

  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有时却是由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的。例如,一少女自称生平最讨厌遇事大声吼叫的女人,可是自己遇到了生气的事,却总是控制不住大吼大叫,而事后又每每因其失态而懊悔。经深入查询,发现这个女孩有一个非常专横的母亲和一个非常柔顺的父亲。家中的事情父母之间一旦存在意见分歧时,只要母亲大声一吼,父亲就俯首称是,照母亲的意思去做。做女儿的生长在这种环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认知,即遇事不分对错,只要谁的声音大,谁就得胜。虽然她理智上知道大声吼叫是不好的,但是在潜意识中,却处处模仿她母亲的粗陋行为,因她觉得这才是制胜之道。一方面她对母亲的这种行为很反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应付困境的好办法,只要她面临困境时就大声吼叫。这种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的现象,被称为“反感性仿同作用”。

  与此相类似的现象是与恐吓者仿同,称之为“向强暴者仿同”。它是指有些人常受强者恐吓、威胁或欺负,很害怕,也很讨厌。可是因为被威胁、恐吓得没办法,结果向恐吓者模仿,自己也变成一模一样地去威胁或欺负比他弱小的人,以免除因被人恐吓而害怕的心理。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有些孩子经常被父亲或哥哥殴打、欺负,结果,反而模仿他们,转而去打弟弟或动物,以减轻或消除自己被欺负的心理。

  有时一个人失去他(她)所爱的人时,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其全部或部分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安慰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称之为“向失落者仿同”,是心理防卫机制的另一种表现。比如,有一位年轻人自从母亲去世后,常常担心自己会患上心脏病,不时按脉搏、摸头部。只要身体稍感不适,就东奔西跑找医师,要求量血压、测心电图,唯恐心脏病突发而身亡。分析其病因,原来他母亲一向很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只要他身体稍微不舒服,马上就替他按脉搏、摸头部,找医生检查。现在母亲去世了,他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模仿母亲关心他身体不适的“习惯”。他这样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潜意识中保留了他已逝母亲的一些气质与习惯,借以使他产生仿佛母亲尚在身旁的感觉,略慰失母之痛。

  仿同的心理防卫使用过度甚或仿同了错误的模式,其行为反而会变得不正常。充满矛盾的仿同,有时易导致多重性格。上述这些仿同现象,基本上源于“内射”作用。在神经症患者中,模仿自己心目中的他人以保护自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防御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内射作用是婴儿早期心理活动的特点,是心理和人格尚不成熟的表现。故内射作用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一。

  五、退行作用

  退行作用是指一个成年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放弃自身比较成熟的应对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像幼儿那种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人在长大以后,应付事情的方式会有很大改变,变得比较成熟。比方说,小孩一旦有了排泄的欲望,就会随地大小便,而成人则会考虑到适当的地点或时间;小孩一遇到不如意之事,就痛哭流涕,而成人则会因需要懂得“饮泣吞声”或“强抑悲痛”,甚至强颜欢笑,即既要考虑到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也要考虑怎样的反应才有效且合适。不过,有时人们在遇到挫折后,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用或退行现象。

  这种退行现象,是在人们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反而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从而避免承受痛苦和焦虑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由于环境的刺激,儿童会放弃已经养成的习惯而恢复到更小时候的水平。例如有一个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新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乃改为退行。

  成人中也常有退行现象。例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在忍不住疼痛时,常会失声叫“妈呀!”,也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有些病人经过死里逃生的车祸或危险的大手术后,虽然躯体方面已经复原,但是内心却一直担心,认为身体还没好,想方设法留在医院,不敢出院去面对现实。这是因为病人经此变故,精神上受到打击,害怕再负起成人的责任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不安,而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赖了。

  事实上,人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不影响自身正常的社会功能,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心理调节。比如,夫妻恩爱,像小孩子般互相撒撒娇,寻求彼此安慰;父亲与孩子捉迷藏,像个小孩子似的趴在地上玩。这种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常常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的现实问题或痛苦,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加重得愈发不可收拾。假如一个人在小时候,遇到困难时,常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现象,且一头痛就可不去上学,肚子一痛就不用考试,手脚一麻父母就会特别照顾。到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易退行,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而“产生”头痛、肚子痛等现象,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生活中去。

  六、幻想作用

  幻想作用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和压力时,因认为自己无法处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而耽于幻想的境界中,按照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它是一种与退行作用十分相似的心理防卫术。它可以说是一种部分的、且为思维上的退行现象。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且助她脱离苦境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幻想”。如果一个男孩子觉得处处受大人限制时,往往会沉浸在“孙悟空式”的白日梦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对能力弱小的孩子说来,以幻想方式处理其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一个成人仍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应付实际问题,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当他将现实与幻想混为一谈时,就沦为病态了。

  理想化作用(Idealization)是幻想作用的表现之一。它是指对另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能力估计过高的现象。当一个孩子对父母理想化时,便树立了一种典范且确信自己同样伟大。他自傲而安全地感受到,他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他的母亲是最美丽动人的。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同其他心理防卫术一样,幻想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斗志旺盛等。但幻想作用也易形成人的情绪陷阱,因为幻想作用往往通过夸大他人的优良表现,从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的反应,形成以他人的成就来代替自己的努力实践的倾向。由于这种满足感是理想化的,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过分使用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导致一些实际上和情绪上的困扰。

  七、潜抑作用

  所谓“潜抑作用”,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各种心理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人们都具有将一些所不能忍受或能引起内心冲突的念头、感情或冲动,在尚未为人觉察之前,便抑制、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倾向,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保持心境的安宁。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虽不为人知,却可能不知不觉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换句话说,潜抑作用乃是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快。它与通常所谓的“自然遗忘”,即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掉的情形性质不同。与压制作用也不一样,压制作用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的现象。

  [病案]

  某女,20岁,不久前曾在公园里被一男子百般凌辱后,又遭到强奸,心理受到巨大的刺激,从此,就变得一蹶不振。此后,经过家人、亲戚朋友的关爱和抚慰,逐渐恢复,能坚持正常上下班,心情也渐渐好转。但却有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每天都必须要反复洗澡,有时多达10次以上,连自己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显然,该女子把自己被强奸的痛苦事情完全“压抑”下来,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为何会出现反复洗澡的现象。虽然她把那件严重的应激事件暂时压抑到了潜意识中,排除在意识之外,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痛苦。但压抑并不等于消失,一有条件或机会被压抑的内容依旧会活跃起来,以各种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此时个体是难以觉察和意识到这一点的。

  这种潜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只是不被人注意罢了。比如说,接到一封信,如果信的内容使我们觉得不愉快而不愿意回信时,往往会把回信这件事“忘掉”。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也常常可以发现这种潜抑作用。一位求治者详细地向施治者述说他小时候的事情。从四五岁上幼儿园开始,到如何进小学、念中学……结婚、工作等等,事无巨细,说得十分详细。尽管他每次与施治者会谈时,总是试图尽量把过去的生活史详细讲出来,但他却一直到几个月之后,才说出自小时父母分居以后,他一直与母亲同床而眠直到15岁。当施治者问他为何没将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讲述出来时,他却大表惊讶地问:“哦?我没告诉你吗?我以为已经讲过了……”“也许我认为没什么特别的,所以没告诉你……”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他并非忘了,也非故意隐瞒,而是因为他对此事特别敏感,认为自己的毛病是缺乏男子汉气概。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乃是因为与母亲同床而眠的缘故,心里觉得羞愧、难过。所以,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把有关这件事的记忆及其连带而来的不愉快的感觉,一起潜抑下来。因而他会一时想不起来。又比如,有一个刚刚步人青春期的少女,时常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有一种罪疚感,每当她把自己的一些男朋友介绍给家人或其他朋友们时,却总是“忘记”男友的名字。在心理学家看来,这就是潜抑作用的结果。

  同其他心理防卫术一样,潜抑作用也具有二重性。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它能帮助人们控制足以引发罪恶感受的冲动或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念头,以及它能通过一种暂时的“遗忘”来保护受创伤的心灵。但潜抑作用也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八、隔离作用

  所谓“隔离作用”是指将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此处所讲的部分事实,乃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

  隔离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年轻的女孩往往喜欢说“朋友来了”,而不说月经来了。究其原因,不外乎说“朋友来了”要比来月经好听得多。因为提到月经,则会联想到血迹斑斑,是女孩子的私事,不应告诉别人等。用“朋友来了”来代替,人们既“知道”所指,又不会引起污秽肮脏之感,说起来和听起来都要舒服得多。这种把观念和感觉分离,只留下人们可理解的观念,而把可能引起不快感觉隔离起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隔离作用”。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注意观察来访者使用隔离作用的现象,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因为病人用隔离作用来处理的问题,多寓有许多不适的感觉,而难为求治者所接受,这正是心理治疗的出发点。如有位求治者,在会谈中一直使用汉语,但当谈到梦遗时,却不说梦遗,而忽然改说英文nocturnal jaculation。显然,这位求治者感到用汉语说“梦遗”,会引来许多尴尬,便使用外国语来表达同一意思,以避免难为情。这就说明,求治者对梦遗这件事,有着极强的羞愧感,非得通过隔离作用来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现,可以帮助施治者发现其问题所在,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九、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术。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该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大家较易为接受的对象身上,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平衡。

  [病案]

  一位丈夫,在办公室里受了上级的责备,一肚子的气因工作关系而不敢发作,只好忍气吞声。但一回到家中,可能就会对妻子粗声粗气,甚至发一阵子脾气,而做妻子的莫名其妙,一肚子火没处发,刚好小儿子在旁边,便顺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地挨了一巴掌,满腔愤怒,真想回敬一下,但孩子当然不能打妈妈,回头一看,小花狗正在摇尾巴,走过去抬起脚就给了小花狗一脚……

  本来是丈夫受了上级的气,转来转去,最后发到了小狗身上。尽管怒气没有发到本来的对象身上,但因为得到了转移,出了气,心情也就舒展多了。这是因为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是不为自己或社会所接受的,所以把它转而移到另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负担,即为“转移作用”。一般说来,人们所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相似关系,具有代替的性质,像小孩子喜欢吮奶头,长大了没有奶头可吮,便改为吸吮手指头,再大一点时改为咬笔尖,更大时,变成抽香烟或嚼口香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2岁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咨询。最近她发现孩子常常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到处跑,怎么打骂都不听。同时,不管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常常吵着要枕头,并且常用手指头捏着枕头的角,玩个不停。如果妈妈带他外出,他非要拖着一个枕头不可,使妈妈又气又急。后来,心理医生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妈妈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为了照顾其父亲,只得把小孩留在家里让丈夫照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当小孩哭的时候,丈夫就扔一个枕头让他抱着玩。因此,他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把枕头角当成奶头吮吸,或用手指头去玩弄,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枕头身上。

  还有一对姐妹,同时喜欢上了一位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追求,结果姐姐与这位男士结了婚,并生有一儿一女。后来姐姐不幸病故,这位男士便续弦其妹为妻。婚后妹妹虽然对姐姐遗留下来的男孩子较好,可对那位女孩子却很凶,常常无缘无故地打她,待她好像仇人一样,她自己也莫名其妙。在心理咨询中才得知:因姐姐抢走了男友,她心里非常气愤,便不知不觉中把对姐姐的仇恨,都发泄到长得很像姐姐的女孩子身上去了,这也是转移作用的结果。

  转移作用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求治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对其重要人物(通常是自己的父亲)所表现的关系,转移到施治者身上,形成了病人与医生的普通医患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关系,即为“移情关系”,这种关系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

  十、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指把别人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接受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人有许多原始冲动和欲望,由于是自己及社会所不容忍和不许可的,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所谓的潜意识之中,不为自我所觉察。这些欲望及冲动虽然被抑制下去,但并未被改变或消除,仍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随时在伺机暴发。所以为防止这些冲动暴发出来,不得不加强防御。

  [病案]

  有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喜欢吮大拇指,每当被妈妈发现时,就会遭责骂,甚至挨打。这个小女孩很快知道啃手指头是不被妈妈所接受的,如被发现就会受处罚。以后她每次见到妈妈,就把两手放在背后,抢先向妈妈声明:“妈妈,我没吮手指头。”

  其实,她没有吮手指头,手放下来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藏在背后去呢?这表明她内心有很强的吮手指头的冲动,唯恐手太接近嘴边,控制不住而将手指头放进嘴里去吮就糟了。为了对抗这种冲动,只好把手放得离嘴越远越好。这个例子足可显示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过分,可能正表示了他潜意识中有刚好相反的欲望,反而使人怀疑他在这方面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这种内心有一欲望或冲动,可是因为表现出来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或受到处罚,所以只好拼命去控制,结果不但不敢表现,反而由相反方向去表现者,即为反向作用。这种矫枉过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比方说,一个曾经对妈妈采取攻击行为的孩子,反而关心起妈妈的安全,唯恐有人对她妈妈造成伤害。当然,反向作用指的是本人不知不觉中使用此种心理防卫法。自己一无所知,真的相信自己是所表现的那种人,如果有人暗示他可能是别的,他就会暴跳如雷,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伪君子”、“伪善者”。

  反向作用若使用得当,不仅无害,而且可能有助于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反向作用往往被人过分使用,不仅不能使他们做应做之事,而且耗费了许多精力,做出违背意愿的行为。举例来说,做继母的大多不会像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子女,当孩子做错事、惹麻烦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厌恶之感。其实,即使亲生父母亲有时也会产生这种感觉,否则就不会听到有父母打骂孩子的事情了。但是亲生父母打骂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以公开表现其心境;而继母则不然,怕打骂孩子或表示讨厌孩子会引起别人非议,所以即使孩子行为确实需要管教(处罚乃管教的一部分),也不敢,有时反而过分溺爱放纵,以表示自己并非“不爱”他。这样一来,做继母的不但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来抑制自己的怒气和不快,而且要费更多的精力去表现自己“喜爱”孩子。这种矫枉过正的结果,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孩子娇生惯养,有一天会变成问题儿童。更严重的是,小孩会体会到继母的内心是如何地恨他,而一点都不感谢她的“爱”。这种反向作用,在心理疾病患者中也常可见到。

  [病案]

  有位学生因为在学校一言不发而被送来就诊。咨询发现,他不仅不主动讲话,而且在老师询问或斥责他时,反而用手捂紧嘴巴,因此被认为是精神错乱者。通过反复询问后才得知其不爱讲话的原因:这个学生以前脾气很暴躁、有话必说、有气必发。直到不久以前,一次在发脾气时,他拿刀子威胁表哥,表哥害怕,不慎跌倒而被他的刀子刺成重伤。他与表哥一起长大,平时感情很好,只因一时冲动,几乎置表哥于死地。他因此后悔不迭,从此对自己的脾气很害怕,见到刀、剪刀等锐器,都要退避三舍。不仅如此,而且会用左手抓紧自己的右手,唯恐一时控制不住,会抓起刀去杀人。至于上课捂住嘴,是因为有一次老师因一件事情而斥责他,他心里很生气,但一觉察到自己在发火时,就惊恐起来,担心会破口大骂老师,甚至动武。所以连忙用手将嘴捂住。

  他这种过分小心的行为,乃反向作用的典型例子。

  十一、抵消作用

  所谓“抵消作用”是指以象征性的活动或姿态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一个小孩会说“对不起”,或以乖的表现来弥补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小孩长大之后,同样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以这种表示歉意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的不当行为。一个丈夫在娱乐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迟,他也许会为妻子带回较贵重的礼物来抵消他的愧疚之情。过年时候,我国的习俗是图吉利,最好不要打破东西,不要讲不吉利的话,否则这一年财运都会不好。如果不慎打破了碗,则家里的老人们会急忙说“碎(岁)碎(岁)平安”,用谐音法来抵消。有时小孩不懂事,在过年时说了句“死东西”,妈妈会拿张草纸给他擦嘴巴。因为草纸通常是用来擦P股的,用草纸来擦嘴,象征嘴是P股,P股放出来的话不算数,是放屁,放屁可以乱放,所以没有关系。其道理何在呢?这是因为一些不幸事件,使我们心里难受和不安,由于事情本身已经发生了无法补救,只好做一些象征性的事情来弥补,以减少内心的不安。这种做一些象征性的事,企图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好的事情,就属于抵消作用。

  抵消作用常常具有强迫性人格的特点,人们使用这种防御机制是为了用象征性的活动来弥补已经发生的令人不快的事件,或者抵消自己内心的罪疚感。

  [病案]

  一个经常手淫的17岁青年,每当他心里有一种性欲念时,便强迫自己倒背字母表;而每当他遇到一位他所认识的同样手淫的男孩子时,他便转过身去吐唾沫。

  他之所以倒背字母表或吐唾沫,其用意即想以此象征性的动作来抵消其心中的邪恶之感、罪疚感。实际上,这些行为对已发生之事毫无补救,但心理上却有抵消的作用,可以使其暂时缓和手淫所带来的激烈的心理冲突。

  十二、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是指个体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心理缺陷或行为上的受挫,从而可以重拾个体自尊和自信的一种心理防卫术。这种引起心理上产生不适感的缺陷,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仅仅是想象而存在的。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欠佳,不能在运动场上骁勇称霸,于是在学习上拼命用功,在考场上夺冠摘桂。有的人功课不好,便在社交场所大出风头。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乃补偿作用也。补偿作用使用得当,对维护自身形象及心理健康极为有利;运用不当或过度,则会产生负效应。

  [病案]

  一位母亲,在朋友的劝告下到心理门诊求治。她有3个孩子,老大、老二念中学了,品学兼优,做母亲的对他们的教育得心应手,效果较好。唯有老三,已7岁,顽皮异常,经常惹祸,母亲对他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这位母亲说:“我最疼爱这个孩子,有好穿的让他先穿,有好吃的让给他吃,打都下不了手。”

  经过数次会谈,才发现做母亲的曾因身体虚弱,生了两个孩子后便不想生了,但意外地又怀了孕,自己吃了些药想打胎,却没有成功,只好作罢。结果孩子生下来以后,体重不足,长大了些又常常生病,做母亲的总感到有愧于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做他的母亲,所以为了补偿自己的罪恶感,便对这个孩子格外溺爱,要什么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孩子受娇纵,就产生了行为问题。经过心理医生的分析,母亲认清了自己因过分溺爱儿子反而害了他,便一改往日作风,对此子严加管教,不久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

  另有一位17岁的男孩,近来突然拼命运动,外出必须戴上宽边太阳镜,叼上一支大号的雪茄,一开口便说有多少女孩子在追求他……以各种方式想表现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男人。经了解,发现他生长在一个充满女性化的家庭,有6个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平时就很担心敌不过那些“娘子军”,最近在学校里又被女生嘲笑:扭扭捏捏,像个姑娘。经过此次刺激后,他突然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企图用行动来向他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很富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于是出现了这种过分的补偿现象。可见,补偿作用可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和有效能的力量,以适应人们改正自己的缺陷。补偿作用还可以增进安全感、提高自尊心以及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所以我们将“补偿作用”归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但万事万物均“过犹不及”,过分的补偿仍然害多益少,不利心理健康,如同上例中的那个17岁男孩。

  十三、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或为社会所容易接受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需要使“自己看上去很好”。

  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时候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吝啬的主人带了仆人外出,途经一所小店,主仆二人进去各吃了一碗面当做晚饭。做仆人的心想应该由主人付钱,就没有自己结账。做主人的碍于面子,勉强替仆人付了钱,心里却极不情愿。出得店来,天色已黑,仆人点上灯笼,跟随在主人身后,慢慢向前赶路。主人因为刚才的事心里还在生气,便借题发挥,转身对仆人说:“你打着灯笼,却走在我后面,我怎么看得见路?”仆人一听,提起灯笼,快走了几步赶到主人前面照路。哪知气喘未定,却听见主人大吼一声说:“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走到了我的前头,让我变成你的跟班了。”仆人一听,走在前面也不行,便后退一步与主人同行,心想这下可行了吧,谁知主人火气更大,停下来说道:“好了,造反了,你这样子与我并肩而行,难道我们是平起平坐的吗?”仆人无可奈何,只好低声抗辩:“老爷,我走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请问老爷,您到底要我走到哪里呢?”老爷两眼一翻说:“把刚才那顿饭钱还给我,你爱走哪里就走哪里。”这虽然是个笑话,却说明了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种看法虽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说出来的“理由”,而在于其本来的动机。

  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常常由许多不同的动机而产生。一般说来,越是发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在各种动机当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类往往企图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解释其行为,以冲淡其潜意识中因自私冲动而引起的不安。这种在一系列的动机当中,选择一小部分最动听、最崇高,而且最适合“理性”的动机加以强调,企图掩盖其内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这一种原因而无其他,以使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卫机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岁,随着言语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经会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欢用,所以听起来常常觉得他们在强词夺理。比如说,2岁的妹妹手上拿了一颗糖果,4岁的哥哥伸手就抢了过来,还没等放到口中,妹妹就哭了起来。妈妈赶来追问究竟,妹妹一边哭一边伸手指哥哥手中的糖果,妈妈责骂哥哥:“为什么抢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将此合理化,说:“我不是‘抢’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开,怕妹妹吃坏了牙齿。”

  合理化作用与外射作用不同。外射作用是将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感觉、动机及行为归于别人,以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合理化作用则在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过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过于人。比如,一位学生考试未及格,即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其实,考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资不够、没有用心听讲、准备不充分等等,并不一定是教学问题。然而,承认前面任何一种理由,都会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谓“天亡我也,非我之过”。

  合理化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得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常常将对方贬低,认为并非我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卖力,借以安慰自己。《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说:“哼!那种女孩子,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这种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即称为“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别相信“红颜薄命”,也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说,有的孩子,天资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说“憨人有憨福”;有人被偷了,就说“失财免灾”;有的女子,姿色平平,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理防卫机制,不失为一种帮助人们接受现实的好方法。所以说,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碍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来处理问题。有位病人,怀疑邻居故意与他为难,制造声响来骚扰他。于是强调邻居应该和平共处、互相帮助、互敬互爱。但却时常批评他的邻居不讲道理、没良心、罪大恶极……当他“觉得”邻居在吵闹他时,马上凶狠狠地跑到别人家里,高声责骂,有时甚至动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认自己脾气暴躁,反而认为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相处,完全合理。

  十四、压抑作用

  压抑作用是指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期以满足其需要,以保持个体心境安宁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换句话说,压抑作用是“自我”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执行的心理机能。举例来说,一个儿童看到食品店门口摆着香喷喷的食品时,只能抑住口水,不会赖要或偷拿,心想:这是商店里的东西,自己不能拿来吃,回家向妈妈要钱来买才行等等。或者,一位男子在马路上闲逛,碰见一位陌生的漂亮姑娘,一刹那间产生了想入非非的念头,可是马上想到这样的念头是不好的,也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应赶快压抑、打消不应有的邪念,这都是压抑作用的表现。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压抑作用。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常看到一些病人因过分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本来无可非议、正常的欲望或本能都拼命地去压抑,以致无法自由行动,形成一种病态反应。一般说来,过分谨慎、严肃、呆板的强迫性性格异常者,就属于这种例子。所以,如何适当地应用压抑作用来调节原始的欲望,使自己能恰如其分地应付现实环境,并符合社会价值规范,是人格完善与成熟的基本内容。

  十五、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是指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某些行动或欲望,是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如果直接表达出来,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而受到责罚。因而必须改头换面,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将杀人、打人的冲动,改为以骂人或仅仅是讽刺人的方式来表现。因为杀人、打人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会受到严重的处罚;但骂人或讽刺人,则显得无所谓。这样采取社会较能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发泄自己的本来情感,而不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与紧张。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无意识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叫做升华。例如,当某人遭受爱情挫折时,他可以转向写诗、写小说、绘画、弹琴或雕塑等,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就是升华作用。

  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原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种嗜好,喜欢拿火柴点火玩,看到东西燃烧就觉得很高兴。他虽有这种玩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火犯。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说是升华作用之例。升华作用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上的安宁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创作与成就的需要。

  十六、利他作用

  利他作用是指采取一种行动不仅能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同时所表现的行为又可帮助他人、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一种与升华作用类似的心理防卫机制。比如,某人一看到小孩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与之接近。假如她想办法去从事于一种工作,如去幼儿园做保育员,就可天天与小孩子在一起,照顾小孩,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又对孩子们有好处,可以说是利他作用的表现了。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人员,往往也是应用利他作用的机制既满足自己,又满足他人的。

  十七、幽默作用

  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渡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理问题。我们将这种心理防卫术称之为幽默作用。比如,在春秋时代,齐国有个聪明善辩的外交家晏子,一次被派往楚国办理外交事务。晏子身材矮小,楚王有意捉弄他,便在宫门旁开了个小洞,要晏子从洞里爬进来。晏子面临这种情况,心里当然很生气,但身为外交使臣,代表国家,一举一动都不能有损国家形象,于是灵机一动,向楚王开玩笑似地说:“大国通常有大门,只有小国才有小门,难道楚国是小国吗?”楚王一听,无言以对,只好叫守卫开大门让晏子进来。与此相同,西方有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这位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其妻的脾气非常暴躁。有一天,当苏格拉底正在跟一位客人谈话时,夫人忽然跑进来大骂苏格拉底,接着将一桶水往苏格拉底头上一倒,将他全身都淋湿了。这时,苏格拉底一笑,对着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倾盆大雨的。”本来很难为情的场面,经苏格拉底这么一幽默,就把大事化小了。由此可见,幽默也是一种高尚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可以将一些原来较为困难的情况转变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渡过难关,免除尴尬。它是一种成功的适应方法。

  综上所述,当人遭遇挫折时,常会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焦虑。为了不让这些不愉快、痛苦的情绪压抑折磨自己,特别是长时间地折磨自己,就要尽量避免或减轻焦虑心理的发生。我们将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的某些对付或适应挫折情境的方式称为防卫术。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一种保持生理、生化活动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一样,心理活动也同样具有恢复与保持情绪上的平衡并保持心情安宁与稳定的机能,这就是本章所述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本身,并非异常或病态心理,但是运用过分或不当,以致阻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适应,就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我们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心理防卫机制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

  1.积极作用的表现

  对偏激或攻击性行为有缓解作用;能暂时消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可能引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例如,升华作用可以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或行为转变为可接受的动机或行为,使个体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又如,补偿作用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机敏,能取长补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减轻某些挫折感。

  2.消极作用的表现

  心理防卫机制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往往带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性质。它常常只起到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反而加重心理冲突。

  总之,建立心理防卫机制的目的在于处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以消除心理的挫折,求得内心的安宁。是一种“自我”保护方法。虽然其方法种类繁多,但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很少单独使用。而同一心理现象,往往也可使用不同的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和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常用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也常用神经症心理防卫机制,只是偶尔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至于神经症患者,虽然也用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但主要还是使用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使用精神病性心理防卫机制。换句话说,随着个人的成熟及其健康状况,每个人都会使用不同水平的心理防卫机制。而从临床心理学来说,心理医生懂得心理防卫机制的原理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症状和心理问题,对心理治疗极具指导意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