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8、曹越华:一名英语翻译的抗战人生

  1943年夏,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转折的一年。这一年,复旦大学外文系学生曹越华应征入伍,和重庆其他大学二十多名学生一起乘飞机去昆明。从此,这位精通英、俄、法三国语言的翻译工作者,开始了他中印缅战场上的抗战人生。

  复旦历险

  1918年9月18日夜,曹越华出生在川东邻水县一个书香门第,这一天正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父母为他取名“月华”。谁知13年后,他的生日却成了“九・一八”国耻日,他愤然把名字中的“月”改成了“越”,表示要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洗雪国耻。

  1937年复旦大学辗转西迁“陪都”重庆。次年,曹越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成为复旦内迁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曹越华还清楚地记得,学校宿舍是过去堆煤炭的仓库,里面的墙壁和木柱又黑又脏又潮湿,一不小心就被擦得黑糊糊的。每隔三天一次的赶集日,教室外面的街道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喧闹声与读书声相映成趣。虽在荒村茅舍,生活艰苦,但在抗日救国精神的激励下,全体师生的教、学都十分认真。当时的复旦大师云集,诸如陈望道、周谷城、顾颉刚、曹禺等都担任教授,并经常请社会名流作学术报告,培养了大批人才。

  1940年5月27日,日本飞机突然轰炸偏僻的北碚,学校师生猝不及防,曹越华因躲在一个尚未完工的防空洞内幸免于难。而当空袭警报解除,他走出防空洞时,眼前的一幕幕却是终身难忘:近在咫尺的洞门口便是一枚足以致命的哑弹;轰炸重灾区东阳镇的树上挂着尸体和残肢断臂;法学院院长孙寒冰老师死了,同学刘晚成也死了……学校共有7名师生罹难。愤怒的火焰在曹越华胸膛中燃烧。1943年夏季,曹越华应征入伍,随即飞抵昆明。

  炮校翻译

  1943年夏季,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厉兵秣马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感动了大后方的千万青年,短短数月就有近10万大中学生投笔从戎。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找来英文成绩突出的曹越华谈话:“学校想推荐你和另外两名同学去部队,你看怎么样?”曹越华热血沸腾地回答:“没问题。”这一年,25岁的曹越华随即飞抵昆明,分配到昆明西郊的炮兵学校,为讲课的美国军官担任翻译。

  炮校设在昆明东郊,在炮校担任翻译工作的,绝大部分来自外事局招收的译员(实行公务工资),但也有少数是美军自聘的,多为西南联大的学生(实行雇用美金)。他们组成了一个译员队,队长潘志良,副队长为曹越华,队员有吴经冶、熊秧宝、何汉华(中山大学学生),还有谢怀祖、唐家炎(上海交大学生)、杜葵等。

  受训学员均来自中国炮兵部队的班、排长等下级军官,上课时,由美军讲课,并作操行示范,译员当场翻译,三个月为一期,毕业后即返回原部队。考虑到当时对日战区系中、印、缅三国边境及其接壤处,多为山地;又由于我军所用武器和装备大都为美国制造的75mm山炮,我军对此不甚熟悉,因此,当局提出要求,希望中国滇缅的炮兵部队不断地送来炮校进行轮训。从1943年春到1944年夏,炮校已经开办了五期,曹越华在此期间参加了全部教学内容的翻译工作。

  军令如山

  1944年7月,曹越华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从昆明炮校调往印度。“军令如山”,火速行动,第二天他便被送上军用卡车直奔巫家坝飞机场,根本来不及告别在昆明的亲朋、好友及同学。幸好在途中他遇到了最好的一个朋友程君礼(当时是昆明战地服务团美军招待所的主任),才在车上大叫一声“我到印度去了”。“昆明的夏季气候并不很热,一般都在30°以下,的确是四季如春。但当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鸵峰’地区时,气温陡然一降,很快仿佛到了寒带里,令人坐卧颤抖,僵缩一团,十分难受。过‘鸵峰’后,气温逐渐上升,快到印度的‘都门都玛’机场时,顿觉十分炎热,着陆后,当机舱门刚打开,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我又被笼罩在热带中,立即大汗淋漓。在一天短短的几小时内,我经历了温、寒、热三带,领教了似乎是预兆战争诡谲多变的‘气候’,并获得了一点感性认识。”曹越华叙述了至今他也难忘的情景。他们在“都门都玛”呆了一两天,接着再直飞缅北重镇密支那。

  战地考验

  密支那是缅北的战略重地,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枢纽为一体。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这里就是双方必争的焦点,后被日军侵夺。

  曹越华这次前往的中国驻印军,是一支由美国史迪威将军为总指挥、罗卓英(后为郑洞国)为副总指挥、柏德诺为参谋长,训练有素的劲旅。8月初,曹越华被分配到该部新一军88团第三营当翻译官。

  收复密支那的战斗打响后,8月4日的这一晚,是曹越华参战终生难忘的一晚。曹越华说:“缅甸的夏季常常是骤雨突来突往,不可捉摸,一会儿雨量可大如天倒倾盆,雨声可响似海啸山崩。当晚第三营特意为我单独挖了一个单人战壕住地,形如我国农村一个田间蓄粪池,其上用树干搭起人字形架,并用军用雨布作盖面,算是对翻译人员的特殊照顾。半夜后大雨如注,很快我的弹丸之地被雨水灌满,我只能手捧衣物站在其中浸泡。这时,四周的枪声、炮声、雨声交混在一起,震耳欲聋,只看到天空中到处是火光升腾、硝烟弥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夜,不知自己是处于我军控制区还是日军接近区,无法与自己部队取得联系。这对我这个从未见过枪炮的‘文弱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极度的考验。后来只有横下一条心,作出牺牲的准备。说实在的,当时我有三点感触特深:一是对生命死亡的恐惧感,二是对母亲养育的恩爱感,三是对我在昆明结识的一位交大毕业的美丽姑娘的思念感。我身囹‘水牢’,又冷、又饿、又疲倦、又无奈,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幸而安然无恙。后来方知此夜是日寇撤出密支那的最后挣扎。”第二天,缅北重镇密支那全部被我军收复。

  日本必败

  密支那之战、松山之战、腾冲之战,合称为中印缅战场的三大“玉碎战”,是日军凭借天然屏障、隐蔽的地坑、密布的工事、负隅顽抗的防守战,其战斗十分惨烈,双方伤亡巨大。

  作为第一战的密支那,我军大获全胜,歼灭日军18师团主力2000余人,被史迪威将军称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我军在清理战场时,从地道中搜出一个日寇尉级军官,其人年约30岁,熟悉汉语,十分机灵。在审讯时,这个日寇尉级军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整整齐齐写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八个大字。然后,我方讯问他其他情况,他均一一回答。

  在清理战场中,曹越华还找到一面日寇军旗。该旗约70厘米,正中为日寇的红太阳,四角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为“武”、“运”、“长”、“久”黑色四字。想不到这不可一世、狂妄至极、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象征,如今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他们还对密支那市区进行了巡查。在一条街道的转弯处,他们还发现一具日寇死尸弃置路旁。由于时间较长,时值盛夏,死尸全部腐烂,上面爬满了蛆虫,成为一堆巨大人体形的蛆虫横卧在路边,它似乎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可悲下场的真实写照。

  人生缘分

  攻克密支那之后,中国驻印军奉命进行了改编,正式扩为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新一军由孙立人任军长,下辖新编第38师、新编第30师与战车营。随后,曹越华上调新30师师部翻译室,任中校主任。译员有谢怀祖、黄绍康、陈鑫、王宗诗、唐宗炎、黄锦焕、余际源等。9月下旬,我军继续向南推进。先后收复了南坎、苗堤等中小城镇,直至缅甸中部重镇八莫。在此征程中,曹越华曾随同师长唐守智会见了前来阵地视察的中印缅战区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并担任翻译。当时他们正在一前沿阵地的小山头上,看到我军正在追击逃散的日寇,史迪威将军高兴地说:“给我狠狠地打。”

  “其实,结识史迪威将军,是人生缘分。我们的话题是从对战争的感想开始的。史迪威将军说:‘人类大体上有两种竞技角逐,一是野蛮的战争,一是文明的体育,然而我是一生都有所经历。’随即他回忆道:‘我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从小爱好体育运动,在读中学时就是足球运动员,17岁考入美国西点军事学校,在这期间,还是足球后卫,并荣获过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称号。现在是人到老年,再处于人类最残酷的战争,这些虽都是智慧较量、力量对比,但战争毕竟不是足球,它是以人的生命为资本进行运作,可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呀!’我听后异常兴奋,想不到他对战争和足球有如此精辟的理解,句句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可谓是我绿茵场外所难遇的教练,沙场上所幸逢的良师。紧接着我向他说:‘将军,我也是一个在学生时代起就酷爱足球的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足球队的中锋,此时深能领悟您这番话的精髓,只不过现在我纯粹还是一个年轻稚嫩的参与者。’他听后十分诙谐地说:‘好啊,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也算是知音了,那么眼前就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球,去争取破门的胜利。’史迪威将军这一席话留在了我一生的记忆里,至今我还能想起他那魁梧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射出一种谦和、智慧的目光,一副金丝眼镜镶在一张幽默之脸的上方,平添了几许艺术家的气质和学者的风范。”曹越华激情地讲述了他与史迪威将军这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攻克南坎

  11月中旬,曹越华所在部队承担了主攻南坎的任务。

  南坎是中缅公路上的一个重镇,位于瑞丽南岸,收复南坎,四周的制高点成为必争之地。新30师的对手是日军第2师团、56师团和18师团。12月9日,新30师主力与日军激战,敌人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使新30师接连苦战数昼夜,战况仍不见好转,有几处阵地曾被敌人强大兵力突破,炮兵阵地还一度被敌人夺去,师指挥所也遭敌人袭击。师长唐守智亲自带领特务连与敌人混战。特别是15日夜战,敌军猛攻我5338高地,发射炮弹5000多枚,师长唐守智亲临前线指挥。由于战斗空前激烈,不时传来排长、连长阵亡的消息。当他听到第90团3营阵地完全被毁、营长王礼宏少校阵亡的消息,唐师长愤怒至极,突然端起机枪,身先士卒,发起猛攻。瞬间,他那嘶声竭力指挥的喊叫,贯注成一种足以划破长空的超人力量,撼天动地。曹越华说,在战场上他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此一短暂成像,永远定格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1945年8月,曹越华所在的新30师准备开赴华南,行至贵州便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全师官兵欢声雷动,泪飞如雨。

  新中国成立后,曹越华长期在重庆一家研究所从事科技信息、资料翻译工作,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英、俄、法译文上百万字,并有专著出版。由于工作敬业,才华出众,退休后他还被单位留用了15年,直到75岁才真正退休。75岁退休后,他还担任了重庆复旦大学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为校友服务了10年,直到2003年6月才交班。

  如今88岁高龄的他每天下午还到重庆邮电学院的操场踢足球。从中学开始就是校足球队主力的曹越华戏称“足球是人生第一大爱好”。对于因抗战而改变的人生,曹越华说:“我不后悔,因为当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我曾经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过!”

  (李金荣)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