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河姆渡文明——穿行在神秘的北纬30°

  当文明从远古萌生细芽,它的存留就成了可能。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远古先人的生活场景,品味曾经昙花一现的灿烂与辉煌,应该感觉深深的敬畏,还有对自身的审视以及无法回避的思索。

  发现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分布范围:杭州湾宁绍平原的南缘

  发现及发掘时间:1973年发现,同年进行发掘

  距今年代:5000~7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代表性国宝:猪纹陶钵、漆碗、骨耜

  考古地位: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

  1973年夏天,又是洪涝季节,河姆渡村所在的罗江公社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旱涝保收,公社决定对姚江边上的一座旧排涝站进行改造。于是,施工队开始挖土,谁也不会料到,这一挖就挖出了一个惊世发现。在挖出的泥土中出现了很多石头、瓦片甚至骨头,清理这些东西给施工人员造成了困难,耽搁了工程进度,所以他们就向公社负责人罗春华做了汇报。罗春华对文物知识有一定了解,他认真查看了挖出来的破碎物品,认为有可能是古代器物,很快就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县文化站,并将散落的器物保护起来。

  经调查,工作人员认为这是一处含量非常丰富、年代相当古老的重要文化遗址。为防止文物流失,他们把现场保护起来。这一结果被上报到浙江省博物馆,博物馆领导得知情况后,即派人到实地进行取样调查,紧接着,就开始了对该遗址的第一次发掘。

  发掘过程中,不断有重大发现。首先挖掘出了一口木水井,然后是大量的墓葬、灰坑。特别是当考古人员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时,在黑褐色的土层中竟然发现了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遇见空气以后马上变成了黑色。考古人员立即对这些小颗粒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竟然是炭化的稻谷。为确定这些稻谷是人工栽培的还是野生的,考古人员还做了一下比较,结果这些稻谷更接近人工栽培的颗粒大小。难道远古的河姆渡人就已经种植水稻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挖掘工作继续进行,又有稻谷不断地出现,这样大量的囤积使考古人员认定,6000年前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

  接下来的发现让人费解,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桩和木板,还有大量的石器工具。在木桩和木板的两端,居然出现了榫卯的痕迹。原来,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会将石头磨成锋利的工具,用来在木桩和木板上分别凿出榫卯,把木桩和木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一直到今天,这些石制工具依然非常锋利。在木桩和木板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用芦苇编织的席子,这些苇编与今天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苇编,从图案到编织方法几乎完全一样。

  考古人员将这些木桩、木板、木构件及苇席进行复原,一种“干栏式建筑”的原形就展现出来了。他们从中国“有巢氏”的传说推断,这些干栏式建筑就是原始人从树上的巢居向地面居住过渡的一种建筑形式。到这时,对河姆渡遗址的首次发掘暂告结束。

  第二次发掘是在1977年10月。这次同样发现了很多墓葬、灰坑以及大片木构建筑遗迹,出土各种编号器物4700多件,陶片近20万片。这些丰富的遗存为我们进入神秘的河姆渡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终于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河姆渡文明的风采。遗址位于东经121°22,北纬29°58’,也就是杭州湾宁绍平原的南缘。它临近北纬30°这个神秘的地带,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自然之谜和人类文明之谜都贯穿在这个北纬30°线。它的南面是连绵逶迤的四明山麓,属丘陵地带,北面是一片平畴,西南就是碧波荡漾的姚江,可谓依山傍水,远古的河姆渡人就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建造着远古文明的家园。6000年后,当我们挖开这片神秘的遗址,看到那些金黄色的小颗粒,我们似乎还能嗅到那些稻谷的香甜,它们穿越了几千年的岁月涤荡,渗透到我们心底,悠远而深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远古的河姆渡人就在宁绍平原这山水环抱、气候温润的鱼米之乡落户了。在原始的生活中,河姆渡人只靠采摘森林中的野果度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野生水稻的生长规律,于是就开始收集这种植物的种子,进行有意识的栽培,慢慢发展成了人工栽培的水稻。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可以看出,当时河姆渡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很大的。他们把水稻种在湖滨地区的低洼地带,利用自然水源进行灌溉。但是,这样并不能保障收成,遇到洪涝或者干旱,也许会颗粒无收。

  所以,稻谷并不是河姆渡人唯一的食物来源,他们还要以适当的渔猎和采集进行补充。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骨镞、木矛、骨哨、石丸、陶球等物品,这是他们用来打鱼捕猎的主要工具。他们还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了农耕用的骨耜。为了操作方便、省力,骨耜的上端绑有木柄,木柄的上部做成Y形或T形。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弥足珍贵的骨耜,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河姆渡人就用骨耜来疏松土壤。可见,他们已经有了一整套从翻土到收割的农具,开始走出刀耕火种的蛮荒阶段,进入发达的耜耕时期。

  河姆渡遗址所处地区遍布湖泊沼泽,河流纵横交错,水域辽阔。河姆渡人在长期居住过程中发明了一种防潮建筑——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一种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座,再用桩柱绑扎立柱、架梁、盖顶的半楼式建筑,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干栏式建筑可以保护远古的河姆渡人避开野兽的袭击,还可以抵抗一般性的洪涝灾害,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用住在潮湿的地面上了。河姆渡人已经懂得了根据房子的采光进行选址,还会对房子进行简单的装修,他们的房子里面有粗糙的、高低不平的地板,室内坐卧处的地板曾用泥土抹平,然后铺上苇席,使得这些部位比较平整、易打扫,有利于休息。可以说,河姆渡人是杰出的建筑师。

  河姆渡所处的位置总是受到海潮、暴雨的侵袭,河姆渡人很难喝到洁净的水。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发明了木结构的水井。木构水井由200多根桩木、长圆木等组成,分内外两部分。里面的井口方形,每边坑壁上打下几十根排桩,排桩内支一个方木框,起到稳固的作用。排桩上平卧16根长圆木,构成井口的形状。水井上面还盖有简单的井亭。木构水井的出现,使水质得到了改善,河姆渡人就能经常喝到干净的水了。为了在水域地区出行方便,他们还制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河姆渡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他们在象牙、兽骨、木头上都刻下了精美的图案,正中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用5个同心圆表示日面,很多人认为这表明了河姆渡人对太阳的崇拜,象征着部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他们还把一些兽类的獠牙和犬牙、鹿类的尖角和鱼类的脊椎骨等,钻上小孔,做成串饰戴在脖子上。

  河姆渡如一座藏品极为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形象地展示了南方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它丰富的遗存更加深化了我们对河姆渡遗址文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再次证明了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一处保存良好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古文明的另一个源头——长江流域从此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

  河姆渡遗址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86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三级政府共同出资,实施河姆渡遗址的保护、建设工程。

  1993年5月12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落成开放。

  2001年,经国家文物权威部门评选,河姆渡遗址被列入“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大发现”名单。

  目前,有关部门正准备对河姆渡遗址做第三次考古发掘,并在那里再建一座发掘现场的纪念馆和原始部落村。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