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译后记

  套用唐德刚教授关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三峡”理论,清末民初这十数年,应该算是一段滩险浪急的艰难航程了。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千年帝国眨眼间轰然崩塌。民国肇建,创业殊艰;共和缔造,前路尚遥。本书所叙述的,正是从清室逊位、民国建立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中国决定正式参战为止的这段历史。这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其间波谲云诡、山重水覆,每每令后世读史者为之废书而叹。

  本书作者署名帕特南·威尔,其实是辛博森的笔名。在中国近代史上,辛博森算得上是一位大名鼎鼎“洋鬼子”了。他1877年出生于中国宁波,父亲是宁波中国海关税务司辛盛之。辛博森早年在瑞士留学,除母语英语外,能流利运用法语、德语和汉语。回中国后进入进入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在赫德爵士手下任总司录司事,庚子拳乱期间亦曾被困使馆。1902年,辛博森辞去海关职位,投身新闻业,先后任一些英国报纸驻北京的通讯员,辛亥革命后,任伦敦《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驻北京记者。1916年被黎元洪聘为总统府顾问,1922-1925年兼任张作霖的顾问。期间,他还创办了当时北京最大的英文报纸《东方时报》(The Far Eastern Times)。1930年,协助阎锡山接收海关,引起西方列强的强烈不满,9月阎锡山反蒋失败,遂将海关交出,11月遇刺身亡。辛普森是著名的中国通,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毕生关注远东问题。他以“帕特南·威尔”为笔名,出版过不少讨论远东问题的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远东的新调整》、《满人与俄国人》、《来自北京的有欠审慎的信函》、《东方的休战及其后果》、《中日两国真相》等书。

  本书最早于1918年在伦敦出版,当时在西方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此时作者依然是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书中所记述的这段历史,也正是作者在中国政坛和报界最活跃的几年,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在当年信息尚不透明的情况下,此书几乎就是一份内幕报告。

  民国初建,百废待兴,在一个帝制的香火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古老帝国,要建立现代议会民主制度,一切还得从头学起,当国者似乎也愿意摆出一副虚心学习姿态,于是,聘请洋顾问成了一时风气。莫理循之于袁世凯,辛博森之于黎元洪,皆一时之选。辛博森充任总统府顾问期间,看来也并非只是白拿薪水的花瓶,现存《黎元洪藏函电稿》中收有《辛博森外务报告》计30件,时间从1916年9月至1917年6月,且不管这些报告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多大影响,这样的数量至少说明,辛博森对顾问这份闲差,还是颇能勤勉尽力的。

  书中对黎元洪,颇多溢美之词。以我辈这等小肚鸡肠度之,大约也是“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软”吧。不过话说回来,黎元洪虽然素有“黎菩萨”的雅称,做事缺乏果敢,但考其生平,应该说大节还是无亏的:武昌首义,举国憬从;洪宪封王,数次严拒;张勋复辟,通电反对。这些,在那个风云变幻、泥沙俱下的时代,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知人论世,殊为不易,后世读史者,不可不察。

  辛博森虽然号称中国通,但毕竟是洋鬼子,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到底隔膜得很。书中许多言之凿凿的预言,在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看来,实在是太过乐观了。按照唐德刚教授的估计,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算起,大约需要200年,方能走出“历史三峡”,才能“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参见《晚清七十年》)在本书所记述的那个时代,这段“历史三峡”,行程尚未及半,其后又有多少崎岖坎坷,多少艰难挫折。风高浪恶,一波数回,沉舟侧畔,关山万里。读史者披卷至此,能不扼腕唏嘘,抚案长叹。

  秦传安

  2005年7月30日北京花家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