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五章 卢森堡大公国

  千堡之国

  7月14日下午,我们离开瑞士,穿越法国进入卢森堡。

  玫瑰是卢森堡的国花,这是一片开满玫瑰、充满花香的土地。

  卢森堡地处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交界的三角地带,是法、比、荷进入中欧和德、奥、意通向西欧的重要走廊,号称北方直布罗陀。

  卢森堡国土面积只有2600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这个弹丸小国,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9万美元,居欧盟国家之首。

  这个美丽富饶的袖珍国钢铁工业十分发达,人均钢产量5.8吨,居世界第一,享有钢铁王国的美称。

  但我们两次穿越卢森堡,始终没看到一个冒烟的工厂。境内森林密布,景色迷人,优美的田野点缀着古代城堡、深涧河谷和墨绿小镇,被人们称为欧洲的绿色心脏。

  卢森堡还有金融王国的美誉。据说,卢森堡为发展国际金融,尽力效仿瑞士银行绝对安全的存款办法,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由于瑞士银行涉及“二战”犹太难民后代要求公开存款机密的事件,致使大批超级富豪纷纷跑到卢森堡存款,刺激了卢森堡国际金融业的飞速发展。现在,卢森堡已成为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我们的埃威恩停在一片树林边。这里已接近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中心,却听不到闹市的喧哗与嘈杂。

  卢森堡市人口只有8万,卢森堡就是小城的意思,它以谷深、林密、桥多而著称,风光秀丽,有天然公园之美称。

  我们朝市区走去。

  此时是傍晚6点多,太阳斜挂在空中,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整齐的建筑物上,背景是一碧如洗的蓝天,街道两边是一排排法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几辆汽车静静地停在路边……不像都市,倒像欧洲一幅具有浓郁山村风情的油画。

  走进油画里,我们似乎也艺术化了,文明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街上行人很少,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个团了。40个人走在街上,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唯恐打破这美丽的静谧,吵醒这沉睡的古城。

  街上车辆也很少,偶尔有一两辆干净的公交车驶过,里面也只坐着三两个人。商店里顾客更少。街道两边的楼房与欧洲多数国家一样,乳白色,五六层高,一盆盆鲜花在每一个窗台上绽放,大红的、水红的、粉红的、紫红的,远看像就一扇扇精美的绘画屏风竖立在那里。

  7点整,远处教堂响起玲珑的钟声。在国内不少寺院听到过晨钟暮鼓,声音虽然洪亮,有的也算清脆,但总觉得有些浑浊的成分,甚至掺有杂音。这里的钟声却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纯净得不染一丝尘埃。

  很难说的清,是城市在公园里,还是公园在城市中。到处绿树成荫,草坪碧绿,鸟语花香。树荫下多布有铁椅、木凳,花坛中多设有雕塑、喷泉,抽象的、写意的、写实的、古典的、现代的,显示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人与自然生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如此和谐,身临其境,就是再愚钝、再莽撞的人也会潇洒倜傥起来。

  沿着石砌的小道,我们来到了卢森堡著名的宪法广场。

  广场的面积不足一个足球场大,但在卢森堡人的心目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里游人较多。广场的中央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一战”纪念碑。它始建于1923年,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在“二战”被毁坏之后又进行了重建,因此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象征着卢森堡向往和平、自由和不畏强权的独立精神。

  我把镜头对准了12米高的纪念碑。

  这是一座方尖形建筑,出自卢森堡艺术家克劳斯之手,碑顶上端耸立着一尊金黄色的胜利女神铜像,她神态端庄,双手高举花环,衣袂飘飘,腾空欲飞。大理石基座上是一男一女两尊铜绿色雕像,女的横卧在平台上,血迹斑斑,显然是伤亡者;男的侧坐于旁,满含哀痛、激愤之情。面对这创意独特的纪念碑,人们都不免感到震撼,许多人在那儿默哀。

  卢森堡的历史无疑是一部被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

  公元前,卢森堡是高卢人的居住地。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这里先后受日耳曼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奥地利人和荷兰人统治。

  1839年伦敦协议承认卢森堡为独立国家,但仍由荷兰国王兼任大公。

  到1890年,拿骚公爵阿道夫才成为卢森堡第一个真正的大公。

  卢森堡人民在反侵略、反占领、反外族统治的斗争中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

  卢森堡人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现在全国只有500多名军人维持社会秩序,军费开支只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卢森堡政府致力于发展经济,美化环境,将国家税收的绝大部分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因而,这个历史上一再被蹂躏的民族,成了富裕、文明的乐园。

  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卢森堡的语言显得十分有趣。

  官方语言为法语,报刊杂志通用德语,民间交往则用卢森堡语。

  因此,在卢森堡的法庭上,法律规定也要用这三种语言,即审讯犯人用卢森堡语,法官宣判用法语,判决书则必须用德语书写。

  卢森堡的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要同时学习三种语言,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宪法广场的两个角落,分别是两个炮台的地下入口处,下面是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出来的20公里长的地道、暗堡群。

  卢森堡历史上有规模巨大的城堡群,始建于西班牙统治的1644年,其后由法国军事工程师指导扩建其建筑网络,由奥地利人补建完工,形成有外、中、内三道厚墙,几十座炮台,面积达2000多公顷的坚固要塞,卢森堡因此被称为千堡之国。

  这些古堡在历史上曾数次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1867年拆除堡垒之后,20公里城墙内的炮台仍保存良好,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宪法广场的右边,就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卢森堡大峡谷。

  高原峭壁不偏不倚地切入阿尔泽河、佩特罗斯河交汇之处,形成了巨大的峡谷,成为卢森堡市的灵魂。

  站在宪法广场的边沿,暮色中,大峡谷显得十分壮观、漂亮和迷人。它宛如一泓蜿蜒曲折的河流,两岸的山崖绿树苍翠,光线透过树梢散射在谷底的小溪和钢轨上,停留在几幢刺破绿茵的歌特式建筑尖尖的顶端上,显得迷离而静谧。谷底偶见游人,间或有一片片绿茵草地,垂柳夹岸,彩蝶翩翩,紫燕翻飞,令人心驰神往,身醉情迷。

  为了把峡谷两岸连成一个整体,卢森堡人先后在峡谷上修建了数十座大桥。这些设计精湛、风格独特的大小桥梁,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风格,从而形成了卢森堡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长的一座桥命名为女大公夏洛特桥,桥架全是钢铁结构,十分壮观。

  最著名的是阿道夫桥,它是一座没有支柱的圆拱型石桥,彩虹般飞架南北,气势非凡,圆拱上有大小不一的桥洞,非常醒目。桥右边有一小片绿地,地毯似的精致漂亮,上插7杆因风飘扬的国旗和欧盟蓝旗。桥上偶尔有汽车通过,突然想到这个场景很像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镜头,于是按下快门把这个场景摄入了镜头。

  随后参观的是卢森堡大公国的王宫。

  这是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古老建筑。简洁的线条,淡雅的装饰,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宫殿相比,显得十分朴实和随意。

  王宫是卢森堡重要的国事及对外活动场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地,门前的岗亭里却只笔立着一个警戒的卫兵。面对游客好奇的目光和想与他合影留念的请求,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却任由人们与他拍了一张又一张合影。

  卢森堡民风淳朴,人们酷爱音乐。他们有句谚语: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园,两个卢森堡人一次咖啡聚会,三个卢森堡人一支乐队。可见卢森堡人心境之休闲、乐观。

  晚饭后,我们要返回法国的梅斯过夜。古堡、峡谷、森林、玫瑰、教堂、音乐……埃威恩已驶出老远,许多人还恋恋不舍地频频回头观望。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