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动物的启示

  生物界是通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生物形成了许多非常复杂而又高度自动化的器官和系统,使它们适应于所生活的环境。

  人们从生物的机能和构造受到启示,从过去简单的模仿生物,朝着试图开发超过生物原型的仿生技术努力。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的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这门学科诞生于1960年,是一门较年轻的科学。

  1.蛙眼的启示蛙眼结构是眼球角膜凸出,晶状体近似圆形而稍扁平,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距离较远,适于观察远处的物体。视觉调节较完善,有晶状体牵引肌使晶状体向前移动,以便调节焦距。这些特点,使眼的视觉范围广阔,既能近视,又能远视,且白天、晚上都能看见物体,尤其是蛙眼对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但对静止物体反应迟钝。

  经科学家研究,人类模仿蛙眼的结构特点,研制出“电子蛙眼”。

  2.鸽眼的启示鸽眼视网膜有6类功能专一的神经节细胞,按获得最大反应的视觉刺激分类,可以分成亮度检测器,普遍边检测器,凸边检测器,方边检测器,垂直边检测器和水平边检测器。模仿鸽眼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制成的鸽眼电子模型,有助于图像辨认方面的研究;利用鸽眼发现定向运动的性质,可以装备一种警戒雷达,布置在国境线上或机场边缘,让它监视飞进国界的飞机或导弹;还可以利用鸽子单眼便可实现运动立体感这个特点,科学家们致力于制造出具有更灵敏的三维视觉的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响尾蛇与响尾蛇导弹生活在美洲的响尾蛇,它的眼睛并不敏锐,视觉几乎为零,又没有耳朵。但是这种蛇在夜间活动却很灵活,它能准确地发现几十米远的猎物,迅速将其捕获,这种本领与它的头部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有关。响尾蛇眼睛和鼻孔之间有一小窝名颊窝,内有一层膜,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上面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生有线粒体。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颊窝对红外线照射敏感,红外线能使神经的兴奋性增强,由于恒温小动物身体能不断地向外辐射出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线,有很弱的热量变化,响尾蛇可以感受到,可在黑夜将小动物捕获。

  其实响尾蛇的颊窝相当于一个“热定位器”,飞机和舰艇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工作也会产生热源,受响尾蛇的启发,人们在导弹的某个部位安装上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对飞机、舰艇就可准确无误地追击。

  4.智慧动物—

  —海豚海豚属鲸目,它像鱼,但不是鱼类,而是一种水生的哺乳动物。从外形上来看,它的体形呈流线型,便于在水中快速游泳,没有外露的耳廓和鼻,颈适于水中游泳变得很短,口鼻部长着很少的须毛,体表外的毛已退化。

  海豚是合群的动物,时常10—30只为一群或40只左右的大群共同生活。群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它们共同御敌,保障安全。夜间休息时成年海豚将群内幼小的子女围在群体中央,免受鲨鱼等动物的侵袭,年长的分布在外围,成年的海豚能将来犯者迎头痛击,甚至杀死对方。

  海豚能在水中发出“吱吱”的声音,并以回声判断物体的形状、性质、大小和位置,以回声方式的不同去区别鱼种。

  海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若群体中一只海豚受伤,其他海豚并不弃之不管,而是将受伤者团团围住,久久不忍心离去。人们曾看到过这种情形,一只受伤或不健康的海豚被几只健康的同伴抬着露出水面游动,使受伤者或体弱者能呼吸。

  经科学家研究表明,海豚救助同伴是一种保护本物种的本能行为。海豚是聪明的哺乳动物,它们大脑的天才及构造与人类的相似,只不过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环境。

  美国海军在开发海豚智能的工作中,有这样的实验。有一只名叫塔菲的海豚,刚开始学习如何完成简单动作,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就可做较复杂的动作,与潜水员密切合作,在人类指导下,去完成人类所不能承受的工作,启发人们联想到用已被训练的海豚,放置炸药,袭击敌方。

  另有实验,工作人员训练海豚塔菲学会了在水下为自己拍摄,人们可根据图像上塔菲在深水下皮肤的变形程度,来判断水压对它身体的影响。

  海豚不但聪明,而且也是游泳能手,游泳既快又持久,能一连几天在海中以50—75公里的时速游泳,不停地游,不知疲倦。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海豚的大脑二半球处于明显不同的状态,能一个半球处于睡眠状态,另一个半球处于清醒状态。每间隔十几分钟更换一次。所以它能长时间游泳不知疲倦。

  海豚游泳快,给人类很大启发,它快速游泳除与身体呈流线有关外,还与它特殊的皮肤构造有关。它的皮肤分五层,表皮、真皮、密质脂肪层、疏质脂肪层和盘腱。表皮薄而有弹性,真皮层中有无数个细的“管状突起”,“管状突起”中贮藏有特殊液体,液体可随外界水的冲击而流动,形成与外界水波相应的波浪起伏,使皮肤具有伸缩性,皮肤随时与外界水的波浪状态保持一致,减少了摩擦力,所以能够在水中游动很快。

  5.昆虫对人类的启示声名狼藉的苍蝇人人都想置之死地而后快,然而它在仿生学家眼中却颇有几点“可爱”之处。

  首先,科学家们注意到了它的平衡棒。作为双翅目昆虫,苍蝇只有一对,即前翅,后翅已退化成两根短短棍状,起名平衡棒。人们发现即使苍蝇前翅完好,若剪掉平衡棒,它便像醉汉一样,四处乱撞。为什么呢?进一步研究发现,苍蝇飞行时,平衡棒也以极快的频率振动着,当它的身体倾斜时,平稳的振动平面就会发生改变,这种振动平面的偏离立即传给脑,调整身体迅速复位。人们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式的导航仪,装备在高速飞行的飞机和火箭上,可自动维持飞行器的平衡,并自动阻止飞行器出现的危险的翻滚动作。

  其次,科学家还发现苍蝇嗅觉异常灵敏,能闻到500米外的异味,能同时对数千种物质的气味进行快速分析。奥妙就在它那对小得可怜的具芒触角上。科学家通过研究它的这对器官,仿制一种新的仪器——气体快速分析仪,用于矿井、潜艇甚至宇宙飞船座舱中的气体分析,可迅速查出有毒气体并自动示警,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科学还深入研究了苍蝇复眼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蝇眼”照相机,分辨力大大提高了。

  蜜蜂不仅是辛勤的酿蜜者,而且还是卓越的建筑家,它那六角形的巢房充满着神奇。人们很早以前已证明正六棱柱状体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容积最大,建筑材料最少的几何结构,而巢房的形状恰恰正是这样。人们从中得到启发,把它广泛应用在宇航事业上。

  萤火虫一直被人们看作神奇的小甲虫,它尾巴上发出的点点光亮是孩子们常问的话题。科学研究发现,发光器官在萤的腹部,由数千个发光细胞组成的发光层和能反射光的反光层构成的。发光物质有两种,一种是荧光素,一种是荧光素酶,它们只存在于发光细胞中。当荧光素、荧光素酶、水,氧气在一起时,便发生生物化学反应,把化学能变成可见的光能。它发出的光称作冷光,因为热度只有四十万分之一摄氏度,说明萤火虫的发光器是效率极高的能量转换器。更神奇的是,它的发光装置体积少,发光物质能反复利用,这是人望尘莫及的。人们在研究了萤烛的发光原理和发光物质后,已可以人工合成荧光素这个冷光源,并研制出光线柔和、放热小,省电又不伤眼睛的新光源——目光灯,使人类进入崭新的冷光源时代。

  飞机高速飞行时,机翼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有害振动。以前,人们不知其中原因,许多设计速度很快的新式飞机因这种不正常的振动而损坏,甚至机翼折断,机毁人亡。经过空气动力学家的苦心钻研,终于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在每个机翼末端的前缘,焊一个重物,这样改进后,高速飞行的有害振动便圆满解决了。使这些科学家惊讶的是蜻蜓,这种三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的古老昆虫,在翅的前缘上方,也有这么一个加重物,即角质的加厚区——翅痣。科学家在赞叹之余,不得不佩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