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格林尼治天文台0°经线通过的地方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紧靠着泰晤士河,从海上经泰晤士河进入伦敦,这里是必经之地,所以号称“伦敦咽喉”。15世纪时,英国王室把这里据为己有,平时在这里养鹿,休闲时来这里放鹰、打猎。为了给王室成员提供方便,这里又建起了宫殿。考虑到这里重要的战略位置,还设置了炮台和了望塔,用以监视进入伦敦的船只。

  17世纪下半叶,西方的航海业兴旺发达起来,而英国在这方面走在了西方各国的前边。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要想确定它所在的位置,就必须测定出纬度和经度来,纬度可以借助天上的日月星辰来判断,而测量经度当时还是个难题。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颁诏,将格林尼治了望塔改建成英国皇家天文台,指定约翰·佛莱门斯蒂为首席皇家天文学家,并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研究天体的运动和行星的位置,找出确定经度的办法,以完善航海技术。”

  作为皇家天文台,它有一个金色雕花大门。在英国,凡是有皇室成员工作、居住或王室授权设立的机构,才允许有这样的标志。然而,格林尼治天文台建立之初,条件非常简陋,仪器都是自制的,但英国早期的天文学家们凭着一股献身科学的热情,在这里孜孜不倦地观察天象,到底没有辜负国王的期望,摸清了主要天体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规律,解决了测量经度的难题,格林尼治天文台从此名声大振。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成功实际上是英国天文学家的成功。他们立志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从来不计名利与享受,令后人肃然起敬,佛莱门斯蒂甚至拒绝接受牛顿为他做出的获奖提名。

  1884年,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正式确定以通过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各为180度。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一小时。从此,这里就成了全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理经度的起点。1924年,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次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太空发射了六个时间信号,使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能通过从无线电中接收到的时间信号来校正自己的钟表。这时候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真正做到了“响”誉全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林尼治地区人口剧增,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夜间灯光的干扰,对星空观测极为不利。再加上随着天文事业的发展,天文台的原有建筑已经容纳不下大量现代化的设备,于是在1948年,英国政府决定将天文台址迁到英格兰东南部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然沿用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称。赫斯特蒙苏有一座兴建于15世纪的城堡,经过改建后就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天文台。这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倍数天文望远镜,还有世界上最标准的原子天文钟和计算机。当然,最标准的原子钟计时也会有误差,所以每年的除夕这一天,天文台的工程师都要赶在午夜到来之前,在格林尼治时间上加上一秒“修正”时间。

  皇家天文台搬迁后,旧址成了国家博物馆,开门接纳游人参观。英国天文学家早期使用过的各种天文观测仪器,还有天文时钟、天象图、地理图和航海图等,都能引发游人的好奇心。不过,最能吸引游人眼球的还是那条子午线。英国人成功地把皇家天文台搬了个地方,但0°经线却搬不走,地球上的0°经线通过的仍是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在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子午馆里的地面上镶嵌着一条铜线,它就是着名的本初子午线,线的两边分别标有“东经”和“西经”字样,这里就是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凡是来格林尼治参观的游人,都喜欢双脚跨在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

  入夜时分,如果你有机会荡舟在泰晤士河上,就会看见从可以开合的天文台穹顶内射出一道笔直如剑的绿色激光束。它是先投射到地面上的0°经线,然后才刺破夜幕,给人的感觉是0°经线把混沌的地球一劈为二。

  在天文台旧址进门处,有一个时间球和精确显示格林尼治时间的钟,它是一个两米多高的柜形电子钟,时间精确到微秒。天文台旧址大门外砖墙上,还镶着一台大钟,它安装于1851年,24小时不停地走动,它所指示的时间,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通称世界标准时间。各个国家都以它来校正自己的时间,以避免世界各地因时间混乱而造成的麻烦。

  科学小常识

  经度和纬度

  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为了区分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实际上经度就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在赤道的南北两边,可以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这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纬线。人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

  科学小常识

  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每天都自西向东进行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呢?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有过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为了不发生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两种日期的现象,国际日期变更线不是一条直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是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变更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变更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天的开始和终了的界线,仅一线之隔,东西两个地方要相差一天,西边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边的楚科奇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美国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个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