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论滇西抗战的特点

  摘要:滇西抗战的特点是与云南山高谷深、山水相间的地形联系在一起的,也与滇西公路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滇西抗战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战争的突发性——缅甸战场失利的快速转移。二是给养的特殊性——滇缅公路绞杀战。三是地形的复杂性——立体作战与平面作战的较量。四是战争的全民性——多民族军民抗战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滇西抗战突发性特殊性复杂性全民性

滇西抗战的特点是与滇西特殊的地形与地理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滇缅公路担负的特殊使命联系在一起的。滇西属我国的横断山区,有大盈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国际河流,有苍山、怒山、高黎贡山等大山,山水相间,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山顶至江边深达四五千米,只要控制住几个重要渡口,就能形成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种地形不便于机械化部队的展开,战斗的方式也不同于地道战、平原作战、铁道游击战等特点,而是特殊条件的山地攻坚战、热带丛林战、犬牙交错战、立体气候战、城市焦土战等形式。这也决定了战斗的残酷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我滇西军民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英勇抗击日军侵略,以最先将日军赶出国土、收复失地而载入史册,取得了滇西抗战的伟大胜利。

对于滇西抗战的特点,目前尚未有人系统研究过。本文结合史实谈点粗浅的认识,作为引玉之砖。

一、战争的突发性——缅甸战场失利的快速转移

滇西战场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抗战之初包括滇西在内的云南是全国抗日大后方,中日双方最高统帅部都未曾想过或计划在滇西开辟战场。随着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突然侵入滇西,云南全省震动,中国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下令炸断滇缅公路咽喉——惠通桥,将日军机械化部队挡在了山高谷深、江水湍急的怒江天堑以西。十一集团军第七十一军三十六师奉命西上及时在怒江东岸增援江桥守军,激战三昼夜,将过江之敌500多人全部歼灭,奠定了敌我隔江对峙的局面。这场规模不大、意义不小的惠通桥阻击战,是滇西战局的一个转折点。

面对日军入侵,国民党重庆当局在战略上判断失误。最初认为是大批日军即将到达,遂下令破坏公路,节节抗击,沿澜沧江布防。当时惠通桥至七零七53公里路面已组织民工全部破坏,祥云至孟定公路也大部分破坏。后来又判断是小股日军入侵,遂命令七十一军渡过怒江全线反击。遭日军重创后,下令除预备第二师留在腾冲坚持游击战外,其他军队全部撤回怒江东岸。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幸有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挥师西上,坐镇保山,向军事当局联名致电坚持在怒江设防,得到批准,滇西战事趋于稳定,敌我双方沿怒江隔江对峙,滇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二、给养的特殊性——滇缅公路绞杀战

滇西战场的形成具有突发性和仓促性,但它的缘起,则始于滇缅公路的战略价值。

全国抗战之初,曾得到苏联的援助。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忙于欧战无暇东顾。随着战事吃紧,云南人民加紧抢修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从昆明,经下关、保山至畹町,进入缅甸后经腊戍连接至仰光。昆明至下关一段,1935年已通车。下关至畹町段,省政府组织滇西人民自1937年底奋力抢修,通过9个多月奋斗,至1938年9月初通车。从昆明至畹町全长959.4公里,它的通车被称之为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后,中国东南沿海已被日本海军封锁。此时,中国抗战取得盟国援助的战略物资主要依靠滇缅公路运输。滇缅公路的地位上升为连接缅甸和印度,通向印度洋的国际主干道,被称之为抗战输血管和运输生命线。“血线”、“生命线”充分体现了滇缅公路的价值。据统计,由滇缅公路输入的物资,1939年为27980吨,1940年为61394吨,1941年为132193吨,1945年则为每月5万吨以上。1942年应英国要求,中国组建远征军10万余人入缅作战,一方面是开辟中缅战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主要任务还是要保证滇缅公路的畅通。由于远征军作战失利,导致日军乘隙而入侵占滇西。为了不使滇缅公路被敌人利用,中国军队对滇缅公路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并同时破坏了保山飞机场,烧毁了保山飞机场的所有油料及军用物资。

日军非常清楚滇缅公路的价值。1940年7月,曾威逼英国在缅甸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签订《封闭滇缅路协定(克莱琪—有田协定)》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困难。为了阻挠滇缅公路的畅通,日军曾多次出动飞机,对滇缅公路沿线的重要桥梁、机场、重要城市进行轰炸。根据《保山县志稿·大事记五》记载,日军轰炸保山记录如下:(1)1939年冬,出动数架飞机轰炸古丝绸路重要桥梁霁虹桥,造成损伤。(2)1940年12月8日,出动飞机6架,轰炸惠通桥,未遂东去。(3)1940年1月3日,出动飞机9架,轰炸功果桥未遂,轰炸保山城,死伤百余人,毁草房一间。(4)1942年5月4日至5月5日,每天出动飞机54架次,对保山城进行狂轰滥炸,死伤1万多人。日机同时投放细菌弹,造成保山鼠疫、霍乱疫情流行,2个月内死亡5~6万人之多。(5)1942年5月20日,出动飞机3架,轰炸保山飞机场,炸死水牛1头。(6)1942年5月22日,敌机6架,在施甸县由旺投弹,炸死老妇数人。(7)1942年5月23日,出动飞机18架,轰炸保山城乡。因人已疏散,死2人。(8)1942年5月24日,敌机14架,轰炸保山东村一带,死伤农民6人,毁屋3间。(9)1942年6月7日,敌机27架在保山坝区上空巡回盘旋,机枪扫射,死27人。(10)1944年9月7日,日机出动8架,轰炸保山坝化眉村,挟持我方运输机,造成我方运输机稻田着陆焚毁。死团长1人,士兵20余人。后盟方美国飞机自祥云机场赶来增援,日机逃去。据统计,日军曾轰炸惠通桥6次,轰炸功果桥(包括昌淦桥)16次。由于我方及时抢修,采取了浮桥渡运法,保持了桥断路仍通的良好效果,被誉为“炸不断的滇缅公路”。

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滇缅公路已被日军切断。中国只好开辟“驼峰航线”,将在印度的援华物资通过美军运输机翻越喜马拉雅山运往中国。1944年5月至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展开滇西反攻战役,将日军赶出国土。滇西反攻战役中,16万大军驻扎保山,由于滇缅公路已遭破坏,给养就地筹集,军粮15400吨是保山老百姓拿出来的。运送粮弹的任务也落在了滇西老百姓身上,16万远征军作战,有30多万老百姓在运粮运弹。战争在怒江两岸进行,那里崇山峻岭,道路崎岖,有些小道甚至连骡马都不能通行,完全依靠人力挑运。正是由于滇西人民提供给养,及时送粮运弹,保证了滇西抗战的胜利。

三、地形的复杂性——立体作战与平面作战的较量

滇西反攻战中,由于地形的复杂性与气候的多样性,中国军队不仅要与日军较量,还要与大自然作斗争,战斗异常艰苦。

首先,怒江两岸属热带、亚热带气候,作战地点山高谷深,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同时又是瘴疠之区,极容易染上疾病。怒江低谷炎热难忍,到了山顶白雪皑皑,甚至下起大雪或冰雹,夜间与白天气温反差极大,战士因缺衣少药,冻死冻伤的不在少数。

其次,中国远征军反攻首先必须渡过怒江天险,怒江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壁立,仅有少数渡口船舟、竹筏勉强可以渡到彼岸,且原先桥梁已炸断,远征军反攻时雨季已来临,面对奔腾咆哮的怒江和以逸待劳的日军,形势十分严峻。幸好美军提供了一些橡皮舟,使渡江比较顺利。二十集团军渡江仅有一名士兵失足落水溺亡。

再次,怒江西岸为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松山,山势险峻。前进没有大道,只有骡马都很难通过的羊肠小道,且下雨后泥泞路滑,跌入山涧者有之,掉入江底者也有之,士兵体力消耗极大。

再有,日军占据怒江西岸已有两年之久,在各隘口筑有永久性、半永久工事,特别是在松山修筑了非常完善的火力交叉网以及能经受飞机大炮轰炸的防御工事。松山地势十分险要,是滇缅公路的咽喉,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日军在腾冲也修筑了牢固的工事。要收复腾冲和打通滇缅公路,必须攻高黎贡山和克松山,远征军渡江后首先面临的是艰苦的山地攻坚战,其次是腾冲的城市攻坚战。战争中,日军以逸待劳,躲在碉堡里或坚固战壕里,居高临下,配备了足够的粮食弹药,架设了水管,打的是平面阻击战。中国远征军人在明处,必须仰攻,粮弹全靠人背马驮,既消耗体力,还要靠顽强的战斗意志,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到了战斗的最危难时刻必须靠美国空军的协助,打的是立体攻坚战。如松山战役,先是由第七十一军攻打松山,由于日军工事的完备,远征军发动了多次进攻,伤亡过半。后来调第八军接替,由美国空军不断投弹轰炸日军,炮兵不断轰击,震耳欲聋的炸弹声掩护中国工兵在松山主高地下挖了两条地道,装了6吨最先进的TNT炸药爆破,将主阵地炸翻,远征军才攻克了松山。

除此外中国远征军反攻作战还面临复杂多变的阵地攻坚战和艰巨的城市攻坚战,前者以龙陵会战最具有代表性,后者以腾冲城攻坚战最具典型。参加龙陵会战的中国远征军十一集团军以及后来参战的第三十六师、第二零零师等部队,面对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二师团主力,以及第十八、第四十九、第五十三师团各一部,在龙陵县城及周围山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攻防战,包围与反包围相互交替,阵地得而复失,县城三易其手,在方圆不到10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双方投入部队达10多万人,密集度之高,战况之激烈,拉锯时间之长,牺牲之惨烈,是整个滇西抗战中罕见的。中国远征军将最后的总预备队,战斗力最强的第二零零师投入战斗,美国空军陈纳德的“飞虎队”全力支援,终于将日军击溃。而腾冲攻坚战在中国八年抗战史上也是少见的。日军在城墙、街道、房屋、树木上布置了坚固而巧妙的工事,号称“铁城”。中国远征军在空军炮兵掩护下,将城墙炸塌数处,前赴后继,艰苦作战,终于在1944年9月14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战后记者报道,整个腾冲城全是瓦片碎土,完整的树叶一片不存,这是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

滇西反攻战是典型的平面作战与立体作战的较量。日军虽工事完备,武士道精神顽强,但由于到处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注定其必将遭受可耻的下场。

四、战争的全民性——多民族军民抗战的壮丽篇章

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一文,根据中日双方的四个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预见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阶段。精辟地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滇西抗战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谱写了一曲中国八年抗战史上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多见的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军队作战的壮丽篇章。

滇西抗战自1942年5月龙陵、腾冲等怒江以西国土沦陷后,呈现出多民族抗战的特殊战争形态,出现了三支抗日基本力量。第一支力量是怒江以东以保山为大本营的中国远征军正面战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第二支力量是深入腾冲等地的敌后抗日游击部队,以预备第二师为代表,得到了敌后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三支力量是以24家土司为代表的多民族抗战力量。三支力量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对敌,迎来了滇西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滇西抗战中,人民群众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远征军的给养由滇西民众就地筹集,反攻战中有30多万民众为中国远征军送粮送弹。滇缅公路的修筑、保山飞机场的建设、输油管道的架设、史迪威公路的修筑等等,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贡献。所以滇西抗战的见证人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曾把滇西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三点:滇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中国远征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同盟国的大力援助。这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在腾冲等地的敌后抗战中,涌现出了洪行、孙孝成、杨绍贵、张问德、梁正中、寸仲猷等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他们的贡献也不会被遗忘。

值得一提的是怒江以西的8.3万平方公里的沦陷区人民,他们英勇抗敌的事迹鲜为人知。有30多个民族同遭惨劫,24家土司共赴国难,几十支民间抗日队伍和勇士奋力杀敌。他们以最原始的武器与日军战斗,以不同方式组建了蓑衣兵、长刀队、弩箭队、水鬼队等队伍,他们战斗在高山、峡谷、密林、江河之中,采取了竹签战、陷阱战、“蜂蛹战”等作战方式,以“零敲牛皮糖”的战术,不断打击日军,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为滇西抗战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谱写了全民皆兵、全民抗战的胜利之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