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游戏的价值

  游戏是童年生活中的快乐,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不仅对幼儿有娱乐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身体、智力、情绪和社会性等方面有重要发展的价值。有人说,游戏的重要性仅次于母乳喂养和母爱。

一、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身体运动,能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以跑、跳、钻、爬、攀登等为主要动作的体育游戏,能锻炼幼儿大肌肉活动能力;插塑、穿珠、搭积木等游戏,能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和手眼并用、协调的能力。

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游戏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而愉悦的心情是幼儿身体健康所必需的。情绪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长期处于紧张或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会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跳加速、血压和呼吸不正常等病态。游戏最适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游戏时总是快乐的,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游戏能唤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发展。

(一)游戏扩展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游戏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途径。游戏使幼儿接触到各种游戏材料,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用途,获得有关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例如,玩水的游戏,幼儿不仅认识了水的流动、溶解等特性,还能获得水的浮力的科学经验,同时,也认识了喷壶、水桶等盛水工具。角色游戏、建筑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表现出来,从而对生活的认识得以加深和巩固。多种多样的游戏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总之,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

(二)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游戏是具有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幼儿常说:“你假装是医生。”“我把它当床。”幼儿还把自己想象成火车司机,把小椅子或积木想象成一节节的火车车厢,把其他小朋友想象成乘客;幼儿会把自己想象成医生,像医生一样给小朋友看病。在游戏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象征性游戏的“假装”和“好像”的性质,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三)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强调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游戏中,幼儿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例如,做角色游戏“公共汽车”,幼儿要分配角色,谁当售票员,谁当司机,谁当乘客。当司机的幼儿要决定用什么当方向盘,用什么当刹车;当售票员的小朋友要有票本,并要报站名;当乘客的幼儿把自己当成老爷爷或老奶奶,要假装去某个地方做一件事情。总之,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游戏的内容和情节逐渐丰富。在需要开动脑筋的智力游戏中,幼儿思考的积极性更是突出,计算游戏、语言游戏、猜谜语等游戏都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游戏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瓦、布鲁纳和吉诺瓦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以3~5岁幼儿为实验对象,要求幼儿坐在椅子上,从放在远处的一只透明塑料做成的盒子里取出一支彩色粉笔。盒子的开口对着幼儿,但它的“门”是用一个“丁”字形钩子钩住的,幼儿要利用工具——三根长短不一的棍子和两个“C”形夹钳打开门闩,把粉笔拨到自己跟前来,幼儿拿到粉笔,粉笔就归幼儿所有。实验者把幼儿分成三组:

A游戏组:成人先说明一只夹钳可以夹在一根棍子上,然后让幼儿用10根棍子和7只夹钳自由操作、游戏。

B观察原理组:成人先说明一只夹钳可以夹在一根棍子上,然后让孩子看成人如何用一只夹钳把两根棍子联结起来。

C控制组:成人说明一只夹钳可以夹在一根棍子上。

每组都有36名幼儿,男女各半,幼儿解决问题的结果表明:游戏组和观察原理组能解决问题的人数非常相近。

此实验揭示了游戏对3至5岁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三、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孩子出生以后,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他们的社会性逐步发展,学习与他人进行交往,学习建立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按社会行为规范去行动。总之,学前期,幼儿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游戏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使幼儿获得了更多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一)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往中,幼儿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与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学习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幼儿商量分配角色,有当妈妈的,有当爸爸的,有当奶奶的,每个角色各尽其责,像一个家庭一样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互相谦让,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

婴儿出生后,就不可避免地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某种角色。有些角色是一出生就决定的,如男人或女人;有些角色是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如在家里是儿子,在幼儿园是小朋友,进入学校后是学生,长大后会成为丈夫、爸爸、教师。每种角色都有社会规定认可的角色行为,幼儿需要不断学习社会角色行为。如果非角色行为成为幼儿的习惯行为,那么,幼儿将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在学校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是学生的非角色行为,男过于娇柔纤弱也是社会不接受的非性别角色行为。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角色的一条途径。在幼儿游戏中,常常是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很少有男孩子当“妈妈”的。在扮演“妈妈”和“爸爸”的过程中,幼儿在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在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例如,在“公共汽车”游戏中,“售票员”主动到“乘客”中去卖票,并提醒“谁给老人、抱小孩的让个座”。在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中,幼儿学习给请客的小熊带礼物,感谢小熊的邀请。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学习的社会行为规范,会迁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意志是个性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行动的果断性、对无意义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规则、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构成的重要方面。幼儿自制力差,意志行为尚未充分发展,但在游戏中,幼儿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可见,游戏能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意志。

游戏对幼儿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戏中,幼儿乐于抑制自己其他的愿望,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遵守规则。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本身包含着行为准则和榜样,幼儿扮演角色的过程就是锻炼意志的过程。原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曾做过“哨兵”站岗的实验,要求幼儿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有两种情境:一种是非游戏情境——其他幼儿在一边玩,让他在一边以哨兵持枪的姿势站着;另一种是游戏情境——实验者以游戏方式向他提出要求,告诉他其他幼儿是“工人”,他们正在包装糖果,你来当哨兵,为保护工厂而站岗。结果表明,在第二种游戏情境下,幼儿当“哨兵”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非游戏情境下站立不动的时间。

游戏使幼儿发展控制自己冲动的能力,在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规则游戏中,幼儿为使游戏得以进行,必须学习控制自己。例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中,当“老狼”的幼儿在回答几点钟时不能回头看,其他幼儿只有听到“老狼”说“天黑了”或“十二点”时,才能转身往回跑。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的机会。

四、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

(一)游戏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父母的幼儿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给孩子做饭、喂饭,为娃娃穿衣服,盖被子,给孩子洗澡,送孩子上学。原苏联幼儿教育学者门捷利茨卡娅指出,尽管游戏辞典里有“好像”、“假装”等词,但幼儿在游戏时产生的情感永远是真诚的,幼儿不会作假,也不会装样子,“妈妈”真心爱着自己的“孩子”,“飞行员”由衷地关心怎样更好地使“飞机”降落。

随着游戏主题的发展和构思的复杂化,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在“医院”游戏中,幼儿会像医生一样给“病人”听诊、开药,嘱咐“病人”按时吃药。当“护士”的幼儿不仅给“病人”测体温、打针,还主动搀扶“病人”,让“病人”好好休息。游戏中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同情心。在“理发店”、“商店”中当“服务员”的幼儿,尽职尽责地为“顾客”服务,“顾客”的感谢使他们的满足感溢于言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竞赛性游戏中,幼儿经历着紧张,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总之,游戏使幼儿体验各种情绪情感,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不同方式。

(二)游戏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游戏中,幼儿没有对成功或失败的担忧,情绪是放松的,他们任意摆弄玩具、材料,按自己的想象扮演角色,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地获得成功,发展成就感。

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美感是由审美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幼儿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幼儿从小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幼儿初期主要对颜色鲜明的东西如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活动形式中体验到美,不仅能感受美,而且能够创造美。游戏就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着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进行着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装饰和美化自己的游戏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美感。

(三)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机会。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得以发泄、缓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发泄,游戏可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游戏是儿童消除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感过渡的方法。心理学家辛格夫妇认为,想象游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提供一个新的刺激场,这种刺激场不是物理环境,而是由儿童凭想象和回忆创造出来的心理场,它能够使儿童逃避不愉快的现实环境和气氛,使他们产生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改变受挫的情绪状态,从而间接实现对行为的控制。

总之,游戏是一种有趣的、自由自愿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和外在压力。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并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方式;游戏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游戏是幼儿表露和发泄情感的渠道,是幼儿调整自己情绪的途径;游戏保护和增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游戏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要使游戏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需要教师对游戏进行科学的指导。

“思考题”

1.游戏有哪些特征?

2.怎样理解游戏的本质?

3.国外有哪些游戏分类流派?

4.我国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5.试述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现代儿童游戏理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儿子
9教子从此不累
10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

  • 家教:与孩子同行

    作者:章创生主编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向家长和我们的孩子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给我们小孩以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