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明清的城市与宫殿建筑

  明代的南京及其宫殿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南唐告亡,金陵(今南京)败落,宫城一片荒芜。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移到了黄河地区。南宋时江南有所繁荣,后被元兵所破,趋于式微。当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押送去北方途中在金陵南京驿留,写下了名篇《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合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元代九十余年,金陵仍衰落破败,一直要到明太祖朱元璋坐江山,建立大明、定都南京(金陵),才使得这座虎踞龙盘的石头城重新兴旺起来。

  历朝历代,凡建都南京者,无论建业(东吴)、建康(南朝)还是金陵(南唐),都只是割据中的都城;一直到明朝,才是一统天下的大国国都。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渡江打败元兵,攻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即南京),自称吴国公。第二年,当他攻下徽州时,有一位叫朱升的儒生向朱元璋献策:定都金陵,改为南京;都城建设概括为“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策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作为建都立国的指导方针。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初,上召诸老臣问以建都之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理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五更作,亦未易化。今建业长江天堑,龙盘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于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

  南京城有山有水,本为好地方,但也给建设带来麻烦。建造都城,从1366年开工至1386年完成,足足用了二十年时间。城周长37140米,平均高度1421米,用花岗石作城基,上砌巨砖。这些砖由“二十八府”、“一百十八县”分工负责制成,每块砖上刻有所作府县及监造人的名字。砖的规格统一,质量保证。城门共有十三座,分别为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全川门、钟阜门(今新民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凉门、定淮门、仪风门(今兴中门)。有的城门建有瓮城,为军事所需。聚宝门前临长干桥,后倚镇淮桥,三道瓮城有四道拱门贯通,各门均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肩木门。第一道城门设有旗杆,上有敌楼。城墙外设置砖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墙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为“镇城”之用,同时也有标方位的功能。

  明代的南京城既为大国之都城,因此城市规划和建设也甚讲究。南京城是一座很不规则的城市,西北有长江,东北有钟山,南环秦淮河,北倚玄武湖,所以它的城市形象完全依从自然地形而成。城有三套,即外城、应天府、皇城。

  明南京的皇城偏向应天府城的东南。皇城里面还有宫城,这个做法是继承我国历史上的都城形制,但略有改变。宫城又叫紫禁城,在皇城的中央之南正门为午门,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宫城两侧有东安门及西安门,皇城两侧有东华门及西华门。午门南北均有御河,上均设五龙桥。在外五龙桥东西两侧,还有青龙桥(东)和白虎桥(西)。从图中可以看出,紫禁城从最南的正阳门向北,是一城套一城的坚固结构,里面的门自南至北有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经内五龙桥,才到皇宫正殿奉天殿。中间是南北向的御道。御道东侧为文职各部,如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翰林院、太医院等,西为中左右前后军部都督府、太常寺、仪礼司、锦衣司、旗手卫等。承天门内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台。这种型制后来到了明代北京建都时也照搬而用。

  关于明南京都城,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起先,由于此城之自然条件,建城时填湖造宫,不久房屋发生倾斜,传有“江山不稳”之嫌。朱元璋本来就有迁都长安或洛阳的设想,因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派太子朱标去西北巡视,比较两地的利弊得失。不料第二年太子病死,朱元璋伤心不已,更因年迈,无力兴师动众,作迁都之举。后来朱元璋病逝,葬于明孝陵,迁都之事便搁置了。第二件事是不久便演出了一场叔侄争王位的政变。燕王朱棣本镇守北平,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建文帝),年号建文。但不久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以除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引据明太祖制定的《皇朝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遂挥师南下。建文四年(1402)六月,大军直逼南京,惠帝与诸妃在宫中纵火自焚而亡。从此,大明天下为朱棣所得,棣于同年七月登基炆,次年改年号为永乐,并决定迁都北京。但又一说:朱允炆没有自焚,而是暗中西逃,一直逃到贵州长顺县的白云山。那里有个庵,叫罗永庵,相传朱允炆就在庵中削发为僧。据说这里原无水,自建文帝至,溪龙涌波,泉水清澈,后来竟终年不涸,而取水时“必跪而勺”,因称“跪勺泉”。庵内有流米洞,米自洞中流出,供建文帝食之。洞左有潜龙阁,供有建文帝像。又说庵右之古松为建文帝手植。《明史记事本末》载有建文帝在庵中题壁诗两首,在此录其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南京的城市街衢很有特色,也注重历史积淀。早在东晋建康之时,这里住着两大家显族。一家姓王即东晋著名宰相王导的宅邸;另一家姓谢,即东晋名将谢安的宅邸。他们的宅舍建筑占了一整条街,即乌衣巷,位于秦淮河边。秦淮河上有桥,名朱雀桥。这里驻都城卫戍部队,军人都穿黑衣。后来东晋覆亡,家族败落。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作了一首吊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到南洋群岛去过冬,次年春分(3月20日)前后飞回长江流域,哪家燕子仍回哪家筑巢消夏。但王谢两家到了唐代已不见踪影,所以燕子只好就地择百姓家居住。如今乌衣巷尚能依稀找到旧迹,就是在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夫子庙文德桥南一处。

  明代的南京注重风水,这里有个街坊,叫石猫坊,又叫百猫坊,位于今升州路南彩霞街菜场。这里有座牌坊,为明代虢国公俞通海所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兄弟因战绩赫赫而均封侯、公。俞通海死后,被追封为虢国公,谥忠烈,并为他的后代造了一座国公府。但俞氏生前有结怨者,他们在明太祖面前告俞宅有“王气”,朱元璋本人也信风水,于是就叫刘伯温去破“王气”。刘在俞家门前立一座牌坊,牌坊上刻一百只猫,所以叫“百猫坊”;又因为用白石所刻,因此又叫白猫坊或石猫坊。坊前还要挖一口井,在宅后又设堵门桩。宅东设钓鱼台,宅西设赶鱼巷,据说这就是破“王气”的“八卦阵”。如今这里的小路尚有某些遗迹。那座石猫坊现存四柱及横额,雕刻的石猫尚在。

  明清北京及其宫殿

  北京,元代称大都;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原称应天府),则称此地为北平。后来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废除建文帝,夺得帝位,于永乐元年(1403)正月,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建设都城,城成迁都。永乐四年(1406)正式下诏,宣布次年开始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都城建设基本完成。翌年,明成祖在北京称帝。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入主中原,是为清朝,也建都北京,而且把明代北京城及宫廷殿宇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仅改建筑的名字及一些细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皇朝,建立中华民国,也未有多大破坏。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又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是值得欣幸的。今天,北京故宫仍如故,可以说已有580年的历史了。如此长久、如此完好地保留如此大规模的古建筑,为世界历史所罕见。

  如今的北海公园,还是金中都时的皇家园林呢!而元大都时城北的大片土地,在明代建都时划出城外,一片荒芜。如今北京城墙虽已拆除了许多(城市建设的需要),但有的仍留有城门、城楼,有的尚保留古地名。

  北京这座城市,明清时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而皇城之中还有紫禁城(宫城)。让我们先从外城说起。

  北京的外城建在城之南,但此城是后来加建的。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骑兵攻到北京城下,十分危险。故决定加强城防,提出“城必有郭,城以卫民”,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建外城。本想把内城四面围起来,但因财力不足,只修了内城以南的一部分。外城共七个城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改为广安门)、西便门。外城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竣工。由此,北京便成了一个“凸”字形。

  内城是元大都城改建的。明军攻克大都,变为一座府城,即北平,后来渐渐衰微,特别是城北更是荒凉,城市重心南移。因此当时徐达命拆除北城,南移五里另筑新城墙。后来又将城墙南移二里,东西两边仍为元代的城墙。当时城周长四十六里,城墙高12米,共设九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皇城在内城的中间南侧,周长十八里,南为大明门,其两角门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东为“T”字形广场,其中设中央机关,如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等,西为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和锦衣司等,其北为皇城正门承天门(清时改名天安门)。前设金水桥、华表石狮等。关于华表,须说一说它的历史:华表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是在尧舜时代,但那时的华表是“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形似桔槔”(《古今注·问答释义》),叫“诽谤木”。据《淮南子·主术训》上说舜在各交通要道设立诽谤木,让人民书其善否于木上,以表王者“纳谏”。由于此木立于街道口,因此也成了一个标志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路标作用也就更大。秦始皇废除诽谤木,统治者变得独裁专制起来。汉代恢复,但已不是用来纳谏,而是叫“桓表”,“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柱出,高丈余,贯柱四出”。后来“桓表”改名“华表”,则纯属标志性了。汉以后,作为宫殿、桥梁、陵墓等的饰物,当然也是一种等级的表示。天安门(当时叫承天门)前后两面的两对华表是明永乐年间所立的。柱身有云龙图案浮雕,柱上横置云板,再上为圆形的承露盘,盘上有一石兽。华表下设方形围栏,均用汉白玉制成。承天门东为太庙,右为社稷坛,所谓“左祖右社”之制。现在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改为中山公园。

  北京城内街衢,几乎都是正南北、正东西向的,小的叫胡同,据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中说,“胡同”就是街道小巷之意。

  明代北京皇宫,建筑严整雄伟,金碧辉煌,举世无双。皇城里面是紫禁城,此城周长六里,城高10米,里外砌砖,碧水环城,波光倒影,四隅建有高耸的角楼,宫城四面开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代改为神武门),两侧则为东华门和西华门。

  关于紫禁城上的角楼,还有一段趣事。相传明成祖朱棣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动人的建筑,美妙无比,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所组成。第二天,他就命匠人要照此样建造,而且须在九天内完工,做不出来就杀头。匠人心急如焚,正值一筹莫展,急得想寻短见之时,忽然遇见一位卖蝈蝈之笼的老人到匠人面前说:“要不要买这个笼子?”匠人叹了一口气说:“脑袋也快没有了,还有心玩这个?”老人却说,“这个笼子与众不同,包你喜欢。”说着,将笼子往匠人眼前一举,那匠人毕竟有经验,此时已看出几分名堂,于是就买下来。回家仔细一看,数了数,呀!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而且是个美丽的建筑样式!他猛一想:“这兴许是鲁班显灵,来救我了。”于是召集匠人,终于造就这美妙的角楼。

  午门下城上楼,平面呈“凹”字形,有汉宫双阙的意象,中间三开门,旁边各开一门,故又叫“五门”。城楼正中九间大厦,两边有廊庑、角亭,连同中间的庑殿重檐顶,五个屋顶,如五只朱凤齐飞,故曰“五凤楼”。午门是皇帝颁诏宣旨及百官常朝之地。这里也是处罚之地,所谓“廷杖”,元代就有,明代承之。廷杖是犯罪人缚两腕,囚服逮至午门外杖所,列校百人,手执木棍,司礼监坐午门外西墀下左边,锦衣卫使坐右边,每五杖换一人。每喝一声环列者大喊响应,声震甸服。杖毕,受杖者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例如嘉靖三年(1524),群臣争大礼仪,聚哭于左顺门,朱厚熄大怒,命廷杖丰熙等一百三十四人,打死十七人。

  这里还要说说金水桥。北京故宫金水桥很多,但可以分为两类:天安门、太庙、社稷坛前的,叫外金水桥,三孔拱券式,共七座;午门内太和门前的叫内金水桥,单孔拱券式,共五座。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皇宫,紫禁城、皇城的南墙较元代时都要南移,使相互间距增加。设计师为了使拓展了的空间不显得空旷单调,便精心设置了太庙、社稷坛、宫廷广场及大朝门(太和门)前的建筑设施,设御河金水桥即属此意。我们知道,明清时金水桥是宫禁“关隘”的标志,不仅绝对不许百姓行走,就连官僚也不能随便乱走,外金水桥正中那座叫“御路桥”,最宽大,是专供皇帝用的;其两旁的叫“王公桥”,是宗室亲王通行的;再两边的叫“品级桥”,是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的;太庙和社稷坛处的叫“公生桥”,是四品以下的官僚走的。

  内金水桥另外还有讲究:从望柱上的饰物就可知其等级。中间主桥位于中轴线上,共有二十八根刻有云龙的望柱。左右的四座,则用火焰纹,并刻有二十四道弯线,表示“二十四气”之意。

  午门内是“外朝”,有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谓之三大殿,两边又有文华、武英二殿列于东西两侧。三大殿有三次遭火灾,三次重建。初建时三殿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殿时改名。到了清代,又将此前三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明代时,皇帝在皇极门(太和门)听政,御座叫金台。皇帝升座后内使捧香炉于御榻前,奏曰:“安定了!”然后奏政事。皇极门内居中正殿即皇极殿,殿内设御座,殿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杆。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三大节及国家重大庆典,皇帝御殿受百官朝贺。凡重大朝会、宴享、命将出师、临轩策士等,多在皇极殿举行礼仪。皇极殿后为中极殿,凡遇三大节等礼仪,皇帝先在中极殿册封群臣礼毕,再出御皇极殿。中极殿后为建极殿,册封皇后、册封太子颁诏时,皇帝先至建极殿衮冕,再到皇极殿升座。殿后有巨大的整块云龙陛石,重达二百多吨。这块云龙陛石是从北京故宫百里外的房山运来的。如此重的石头,在当时没有机械运输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搬到此地呢?当时人们称运此石非万人不可。相传有人想出个办法:民夫们在严冬季节,沿途挖井汲井水泼于道路当中,结冰后用旱船拉运。拉旱船用骡马千余头,分组排起来,敲锣惊骡马,一起使劲,终于运到了故宫。据明代的《两宫鼎建记》中记载:“三殿中道阶级大石……派顺天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派同知通判县佐贰督率之。每路掘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十一万两有余。”

  建极殿后为乾清门,里面即为“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寝宫,是皇帝皇后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在明代曾发生过重大事件:嘉靖二十一年(1542),一天夜里,宫女杨金英等用黄绒绳勒嘉靖皇帝的脖子,气息将绝,被皇后等赶来得救,吐血数升才醒。杨金英等被杀害。定制,乾清宫暖阁九间,每间上下两层,设三床,共二十七床,皇帝随意居寝,以防不测。但宫中事情又发生,万历皇帝驾崩,其子朱常洛继位,他吃了李可灼所进的“红丸”后,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在乾清宫,这就是所谓“红丸案”。朱常洛死后,朱由校登极,即天启皇帝,此人好玩,常在月夜与太监一起到乾清宫基下的一个洞(即老虎洞)里去玩。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它与乾清宫之间有一正方形的建筑,即交泰殿。这三座建筑都是应《周易》中的说法,乾坤即天地、阴阳,交泰即“天地交泰”,阴阳和谐之意。

  后三殿东西两边即为后宫,所谓东六宫、西六宫,里面养着宫女、太监成千上万。

  1644年清兵入关,灭明改清,都城及皇宫仍在此,仅改建、重建一些建筑,并改掉了许多名字。

  清朝统治者自知靠一时的军事实力,要统治全国,毕竟势单力薄,所以它要联合汉、蒙诸族,才能保安。因此,皇宫中的建筑取名多有“和”字,求“和”,方能长治久安,永保江山。

  顺治二年(1645)五月,重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另外,皇宫中各殿宇和门匾额,都用满汉两种文字。

  前三殿的主殿太和殿,于康熙年间两次重建。建筑形制为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上设黄色琉璃瓦,屋角走兽数十个。建筑用十一开间,也是最多的。清代时,这里是大朝之所,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庆典、朝会、宴飨、命将、颁朔之礼等,都在太和殿举行。中和殿是纂修《玉牒》(皇室谱系)举行告成仪式之处(每十年一次)。保和殿,清代时每年新春在此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等盛宴。

  前三殿之东为文华殿,此殿为经筵之所。文华殿后,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文渊阁,藏《四库全书》。兰大殿右为武英殿,为皇帝斋戒和召见大臣之地。清代武英殿又为修书处,康熙年间在此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殿后的“虎殿”是皇帝去世后停放棺椁的地方。

  “后三殿”在清代有较大的变动,顺治十三年(1656)按满族的习俗,仿盛京(今沈阳)清宁宫,对坤宁宫进行改造。将菱花窗改为窗纸糊在窗棂外的吊搭窗。宫内西部沿着南、西、北三面墙设连通大炕,在这里祭祀释迦牟尼、关云长和蒙古神等。大祭之日,皇帝和皇后亲自参加。宫内中部是祭神吃肉之处,北边有灶,在此设大锅煮肉蒸糕。每次大祭毕,皇帝与参加祭祀的诸王、贝勒、尚书等在此食肉和糕。宫的东部为东暖阁,是皇帝与皇后结婚的洞房。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帝就在这里婚合。

  养心殿在宫中是一座最特殊的建筑,它位于乾清门的西侧,是连接前三殿和后三殿的重要枢纽。这一组建筑本来是皇帝修身养性之所,但到了清代雍正时,则作用就大不相同了。本来皇帝起居内务都在“后三殿”,但自雍正开始,用兵西北,战事频繁,故增设军机处,设在紧靠内廷的乾清门广场,便于随时召见军机大臣,所以雍正皇帝就由后三殿改到养心殿来居住,起居政务都在此处。

  养心殿是一组建筑群落,正门叫遵义门。养心殿东面隔一条长街就与乾清宫相接,北则为西六宫,南东则是紧接乾清门广场的军机处。这一组建筑由两个院落组成。遵义门内有琉璃影壁,后面就是外院,四周建值房,院北过养心门,里面是内院。院子的当中是一座壮观的大殿,金色琉璃瓦,高高的台基,殿前耸立六间抱厦,这就是养心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它们屋宇相连,组成一个三合院。养心殿后是寝宫,左右是体顺堂和燕禧堂两朵殿,朵殿两侧是庑房,一直向南部延伸。后寝宫及朵殿、庑房也形成一个三合院,并把养心殿及其东西配房紧紧地包围在中间,好似两个三合院套在一起。养心殿前部三合院为皇帝政务用房。院内有陈设,如日晷、铜炉、三头鹤香炉、铜缸等。后寝宫和朵殿等为皇帝后妃生活起居用房,空间不大,很有生活情趣。

  养心殿东暖阁内,面西处设两个宝座,中间有一道黄纱帘,慈禧太后就在此垂帘听政。养心殿西暖阁分隔成几个小屋,其中较大的一间悬挂着雍正所写“勤政亲贤”匾,这是养心殿中最小的办公场所。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等重要官员商议绝密大事就在这里,为了遮挡视线,还在窗外的抱厦中置木制屏壁,可谓“密室”。

  养心殿具有这许多特点,所以雍正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帝,直到年幼的宣统帝,都在此生活,处理政务。

  在故宫的东北,有一处宫殿叫宁寿宫,在此建筑前的西面,乾隆时建造了一个小花园,叫宁寿宫西路花园,又叫乾隆花园,小巧精致。这座园林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92),四年后建成,是为乾隆做满六十年皇帝而建,后来他就在这里归政养尊,做“太上皇”了。园的正门叫衍祺门,是用湖石堆出的山屏。殿后即是一座古雅的建筑——古华轩。轩西有亭名曰楔赏亭。这是仿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修禊赏乐”而建的流杯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亭对面有假山,山顶建承露台,山下有洞,过山洞是一小斋,曰抑斋,是乾隆晚年静坐养性之处。古华轩北有垂花门,里面是个三合院式的空间,正房叫遂初堂,堂之后又是假山,山顶有亭,挺拔秀丽,即耸秀亭。这里地势较高,可以望见林木葱郁,远处隐约可见金碧辉煌的殿宇,故有飘飘然如临仙境之感。假山之北有萃赏楼。楼北又是假山,山正中一梅花亭,亭形五柱五脊,形似梅花,十分别致。山北有园中最大的建筑——符望阁,雕梁画栋,端庄华丽。由于建筑内有隔挡,人行其间,转弯抹角,不知方向,故有“迷楼”之称。这是一个南北向十分狭长的花园,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不足40米。最北即最后,乃是倦勤斋,这里有一个小院,弧形墙面,上有琉璃砖漏窗。中有一门,八角形,入门有一玲珑精致的建筑:竹香馆。空间虽小但布置得秀巧和谐,十分注重园林空间手法,多是从江南园林手法中学来的。

  相传北京故宫里有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为什么造这个数?据说天上宫殿有一万间,世间皇帝须比天上的少一些。而这“半间”在何处呢?那就是文渊阁下西头的一小间。但北京故宫数百年来屡有圮建,所以据1955年统计,如今有房八千六百六十二间(那小小的半间也算做一间)。

  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北门是神武门(明代叫玄武门,清代因避讳“玄”字而改),出门向北,过御河,对面为北上门,可上景山。这里本是元代的“精苑”。景山早在元代建大都时由人工堆出来,原名“青山”。明代加以扩建而成今貌。据说这里堆有许多煤以备用,故亦称“煤山”。清代在后山增建了宫殿,在山上建亭,并改名万寿山。后来因这里种林植树,秀色满目,风景如画,所以又叫景山。山上有五峰,每峰有亭,中峰最高,叫万春亭,东二亭名曰“周赏”、“观妙”,西二亭名曰“富览”、“辑芳”。中峰高近46米,站在高处,俯视故宫,轴线明确,屋顶琉璃,金碧辉煌,东方泱泱大国宫殿造型,历历在目。

  景山东麓,原有一棵不太高的树,树周有一道红墙围绕着,据说这就是当年崇祯皇帝自缢之处。明崇祯十七年(1644)3月19日清晨,崇祯帝朱由检慌慌张张逃出皇宫(李白成起义军攻入皇城),未戴皇冠,披头散发,一只脚穿鞋,另一只鞋子在路上掉了,来到景山自语道:“我待臣下也不薄,今日到这步田地,群臣为什么没有一个跟我一起尽节!”然后解下腰带,吊死在老槐树下。后来在此为他树一碑“明毅宗殉国处”。建国后改换木牌,上写“明崇祯帝自缢处”。古槐树在“文革”期间被搞死,进补植新槐,十余年后已亭亭如盖。

  沈阳故宫

  满族是金的后裔,在未入关之前存在于东北一带。大约在公元17世纪初,满人势力渐强。女真族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至1636年改国号为清。后金天命十年(1625),定都城为盛京,即今之沈阳。盛京满语之意为“兴盛的城市”。满清入关前,在此建都达十九年余,直到1644年入关,迁都为北京。盛京(沈阳)时代的清王朝已十分强大,故城中建筑相当讲究。城内建有举世闻名而又具有满族建筑特征的宫殿:沈阳清故宫,还有“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有佛教喇嘛庙实胜寺,以及诸政府机构,如内三院后(改为“六部”)和皇家园林等。

  沈阳故宫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东路、中路、西路,分别用三条纵轴线布局。

  东路部分以大政殿为主,两边分立十王亭,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大政殿建于1625年左右,初时名为“笃恭殿”,康熙时改为大政殿。平面拔脚重檐攒尖顶,须弥座台基,每边长9米,高15米,正南有御路。建筑周边有廊,殿内有精巧的斗拱和天花藻井。外环井口的方光内有绘作梵文字样;内环井口的圆光内绘作福、禄、寿、喜等字样。外檐五铺作斗棋,梁架作“和玺”彩画,屋顶为黄琉璃瓦,南面中间二柱为盘龙柱。大政殿是努尔哈赤王朝举行大典的地方。十王亭除北端的两翼王亭外,其余八亭依八旗序列设置,这是努尔哈赤召集八旗王商议国事、供八旗王办公的地方。这些建筑的形式布局,尚留有古游牧民族毡包形式特征。每个建筑平面均为正方形,三面是墙,正面辟隔门,周围出廊。角柱为圆,中柱为方,内部梁架为月梁卷棚式,外观则为起脊歇山顶。

  沈阳故宫中路是主要建筑群。南面大清门为故宫正门,入大清门经御道直达崇政殿,这是宫的正殿。1636年,皇太极在此即位,将后金改为大清。崇政殿为五间九檩,前后有廊,硬山式屋顶,上设黄色琉璃瓦。殿前设大月台。殿内“彻上明造”(无藻井),以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殿两侧有左右翊门,各三间,也用硬山顶,上设黄色琉璃瓦。崇政殿及右翊门,其建筑装饰是十分考究的。山墙搏风及垂脊设有许多琉璃雕刻,与山墙基座的简洁形式形成对比,可谓繁简得体,比例也十分协调,可见满清后金与汉地建筑文化已十分相近。从宫廷建筑来说,做得华丽多彩,如崇政殿正面廊檐上的装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崇政殿前左右各有阁,与大清门一起组成四合院。北面有凤凰楼,此楼建于天聪年间,康熙二十一年(1680)重修。这里是举行宴会的地方。后来迁都北京,这里改为置放玉玺和帝王像的地方。

  西路建筑也是中轴线布局,自南向北为嘉荫堂、文溯阁及仰熙斋等建筑。这一组建筑造得很晚,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建的。嘉荫堂是帝王们看戏的地方,四合院形式,南侧有戏台。文溯阁是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这是一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丛书,须七个书楼来存放,除了这个文溯阁外,还有文渊阁、文渊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及文澜阁)。

  §§第三章 舞蹈历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