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萧何月夜追韩信

  林冠旭

  萧何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原在沛县县令手下当功曹。刘邦起义后,萧何投靠了刘邦,由于他和刘邦同是沛县人,刘邦非常看重他,他很快就成为刘邦最为倚重和信任的人,萧何除了屡屡为刘邦献计献策外,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追韩信”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名的例子。

  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后来因为不被项羽重用,又转投到刘邦的麾下,但是在刘邦的队伍里他仍然不受重用,有一次甚至因为过失而差点掉了脑袋。韩信知道萧何求才若渴,有几次主动去找萧何闲谈,在萧何面前显示了自己的才能。萧何也当着韩信之面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赏识。但是因为戎马倥偬,战事频繁,萧何没有找到机会向刘邦推荐韩信。

  后来,刘邦的军队打到了南郑(今陕西汉中),因为军中的将士很多都是刘邦的乡亲,来到远离家乡、水土不服的南郑,他们都产生了很浓重的思乡之情,其中不少人在路上开了小差。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南)人,与刘邦也算得上是半个老乡,随着离家乡越来越远,他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加上他猜想萧何早就将自己举荐给了刘邦,而刘邦至今没有重用和提拔自己的迹象,被乡情和不被重用的失望折磨着,他思前想后,终于狠下心来,在一个月夜悄然离开了刘军。

  韩信出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萧何耳里。因为事出突然,不能耽搁,他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便连夜策马前去追赶韩信。

  萧何走得仓促,好多人不明真相,以为他也逃走了,便去向刘邦汇报,刘邦听后大怒,狠狠发了一通脾气。失去萧何使他感到犹如失去了左右手,干什么事都不像以前那么称心和方便了。

  所以,当两天后萧何突然重新出现在刘邦面前时,他又惊又喜,禁不住嗔怪萧何说:“你不告而别,究竟是为了什么?”

  经过了两天的奔波,萧何看上去气色仍然不错,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刘邦说:“我怎么会不告而别呢?我是去追不告而别的人。”

  “此人是谁?”

  “不是别人,乃是韩信。”

  本来听萧何一番解释,刘邦已经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萧何。可是现在听到韩信的名字,他忍不住又跳了起来:“好啊,我手下大将逃走了十多个,你不去追。韩信区区一个无名小卒,你倒心急火燎地去追他。这话骗得了谁?”

  萧何早就料到刘邦会有这一番疑问,觉得要说服刘邦重用韩信,正好可以从回答刘邦的这个问题挑开话头,便用很严肃的神态回答道:“那些逃走的大将,并不难得,他们走了自然还会有人再来,而像韩信这样大智大勇的人才,世上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大王您如果不过是想在汉中这块小小的土地上称王,那确实用不着韩信。如果大王意欲称雄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用不用韩信,就看您的志向如何了。”

  萧何的一席话,说到了刘邦的心事,他避开用不用韩信的话题,喃喃地说道:“在这样的小地方做安乐王怎么可能是我的志向呢,我当然想打回老家并且称雄天下啦!”

  萧何见谈话不知不觉进入了自己想要进入的轨道,便接着刘邦的话头说道:“既然大王您决心打回老家并且称雄天下,那么如果您能重用韩信,韩信一定会留下来供您驱使;如果您仍然不能重用他,那么总有一天他还是会逃走的。”

  这话已接近要挟了,刘邦想了一想,叹了一口气,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道:“既然你如此看重姓韩的,那么看在你的面上,给他当个将军算了。”

  按照刘邦的想法,给韩信这样没有半点战功的无名之辈当个将军,已经是个天大的面子了,哪知萧何对此根本不以为然,反而用阴阳怪气的口气说:“就是给他当了将军,也一定留不住他。”

  要是按刘邦平时的脾气,属下跟自己如此讨价还价,他早就火冒三丈了,可是萧何跟他的关系毕竟非同一般,再说他也知道萧何如此力荐韩信完全是出于公心,因此他不但没有发火,反而很爽快地答应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他要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少能耐,是不是像萧何说的那么了不得。

  刘邦心想,今天自己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一定会喜出望外,对自己感激涕零,于是当即便准备让人去把韩信叫来,当面告诉他被提拔的消息。可是去通知韩信的人刚要走,却被萧何拦住了,萧何对刘邦说:“大王对手下人一向傲慢无礼,今天封韩信为大将军,本是件很郑重的事,可大王却视若儿戏,召见韩信就像吆喝一个小孩那样漫不经心。韩信当初之所以要离开大王,受不了大王的这种脾气也是一个原因。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地想封韩信为大将军,应该挑选吉日,举行隆重的仪式,这样方能显出大将军的尊贵,韩信也才会为大王死心踏地地卖命。”

  萧何的这一番话虽然说得不太委婉,但句句在理,刘邦只得同意按他的意见办。结果到了拜封大将军的那一天,军中的将领都被邀请参加仪式,因为事先没有公开宣布谁将被封为大将军,所以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大将军的当然人选,心中暗暗高兴,谁知最后拜领大将军之印的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众人都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实证明,韩信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在楚汉战争时,他向刘邦建议放弃汉中而攻取关中,使汉军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大转移;当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不下时,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据有黄河下游之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他率军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

  韩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了萧何当初对他的提携,这当然是萧何月夜追韩信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而萧何的目光远大,能够慧眼识人的智慧,也是令人佩服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