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王士豪

  武则天自幼才貌出众,机敏过人。公元637年,武则天14岁时进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她天性刚强,心狠手辣。当时有“唐三世之后,有女主武王取代帝王”的传言,唐太宗虽然宠爱她,却也心生防备,再未加封。公元649年,太宗驾崩,武则天和所有嫔妃遵照先皇遗命,出宫削发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武则天虽为女流,但心计绝非一般人可比。公元654年,武则天借力王皇后,重又进宫,被封为昭仪。昭仪在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和四妃。她制定策略,先除掉萧淑妃,然后排挤王皇后。为了彻底踢翻王皇后,她用尽了卑鄙的伎俩,甚至于自己动手掐死亲生女儿,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不明真相,大怒,立即下令废掉皇后,改立武则天为正宫皇后。而后,她又逼死长孙无忌,处决上官仪等反对派官员。公元660年,武则天受高宗委托,代为处理朝政,后又垂帘听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大权在握的她不断罢免异己,甚至毒死亲生儿子李弘。武则天最终在公元690年完成自己的心愿,自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

  武则天文史皆通,颇具治国才能,堪称杰出的政治家。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先是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大肆捕杀唐朝宗室、皇亲国戚,以及忠于李唐的大臣,最大程度上剪除异己。后来为了收买人心,她又把酷吏处以极刑。她还设置告密制度,使得满朝文武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有时也能虚心纳谏。对此后人称之为“贞观遗风”。用人方面,武则天善于以各种方式进行选拔,诸如自举、试官、贡士殿试、设员外官、武举等都是她常用的手段。所以在她统治期间,朝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大臣,比如文臣杜景俭、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武将娄师德、唐休璟、郭元振等,都是治国安邦之才。

  在经济方面,武则天也颇有见地。公元673年,她在《建言十二事》施政纲领中提出革新政见的具体措施。她采取“劝农桑、薄赋徭”的政策,同时注意兴修水利,奖励农业生产,还在边远地区屯田,所积军粮可用数十年。武则天奖励地方官吏时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她规定:境内田地得到开垦、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以得到提拔;而为政苛滥,致使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要降级使用。在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贞观年间,全国的户口不过380万户,而到了武则天统治末期,全国户口已超过615万户。

  在军事方面,武则天的功绩体现在防御外敌上。她一贯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抵制了突厥、吐蕃、契丹等外族的掠夺和骚扰。公元692年,她还派精兵猛将收复了失去20年之久的安西四镇,设置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使碎叶河流域等大片土地重归大唐。这些措施对防御外患,开通中外交流,密切各民族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维持了安定的社会局面,使得唐朝进一步走向繁荣。然而晚年的武则天豪奢专断,弊政颇多。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中宗。同年冬天,武则天辞世,遗诏“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样,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又回归皇后之位,归葬唐高宗的乾陵。

  武则天从小展现出刚强、坚毅的性格,这也许是她日后夺权称帝的基石。但她过于强悍、阴狠,导致树敌过多,最终自取败亡。

  武则天的成事离不开她那超乎寻常的心计,但她的心计,不仅在于能够夺权,而且能够用好手中的权力,继续推动历史发展。

  武则天有着非凡的气魄,敢于开历史上皇后登基称帝之先河,其开创精神实在可嘉。但她的行为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这又使她处境十分尴尬,内心极为矛盾。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