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范仲淹

  关心民生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先是那州(今陕西彬县)人,以后迁到江苏吴县(今江苏吴县)定居。他生父范墉,在宋太宗端拱初年作过武宁军节度掌书记,端拱二年(989)范仲淹就出生在徐州。他2岁时父亲去世,以后家境日益贫困,无法维持生活,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范仲淹改嫁到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县)姓朱的家里。范仲淹从此改姓朱,起名说,成为朱家的人。范仲淹在朱家逐渐长大成人,他从小就有志向操守,刻苦好学。21岁时就读于淄州长白山麓醴悄寺、寒寺孤,环境特别艰苦,每天以粥和咸菜度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用在读书上,学业进步很快。23岁时,范仲淹得知母亲改嫁朱家的身世,就感伤地挥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朱家,去南京(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朝著名书院之一。原先是著名儒士戚同文讲学的地方,真宗大中祥符初年,应天府富户曹诚在其地修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朝廷赐额曰“应天府书院”。书院广招学生,延师讲授,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范仲淹入书院以后,不分昼夜地苦读,读倦了,就用冷水浇头,提起精神再读。

  有一次真宗朝拜亳州太清宫时路过南京,同窗都争着出去看皇帝,但范仲淹不为所动,依然全神贯注地读书。他在书院以粥度日,生活极为艰难,一位同学深表同情,给他带来一些好的饭菜,但范仲淹却婉言谢绝,说自己安于食粥已很久了,若今天享受这样的丰盛饭菜,恐怕以后吃不下粥了。

  范仲淹忍受着别人不能忍受的穷苦生活,以读书作为最高的乐趣、寒窗五载苦读,使自己成为精通《六经》、善诗文、有志于报国的人才。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以其渊博的学识,一举及第,这年他正好27岁。中举后,朝廷授他广德军司理参军,不久改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范仲淹做官以后,便把老母接来赡养,同时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真宗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又被调任秦州西溪镇盐仓作盐税官,两年后,晋升为大理寺丞。此时,他因母亲病逝而离职服丧。

  第二年,晏殊主管应天府时,听到范仲淹的名声,便请他主持应天府书院,范仲淹作风勤谨谦恭,在当时很有威望,因此四方求学之士纷纷而至。天圣六年(1028),晏殊又推荐他为秘阁校理,荣任馆职。乾兴元年(1022)真宗去世,年仅13岁的仁宗即位,因不能亲政,便由刘太后垂帘决事,刘太后于是独揽大权。到了天圣七年(1029),仁宗本来可以亲政了,但刘太后仍然把皇帝当成傀儡,还准备在这一年的61岁寿辰接受朝拜大礼时,由仁宗亲率文武百官为刘太后上寿。

  范仲淹上疏着重论述了对这件事的看法,并且说:“在内宫侍奉亲人长辈,自当用家人的礼节,现在却让皇上与百官排在一起,向南朝拜太后,这种礼仪不能成为后世的礼法。”而且还上疏请刘太后把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答复。

  范仲淹出任馆职是由于晏殊的举荐,晏殊被范仲淹的这种大胆举动吓坏了,怕他惹出是非牵连到自己,因而斥责范仲淹自大妄为。范仲淹很严肃地对晏殊说:“我担任这种职务,经常担心自己没有尽到职务,给知心朋友丢脸。不想今天反因忠直在此处得罪您。”晏殊不作声。接着范仲淹又给晏殊写去一封信,申述了自己犯颜直谏的道理,晏殊感到羞愧,向范仲淹道歉。

  范仲淹也确实因此得罪了刘太后,任馆职不到一年不久便被贬为河州府通判,同僚好友在都门为他饯行时赞扬道:“此行极为光荣。”仁宗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去,范仲淹被召回京担任了右司谏。但到了年底又因进谏劝阻仁宗废郭皇后而被贬知睦州。

  同僚朋友在长亭为他饯行时又赞扬道:“此行尤其光荣。”第二年范仲淹又迁知苏州。景右二年(1035)范仲淹被召回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权相吕夷简发生了一连串的冲突。仁宗亲政后,吕夷简继续为相,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对吕夷简阁擅权专事、玩弄权术、拉拢私人、排斥异己的作法就极看不惯,在郭皇后的废立问题上就曾和吕夷简展开过斗争。吕夷简因与郭皇后有过私怨,他利用郭皇后失宠机会,怂恿仁宗废掉郭皇后。范仲淹上疏认为不能这样做,但废后一事已成定议。吕夷简并命令下属不得接受有关讨论废后之事的奏疏。范仲淹见状,便率领御史和谏官到垂拱门前,伏奏皇后不当废。然后他又面对面地和吕夷简展开了激烈辩论。第二天,范仲淹等人准备在殿廷上再与吕夷简展开争论,然而,就在范仲淹等人到待漏院时,皇帝就传下诏旨,贬范仲淹知睦州。

  范仲淹这次还朝,吕夷简暗中曾派人警告范仲淹,说他现在是待制侍臣,不是朝官了,不必对朝政妄加讨论。范仲淹表示议论朝政是侍臣份内的事,今后更要恪尽职守。吕夷简知范仲淹不接受警告,便叫他去做权知开封府事。开封府是京城所在地,也是最难治理的地方。吕夷简的目的是让范仲淹事物缠身,无暇议论朝政如果一有失误,立即免职除官。然而范仲淹到开封府后,整治有方,兴革有序,只个把月时间就把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吕夷简当宰辅时,重用和提拔的官员多是他的亲信,因而吏治腐败透顶。范仲淹对此极不满意。

  景右三年(1036)范仲淹绘制了一幅《百官图》,进献给仁宗,指着图中升调次序说:“这样是按次序的升迁,那样是不合次序的提拔这样进用是公道,那样升迁是私意。况且提拔和斥退皇帝身边的近臣,凡是超过制度规定的,不应当全部都委托给宰相处置。范仲淹这些无情的揭露,使吕夷简大为恼恨,便向仁宗控告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对吕夷简加给他的罪名,据理力辩,一一驳回。

  但仁宗还是偏听了吕夷简的诬蔑,把范仲淹贬出知饶州。范仲淹的才干和胆识深得朝中一些大臣的赞赏,因此范仲淹这次被贬,在朝中引起强烈反响。秘书丞余靖、太子中允尹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都出来为范仲淹说话。亲朋好友这次为他在郊外饯行时赞扬道:“此行特别光荣。”范仲淹笑答说:“仲淹前后已经光荣三次了。”以后他又徙知润州、载州。在这为官十多年间,范仲淹三上三下,相当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官的任上度过的。他关心民间疾苦,为民排水患、修水利、开仓赈灾,作了许多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政绩卓越。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镇盐仓监官时,黄海海堤久废不治,不仅良田时被海涛冲毁,而且村舍也频遭破坏,人畜也有死伤。范仲淹毅然超越职权上书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请求修复海堤。

  张纶对范仲淹建议极为赞同,便奏请以范仲淹知兴化县,主持修复海堤全部工程。有人对修复海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修复海堤只能防堤外海浪之灾,却不能排堤内积水之患,是得不偿失的举措,但张纶坚持认为修复海堤利大于弊。

  仁宗天圣元年(1023)由范仲淹主持,这项工程开始了。但动工不久,天降特大雨雪,海面上惊涛骇浪,很多民工散失,百余人死亡,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反对者趁此机会旧调重弹,继续反对修复海堤,朝廷也派人下来检查要停罢这项工程。修复海堤的工程面临流产。朝廷诏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与范仲淹讨论这项工程能否继续进行,范仲淹力主继续动工,胡令仪也很支持范仲淹意见,最终这项工程没有停歇。在工程进行中,范仲淹虽因母丧而离去,但他对工程却时时刻刻关注着,他曾给张纶写信,反复申述修复海堤的好处,坚定张纶的信心。张纶接替范仲淹主持全部工程,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共修复海堤一百八十里,防止了海潮的严重灾害,使流亡于外地的二千六百余户人家重返家园,当地百姓非常感念张纶范仲淹的恩德,为二人建立祠堂,海堤名为“范公堤”。明道二年(1033),在江南路、淮南路和京东广大地区发生严重虫灾和旱灾,范仲淹奏请朝廷,派遣使臣前往灾区视察以便及时解救,但未有下文。范仲淹对朝廷这种漠视民间疾苦的行径极为气愤,他找了一个机会请问仁宗:“宫中如果有半天吃不上饭,陛下应当如何?如今几个州县没有饭吃,怎么可以置之不理!”这几句话触动了仁宗,使仁宗很难过,便派范仲淹到江淮灾区慰问。

  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灾民,使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得以活命。同时,禁止百姓搞荒唐的祭祀活动。他还奏请朝廷减免灾区丁口盐钱。他回到朝廷时,把饥民所食的乌味草进献给仁宗,使仁宗体察民间疾苦,力戒奢侈之心。景右元年(1034),范仲淹知苏州正赶上暴雨成灾,苏州靠近大湖,地势低洼,积水至秋不退,民田水淹无法耕种,范仲淹急百姓之所急,不顾各种阻力,招募大量民工疏通五条河,引导大湖水注入大海,从而使苏州地区,甚至太湖周围地区解除了水涝的威胁,保障了农业生产。

  惊破敌胆

  仁宗宝元元年(1038),十月,西夏党项族首领赵元昊自立称帝,国号大夏。这表明赵元昊主动脱离了与宋廷的臣属关系,双方关系骤然紧张起来。宋朝群臣对赵元吴的突然称帝,非常愤慨。大多数朝臣主张出师征讨,认为小小赵元昊,只要宋军一到,顷刻就可消灭。但是谏官吴育对当时宋、夏军事力量对比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主张出师著作郎通判睦州张方平也对出兵表示不乐观。然而宰相张士逊等对吴育等人的意见不予理睬,他力主兴师问罪。仁宗也倾向张士逊的主张。

  宝元二年(1039)六月,仁宗下诏剥夺了赵元昊的官爵,断绝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并在边地张榜悬赏,允诺凡能擒斩赵元昊的人可授与定难军节度使的官职。宋夏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为适应打仗的需求,宋在西北边境调整了军事部署,任命夏竦知泾州,并主管泾原路军事范雍知延州,并负责挪延路军务。

  范雍是一位懦弱的人,康定元年(1040)正月,当赵元昊率军队进攻延州时,负责延州防务的范雍吓得不敢出战,紧闭城门祈求神佛保佑。他所调遣的援军在延州附近的三川口也遭到夏军伏兵阻击,伤亡惨重。幸亏当时天降大雪夏军撤离,延州才得以避免陷入夏军之后的厄运。

  仁宗为惩处三川口大败,贬了范雍的官,同年二月任命韩琦为陕西安抚使在韩琦的推荐下,同年四月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都转运使,从南方的越州调往西北。同年五月,仁宗又任命韩琦与范仲淹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管勾都部署司事,为夏竦作副手。

  夏、韩、范三人在对夏攻防方面所持的策略是不尽相同的。范仲淹战略思想是侧重于守,他认为当时边塞的战备状况比内地要强得多,如果元昊率军深入,乘关中的空虚,东阻潼关,再隔两川贡赋,这可就危险了。范仲淹认为当前之上策,莫若且严边城,使持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关中稍实,岂敢深入?复命五路修攻取之备,张其军势,分彼贼势,使弓马之劲无所施,牛羊之货无所售。二三年间彼自困弱。待其众心离叛,自有闲隙,则行天讨。”

  基于以防守为主的战略思想,范仲淹反对五路进讨的方针,他认为,目前兵力薄弱,没有取胜的希望,大军一旦进入沙漠,运送给养的车辆行进必定困难,而敌人的骑兵轻捷,可以前后夹击如果再加上一天打败仗,前进不得也休息不得,即便要喝水也要发生困难。韩琦与范仲淹对防守的策略截然相反,他积极主张向西夏进攻,认为元昊虽占据了几个州的地方,但精兵也不过四五万,其他都是老弱妇女,宋军屯有二十万重兵,若一味坚守界壕,不敢攻击敌人,这是自古没有的懦弱,如果长期守下去,第一可能丧失士气,第二会给国家财政增加更大困难。韩琦坚决主张应迅速进军,速战速决的。夏竦的意见是倾向以防为主,但他认为应该服从朝廷的命令。这时朝廷上宰相是吕夷简。吕夷简主张向西夏进攻,多数朝臣也附和吕夷简的意见,仁宗也认为防守耗费时日太久,而屯兵运粮,费用太大,会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困难,因而决定采用韩琦进攻之策。他命令韩琦和范仲淹于庆历元年(1041)正月出兵。

  但范仲淹坚持前议,反对出兵,他上疏仁宗,说正月起兵,正是塞外最寒冷的季节,大量军马粮草在这个时候进入山川险阻的地方,容易被夏军劫夺、击败,倘宋军的主要部队有失误,那就不仅仅是边患问题了,而是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大军一动,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怎么能置之度外呢?庆历元年(1041)二月,韩琦得知赵元昊将进攻渭州,便召开将领会议,决定全面出兵,同时又临时招募勇士一万八千人,全部交给环庆副部署任福指挥。韩琦还为任福制定了进攻路线,要他绕到夏军背后伏击其归路。但任福及其下属将领为夏军佯败的假象所引诱,脱离了原来的行军路线,越追越远,当大军行至六盘山下好水川时,夏军突然伏兵四起,鼓声大作,宋军完全陷入包围之中,虽然奋力拼杀,但因寡不敌众,六个多名军士战死,任福等许多将领阵亡。

  这一惨败虽与任福的轻敌冒进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宅帅的韩琦没有客观分析宋夏军事实力,贸然向夏进攻。宋军战败后,一路上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手捧死者的旧衣和纸钱,伏在韩琦马前嚎啕大哭,韩琦也泪流满面勒住马,不能前进。范仲淹听到战败消息,连连叹息。好水川战役的失败,证明进攻的策略是错误的,同时也证明范仲淹以防守为主的策略是正确的。韩琦从血的事实中吸取了教训,仁宗和宰相吕夷简也开始认识到范仲淹的防守之策应该采纳,宋王朝上下统一了认识,这表明宋朝对夏战略的重要转变。对夏战略统一后,韩琦因好水川之败,于庆历元年(1041)四月被贬知秦州,范仲淹也因擅自与赵元昊通信劝其罢兵,并焚毁了西夏复信,被贬知耀州。但边事统帅夏竦与新派来的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陈执中不和,夏、陈两人都上表请求解除兵权,十月同时被罢官去职。朝廷又重起用韩琦、范仲淹。

  庆历二年(1042)十月,仁宗任命范仲淹为环庆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掌握该路军事,以韩琦、王沿、庞籍分掌秦风路、泾原路、鄘延路军事,此次仁宗给予他们较大的军事权力,范仲淹从此更可以充分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了。范仲淹对夏战略并不是一味的防守,他向朝廷提出在守策之外,也要积极进攻,但在进攻时,只能是攻其近地,不能贸然深入敌方。他的作战方针是取下一处城寨,再准备攻打另一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认为这种作战方针,比之朝取暮失,更为稳妥。基于这样的战略思想,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首先是修筑城寨,建立巩固的军事基地。

  范仲淹的部将种世衡,为了阻挡夏军进犯延州,在延州东北二百里的古宽州废垒上修筑城堡,这样一方面可以得到河东粮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延州防守,进可以进图银、夏二州,城寨全面而且稳妥。城内无水,种世衡重奖民工,凿地一百五十尺挖出泉水,最后得到了几眼井,可以满足全城的饮用,这座城堡以后也就以青漳得名。种世衡又开营田一千顷,招募商贾,贷给本钱,通贸易,畅货源,使城内不但有充分的粮食供应,而且货物充足,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同时,新立的城堡也有了联系少数民族的据点和训练前沿战士的基地。范仲淹高度肯定了种世衡的做法,他认为种世衡建立城堡的措施是成功的,有利于加强防守。

  范仲淹从庆历元年(1041)正月到四月,为修筑城寨事,六次上疏。在一次上疏中,他说:“若先修复城寨,是远图的眼光。请允许在二月半合兵万人,自水平寨进筑承平寨,等到承平寨毕功,又择利进筑,就可以牵制元昊东界军马,使得并力西御环庆、泾原之师。”在范仲淹积极努力下又修筑了大顺城。大顺城的原址是马铺寨,在庆州的北面,属于西夏腹地。范仲淹以最缜密的方式迅速动手,仅用十天的功夫就顺利筑成了一座城堡城,因而取名大顺。夏军发觉后,动用了三万骑兵来进攻,不能破城,他们又佯装败北。但范仲淹十分警惕,并没有追击。大顺城的建立,正好与白豹、金塘二城寨形成犄角之势,因而打通了延州与庆州之间的道路,使两州在防务上可以互相支援,在军事上极为有利。范仲淹修筑的许多城寨,大大加强了西北的防御力量,使得延州和庆州都处于得到安全保护之地。范仲淹在争取、团结羌族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力量羌族的联络,削弱和孤立了西夏。

  羌族部落散落在宋、夏边界横山一带,羌族人马精劲,善于战斗,西夏经常胁迫和利诱羌人和他们一起与宋军作战。宋对羌族也采取抚绥政策,凡归属宋朝的羌族都称之为属户或熟户,其余者叫作生羌。宋把熟户看成是一支很好的战斗力量,因此经常在羌族中征召士兵,协助宋军作战。

  范仲淹对争取羌族极为重视,其部将种世衡,曾亲自到羌族部落进行慰问、周济,和羌族亲如家人,羌人得到西夏的情报也愿意告诉种世衡,种世衡也当即给以奖励,因此种世衡深得羌族信赖,羌人也愿为之效命。种世衡曾多次命羌人击退西夏侵犯,取得很大战绩。环庆路的羌属非常多,范仲淹到环庆时,得知六百多名羌族酉长受赵元昊利诱,曾为夏军攻宋作向导。范仲淹深入边界一带巡视,以朝廷名义犒赏、慰问羌族,巡视了诸羌人马,与他们订立条约,让他们在抗击元昊中发挥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招抚羌人的工作,范仲淹特意奏请朝廷,把种世衡调到环州。种世衡调到环州后,冒着严寒冰雪,深入到汉朝官员从未到过的险地群山,对羌族进行访问招抚,这使羌人非常感动。种世衡让他们备置烽火,当西夏进犯时,以烽火相告,驱马相救。种世衡就因此多次击破西夏的掠劫。羌族对种世衡十分敬服,当种世衡兵援泾原时,有几千名羌兵随从。

  范仲淹对羌族部首长也以诚相见,信而不疑,羌族酋长来见时,范仲淹常常把他们引入卧室,并且屏退守卫,和他们促膝谈心。对因战乱而丧失土地的羌族人民,羌族熟户上下、男女老少对范非常钦服,范仲淹在羌族心目中享有很高威信。他们尊敬地称范仲淹“龙图老子”(范仲淹当时的官职是龙图直学上)。范仲淹招抚羌族工作取得很大成功,当时环庆路约有羌兵二万人,他们配合宋军,对夏作战,是一支强劲的生力军。

  选拔将校、训练土兵是范仲淹带兵打仗的一个中心内容。他十分重视军队将校的作用,认为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将校所决定的,在此以前宋军将领不仅数量不足,素质也极差。范仲淹上奏仁宗,建议对将校应尽早进行选择,凡是年老病弱不能披甲上阵或没有指挥能力的要在此进行选择调离,让一批立有战功、武艺高强,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将校经过试用后,再正式任命。

  另外,范仲淹也注意培养将校,他让部下在作战之余,努力学习古今兵法,对于勇敢善战的狄青,他不但给予优厚的待遇,而且送给他一部《左氏春秋》,并告诉他:“在将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从此狄青刻苦读书,对于秦汉以来将帅兵术了如指掌,从而成为北宋一名屡立战功的名将。对于士兵,范仲淹主张认真挑选,严格训练。北宋招募的士兵,由于胡乱选拔,因而素质很差。范仲淹提出要淘汰弱小、选留强壮勇敢的择兵标准。北宋士兵缺乏训练,武艺精强者不多,遇到战事常吃败仗。所以范仲淹主张对军队加强训练,他在西北战场上将延州兵分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高前线士兵素质,范仲淹提议,在陕西本土增招士兵,因为陕西本土的士兵生长在边寨,熟悉地形,善于骑射,作战勇敢,而且能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东兵是从东部调到陕西前线的禁军,这些士兵思念故乡,不耐劳苦,廪给虽优厚,但斗志不高,保证在战争中兵员不足时,应增置较多的陕西本土士兵,以代替一部分东兵。范仲淹在战术上也尽量革除旧弊。

  北宋旧的作战方式极为保守:部置官带领一万人,钤辖带领五千人,都监带领三千人,出战时,官小者在前。范仲淹认为不考虑敌人数量而出战,以官职高低为出征的先后,这是历次作战败绩的主要原因。范仲淹革除了这种呆板的作战方式,提倡根据敌兵多少,以决定出击人数的作战作风与战术机动灵活,有利于打击敌人,可以随时出击,也可以随时撤退。

  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其他路也效法这种作战方法。于是西夏将士害怕起来,相互警告:“不要再攻延州了,现在的小范老子腹中有数千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范雍)懦弱可欺也。”范仲淹还提出总的战略方针:对付西夏大股军队要坚壁清野,固守以待援兵,对付小股进牙巳的夏军则可以在险要的地方设埋伏打击,根据夏军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范仲淹还向朝廷建议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使夏军穷以应对。他申求朝廷要给将帅以“便宜从事”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根据前线复杂多变的形势,采取灵活相应的战术,以期取得战争的胜利。大量军队长期固守在西北边远之地,需要从内地远程运送大批粮草和物品,旅途很难,耗费大量财力和民力,这已成为历来防守战略能否巩固的主要问题。范仲淹吸收汉、唐以来屯田的历史经验,又总结了种世衡在青漳城兴田的好处,因而奏请仁宗在边塞屯田。仁宗同意了他的建议,诏令陕西四路部署及转运使并兼营田使,转运判官兼管勾营田事。范仲淹在西北推行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边防日益巩固,加上他和另一主将韩琦空前团结,因而元昊不敢侵犯,扭转了战争形势。西北边境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范仲淹与韩琦的名声大振,史称:“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宋夏长期的战争,西夏军虽有过小胜,但得利不多宋加强了边防,同时又进行经济封锁,西夏经济日益困难,人心浮动,朝廷内部厌战情绪不断增长,再加上辽在夏边境处暗修城堡,集结军队,有攻占西夏的意图,于是元昊不得已,只好向宋求和。宋也由于财政负担太大,困难重重,愿意尽早结束战争。双方经过议和,在庆历四年(1044)达成协议,西夏取消帝号,仍由宋封为夏国王,宋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恢复贸易往来。范仲淹和韩琦防御西夏的成功,使他们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骤增,朝廷也予以嘉奖,仁宗于庆历三年(1043)四月将他们两人提升为枢密副使,同年八月,仁宗又下诏,拜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升为副宰相。范仲淹奉调回朝后,面临着一场比抗御西夏更为艰巨的斗争。

  改革先锋

  北宋政治,弊端丛生,尤其是“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极为严重。宋太祖开国时,设官分职本有固定的数目,但以后随着征召官吏、恩荫官职、祠禄官员的日益泛滥,北宋的官吏队伍急速膨胀。仁宗天圣二年(1024),录取诸科进士竟达一千零六十七人,而且录取以后,就直接任官,两三年功夫,经科举新录用的官员竟增加一倍以上。范仲淹疏导太湖而恩荫得官的,那就更多了。宋代官吏不仅多,而且素质极差,办事能力很低,但官员们的待遇却特别优厚,所谓宋朝优待文官,说的就是这些官员,除正俸之外,还供给一定数量的春冬衣料,还有职钱等名目繁多的补助,国家开支不断增加,再加上皇室大兴土木,任意挥霍,政府财政日益入不敷出。而这种负担又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因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发生,内忧外患连年爆发,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腐朽的官僚政治,范仲淹力陈改革时弊。在危机面前,仁宗也感到形势严峻,“欲更天下弊事”,想摆脱困境,免掉了保守无能的宰相吕夷简和执政王举等人,重用范仲淹,并把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也安排在要职上。主张革新的人在朝廷中占了优势。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指出今日“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宫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因而提出十项革新主张:

  严明官吏升降制度。

  严格限制官僚子弟恩荫特权。

  严密贡举制度。

  选择地方长官。

  均公田。

  注重农桑。

  整修武备,加强京师防卫力量。

  推广朝廷恩泽与信义。

  慎重颁布命令,严肃朝廷政令。

  减轻徭役。

  范仲淹的十项改革,是他挽救政治危机、缓解财政困难的重要措施,中心是整顿吏治。在他看来,“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者也”。官吏贤能,“生民之病必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茸”。

  皇帝此时正信任和偏向范仲淹,因此全部采用了他的建议,范仲淹提出的十事,仁宗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开始,先后以诏书形式颁布全国。在庆历这一年,北宋的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也实施了几件重大的举措。

  庆历的改革,使腐朽的北宋暂时出现生机,使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开始发挥了较好的运行效率。

  然而,庆历新政,对权贵官僚的种种特权,作了严格限制,因而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些权贵官僚串通一气,散布流言蜚语,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更为阴险的是,他们竟伪造事实指控富弼要另立皇帝。仁宗虽然不轻信,但范仲淹和富弼却十分不安,感到新政已难以推行下去。恰巧西北有警,范仲淹请求巡视边防。庆历四年六月,派他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同年八月,富弼也出任河北宣抚使。范仲淹和富弼离开朝廷后,反对派对新政的攻击更加猛烈。仁宗也于此退缩了,在庆历五年(1045)正月,罢范仲淹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和分州兼陕西路沿边安抚使。同年十一月,又罢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州。富弼也贬知郓州,韩琦、欧阳修等革新人士,也先后被赶出朝廷。庆历新政就此结束。

  皇佑四年(1052)正月,范仲淹徙知颍州,在赴任的途中因病在徐州逝世,终年64岁。仁宗悲伤不已,亲笔为他的墓碑撰额,称为“褒贤之碑”。后谥“文正”。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温和,天性极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他正贫困,后来虽然富了,但没宾客上门就绝不吃二种荤菜。妻儿的衣食,仅仅能够基本自足。但他乐于施舍,在家创办义庄,用来赡奉族穷人。他博爱众人,乐于行善,很多读书人都出自他门下,即便是里巷中的平民百姓都能说出他的名字。他去世那天,各地听到死讯的人,都为他叹息。范仲淹为政崇尚忠厚,所到各地都施有恩德,邻、庆二州的老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人,都为他画肖像,立生祠以纪念他。到去世时,羌族酋长几百人,像哭自己的父亲那样为他痛苦,斋祭了三天才散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