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五章 农业命脉--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4年1月23日)

  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八十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关于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方面的困难问题,如劳动力问题,耕牛问题,肥料问题,种子问题,水利问题等,我们必须用力领导农民求得解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水利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对苏区的农业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更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八十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工作给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实惠,水利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为水利高等院校,隆重召开纪念毛泽东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80周年学术研讨会,探究和研讨毛泽东时期的治水历史和治水思想,传承和弘扬毛泽东水利思想,推动水利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毛泽东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传统和理念,开创了我国大兴水利的伟大时代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患。兴水利,治水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利古国、农业大国来说,历来都是执政兴国的大事。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大禹治水。在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隋唐时开通大运河灌溉农田,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五代十国时,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捍海塘。宋朝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农田水利法》。元朝开凿会通河、通惠河。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在我们这个以农为本却又水患经年的东方古国,“治国必先治水”是历代主政者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熟谙中国历史并善于以史为鉴的毛泽东,深知治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而亲身经历的国家水旱灾害频发的严峻现实,更使他深切地感到,治水是关系安邦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所以在毛泽东的博大胸襟中,一直装着中国的治水大业,从年轻时考察社会问题到革命战争年代,在任何极端困难环境下都没有忘记给予水利问题以实际的独到的思考。1919年7月,毛泽东在其创办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而要想解决吃饭问题,就必然发展好农业,要想发展好农业,就必须解决好“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方面的问题,如水利问题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多次深入农村调查,加深了他对水利的认识,并积极投身到农村的水利建设中。1927年,毛泽东通过对湖南的实地考察,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其中将农会领导农民修建塘坝作为农民运动的十四件大事之一。从1929年春天开辟赣南根据地开始,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水利建设。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新余县的罗坊召集8名兴国籍的红军进行家庭调查,写下了《兴国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毛泽东十分关心水旱灾害情况,认识到水旱灾害是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1933年春,毛泽东召集瑞金县叶坪村乡苏维埃干部向他汇报春耕情况,并指出首先要汇报兴修水利的情况。在听完汇报后,毛泽东指示有关部门制定出了《夏耕运动大纲》,要求以该乡为经验,把兴修水利设施作为夏耕的核心工作之一。1933年11月,毛泽东又亲自到兴国县长岗乡进行调查,并撰写了《长岗乡调查》一文,其中提出在苏维埃乡应该设立水利委员会,由乡苏维埃主席担任委员会主任,其他各村均要派一名水利委员,以促进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至1934年1月,毛泽东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著名论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以人定胜天、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领导了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规划,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他亲自批准和组织实施了数不清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在这些水利工程仍然是农村的主要工程并一直在使用。特别是毛泽东从治国安邦、造福人民的战略高度,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摆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亲自考察黄河上下、勘察长江两岸、踏遍祖国河川,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他超越时空的睿智绘画出了“高峡出平湖”最终根治长江,实现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

  在毛泽东正确的决策指导下,新中国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49至1978年期间,全国共建成大中型水库86268座,而新中国成立前仅有23座;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新建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000多处,灌溉面积达八亿亩,是1949年的三倍;机械排灌动力由解放初的9万多马力发展到7000多万马力;机电井从零开始发展到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万千瓦。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灾害,稳定了七大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0年年报指出,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多于印度、美国、苏联等国家,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实在值得大书特书。看到我们中国短短几十年治水伟大业绩,已远远超过了我国几千年治水功业的总和。有人评价说:“毛泽东是中国治水史上一位功盖大禹的伟大人物”。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治水的新局面,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水利丰碑。

  二、毛泽东水利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

  自1934年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开始,毛泽东治水思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即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结合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大江大河、修建水库、水电站、完善人畜饮水体系等管水治水用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利思想。深入探讨毛泽东水利思想,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更能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科学论断、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事业提供弥足珍贵的借鉴。

  一是以民为本,治水为先。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水利设施因连年战乱,年久失修,水旱灾害频频发生,尤其是黄河、海河的泛滥,长江、淮河的洪灾,仍然威胁着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治理江河水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亟待解决的最大民生问题。1950年夏,淮河流域又发生水患,“由于水势凶猛,全村沉没,村民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失足坠水,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毛泽东看到中共安徽省委的报告后,表情沉重,难过地落下了眼泪。1950年9月21日,毛泽东督促周恩来:“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

  二是兴修工程,发展水利。1953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长江途中指出:“水治我,我治水。我若不治水,水就要治我,我必须治水!”表现出了他主动治水的坚定决心。他根据实践经验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八字宪法”中的“水”,即是指“兴修水利,合理用水”,兴修水利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随后,“农业八字宪法”一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全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三是标本兼治,重在根治。在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上,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治水原则。治“本”是国家治“水”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受当时人、财、物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能力对所有河流都同时治“本”,为达到彻底消除水患的目的,只有标本兼治,有主有次,对危害较轻的河流实施局部的、阶段性的治理,而对水患严重的河流则站在全流域的高度,整体规划,进行根本性的治理。所以,1954年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和1956年党的八大再次重申了兴修水利的方针:从流域规划着手,治标治本结合、防洪排涝并重。由国家和地方举办大、中型的治本工程,由合作社举办小型的治标工程。

  四是兼顾各方,蓄泄并重。纵观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尤其自大禹治水以来四千多年间,蓄与泄始终存在两种对立的意见。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分析了蓄泄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必须是蓄泄兼筹。然而,在对大江大河的实际治理中,贯彻蓄泄兼筹方针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要妥善处理好上中下游各方关系、左右岸的各种利益。所以,当各地因为治水发生矛盾时,毛泽东多次亲自调解,提出各省、地都要以全国大局为重,分工协作、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顾全大局。大量的实践证明,“蓄泄兼筹”的治水方针对于后来提高广大群众兴水治水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

  五是均衡发展,综合利用。在中国,龙有水的象征,何时缚住苍龙,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毛泽东也不例外,他在关心治水的同时,又强调江河的全面发展,综合利用。特别是对长江的综合利用以及三峡工程的建设方面,毛泽东更是深思熟虑。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远景与近景,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等七种关系”。同时,既要注意综合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整体的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生态效益。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重大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综合利用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六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在水利建设方面尤其注重调查研究,特别是在对待重大水利工程上,强调加强总体规划的同时,要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量力而行,分步实施。1956年6月,毛泽东在他的豪迈诗篇《水调歌头游泳》里,表达了修建三峡工程的远大理想,描绘出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然而,我国当时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一是三峡工程投资巨大,造价在150亿至160亿元,国家财力难以承受;二是三峡工程工期长,技术要求高;三是国际形势紧张,毛泽东多次提出三峡建设要从备战出发。1969年9月,当湖北省负责人张体学再次向毛泽东提及修建三峡工程时,毛泽东回答说:“现在不考虑修三峡,要准备打仗”。“在目前战备时期,不宜作此设想。”毛泽东意识到,如果不顾当时的客观条件制约,不与当时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协调,不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仓促上马,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但他还是支持了先修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意见。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审阅了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及周恩来就这项工程建设有关问题写的信后,写下了以下回复:“赞成兴建此坝。现在文件设想是一回事。兴建过程中将要遇到一些现在想不到的困难问题,那又是一回事。那时,要准备修改设计。”1988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完工,它的成功直接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也造就了一批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人才。

  七是广纳民智,科学决策。注重科学是毛泽东水利思想的重要特征。毛泽东在水利建设方面,特别注重发挥各方的智慧,听取多方的意见,广纳群言广聚民智。1958年,他在审阅《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时,对规划的必要性等做了充分肯定,但同时又批示,“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并要求时任长江委主任的林一山要再提供一个“反面的报告”。随后,1958年中央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要求会议安排讲座三峡工程问题,并派飞机把意见向左的两方代表林一山和李锐接到会上,让两人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在随后的时间里,毛泽东更加尊重实践,实地考察;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博采众长,科学论证,三峡建设思想更加成熟,对三峡工程政策上的把握更加稳妥,既反对不讲条件仓促上马的冒进思想,又要求为三峡工程积极准备,为三峡工程最终建设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是南水北调,全国“一盘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降水不均。南方河流密集,降水集中,常常出现洪涝灾害;北方降水较少,加之垦殖、放牧,严重缺水。如何破解“南涝北旱”的困局,实现“南、北”和谐发展成了毛泽东的一块心结。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1953年,毛泽东在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舰上,询问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些?”“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可立即开始查勘。”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提出了借长江水济黄,引汉江水济黄,引黄河水济卫河的思想。1958年,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出台了《引江济黄济淮规划意见书》,较为详细地规划了南水北调的路线。如今,万人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累计向山东供水3400万立方米;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10月通水。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完成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并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可见,毛泽东水利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博大精深,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注重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水利精神。邓小平一生足迹踏遍祖国江河,每到一地都要号召“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江泽民在1989年7月在视察长江防汛工作时指出“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加强水利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过去我们常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水利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农业领域,还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2011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为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一系列利水兴水的政策,并强调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赋予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时代新意;同年七月,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水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水利改革的主要目标。

  在毛泽东水利思想指导下,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水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特别是中国的水利水电开发,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水电总装机、年水电总发电量、总库容均跃居世界第一,无论在规模或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受到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欢迎,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公司占据着国际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市场份额的80%以上,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等水利水电行业知名企业大多国际项目比重超过国内项目,中国水利人的足迹更是遍布全球。

  三、毛泽东水利思想启迪世人,对推动水利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经典论述,并亲自领导苏区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深入群众作农村调查,为其水利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更为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80年后的今天,江西正处于“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深入挖掘和把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思维,传承毛泽东水利精神,弘扬苏区精神,对促进江西转型发展尤其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江西唯一的水利高校,深入解读和研究毛泽东水利思想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水利精神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让毛泽东水利精神深入人心。毛泽东水利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传统治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经验总结,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水利院校理应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让毛泽东水利思想入脑入心,并指导我们的实践。一要学习毛泽东水利建设思想的战略观。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将根治淮河水患提到安邦定国的高度,把治淮与抗美援朝作为50年代初的两件大事来抓,体现了毛泽东超前的战略眼光。我们在谋划学院发展上,也要把学院事业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水利现代化事业的战略高度去谋划和发展,形成有效的思路和策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二要学习毛泽东水利建设思想的全局观。毛泽东在治水过程中,始终能够从全局着手,深入分析调研,集思广益征求意见,细致化解各类矛盾,提出科学可行的治水思路。作为地方性院校,我们既要科学分析和研判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更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制约或者影响学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在学院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上狠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走水利特色办学之路,着力打造学院品牌,提高学院声誉,提升办学层次,始终保持事业的持久生命力与蓬勃生机相得益彰,才能确保学院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三要学习毛泽东水利建设思想的辩证观。毛泽东水利思想充满辩证法,最具代表性就是治水方针中蓄、小、群与排、大、国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谋划学院发展中,同样要辩证地看待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推动学院事业发展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目标上,要妥善处理好长远发展与当前重点的关系;在发展思路上,要妥善处理好整体推进和突出特色的关系;在发展举措上,要妥善处理好宏观把控与微观雕琢的关系;特别是在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时,要妥善处理好兼顾公平与强化效率的关系,充分调动学院各个层面在推动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进一步明确两大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力争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大作为。我们要不断向毛泽东水利思想“取经”,寻找智慧的光芒,以此引导我们更好地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进一步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两大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要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和学科优势,更多参与全省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规划,更多地投身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尤其是要在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等方面有更大作为;要更加主动策应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深入推进与赣州市人民政府的实质合作,要依托水文化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和资源,切实加强苏区红色文化、水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挖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红井”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多决策咨询和科技支持;要进一步加强民生水利的研发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更多参与百姓直接受益的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广大群众享受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成果,解决饮水安全、水灾预防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要传承和发扬毛泽东水利精神,为水利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纵观人类社会对水的利用开发,大致经历了以防洪为主、以供水为主、以水资源保护为主、以景观建设为主和以生态修复为主等五个阶段。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对水利建设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水利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水利行业加快改革迫在眉睫,水利工作正处于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跨越的关键阶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已成为当代水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毛泽东水利思想为指导,弘扬现代水利精神,着力推进水利观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并在水利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水利思想。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80周年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挖掘毛泽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学术内涵,让更多地人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水利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的治水理念。特别是要通过宣传形成氛围、通过讨论达成共识、通过教育提升素养、通过弘扬凝聚人心,努力为水利现代化事业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在研讨会之前,瑞金市委、市政府还捐赠一块重达三十八吨的“发源”石,在上面题刻上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置放在校园内,既提升水利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又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直观的接触和认识,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展现其纪念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

  以上就是我对毛泽东水利思想的一点个人体会和看法,一孔之见,权当抛砖引玉。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