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七章 改革强校--在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上的讲话

  (2013年11月29日)

  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12日召开,会议的主要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二是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立即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11月14日,省委召开了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省委强卫书记从充分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扎实做好当前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等方面,对全省的学习贯彻做了部署。应当讲,学校对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的,于11月20日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做出了部署,明确提出了要求。昨天上午省委召开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同志做辅导报告。下午省委教育工委召开中心组(扩大)会,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陈东有同志做辅导报告。学习宣传还仅是一个开始,如何抓好后续的贯彻落实工作,实现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人民群众全覆盖,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下面,我就如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牢牢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中国特色道路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去开创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当前我国改革面临更多新的现实挑战:一方面,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金融危机依然持续,全球化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格局进入新一轮大变革时期;另一方面,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有6年多时间,距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也只有26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最关键时刻,时间窗口之紧迫、利益调整之复杂、内外环境之多变、改革任务之艰巨、破解难题之众多,堪称空前、世所罕见。在此深刻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毫无疑问将不仅是新中国成立64年和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特别是全会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改革的“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这是十八大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也是十八大有别于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年的新的历史特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意志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强烈历史责任感,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我们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境界。

  二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号角。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的历程,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保持党和国家生机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样的改革也必然拒绝模棱两可、含混其词,而直击改革巨坚的肯綮(qing)所在。在十八大闭幕一个半月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轮改革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这充分表明中央对推动改革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有着“南门立杆”的决心和自信,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号角已然吹响,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注定要成为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革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顶层设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与路线图,必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发展新起点。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辞旧迎新的临界处,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腾飞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以年均接近10%的经济增速,成为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6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自2011年起,中国经济从长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回归到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且在最近四年次第放缓,2013年增速目标为7.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管阿努普辛格撰文指出:“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挑战。”英国巴克莱银行的一份研报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达必须实施改革才能释放增长潜力和减少风险的阶段。”今日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面临着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过去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但没有一定的发展支撑,三十多年改革探索和发展所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应对,产业层面的产能过剩、财政层面的地方债务、金融层面的影子银行等“压力点”日趋凸显,人口老龄化、要素投入收益下降、社会贫富分化固化等问题,也给中国旧有增长模式带来巨大压力。应该说,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朝着GDP万元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寻求可持续的动力之源和发展之途?如何激发勤劳智慧的民众更大的生产和创造力?如何解决旧有模式产生的积弊与桎梏?在这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通过的《决定》及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直接而清晰的回应,全会提出的改革无论是力度、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改革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容易到艰巨复杂、从表面到攻坚深化。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有信心规避和摆脱西方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资源消耗型发展道路,能够避免或者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长期增速,走出一条绿色、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发展道路。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巨大“正能量”,值得在中国改革史上大书特书。

  二、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全会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决定》。我们要深刻把握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真正学懂、吃透全会的精神和要求,用中央的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

  (一)深刻把握全会基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升华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为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一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在“三个进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三个进一步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中。

  二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必然要求及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要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适应时代变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紧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使各方面制度不断完善、更加科学。

  三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全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就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遵照路线图,统筹谋划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四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会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刻理解这一重大论断,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充分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切实做到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五是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原则。35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四个坚持”既是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长期坚持的重大原则。

  六是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会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这些方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具体部署。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的落实。

  七是深刻把握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新要求。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这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

  (二)科学分析《决定》的主要特点

  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总结了3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决定》蕴含着显著特点和深刻思想。

  一是主题突出。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全会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有两个原则,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并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三)认真解读教育改革的丰富内涵

  关于教育改革,全会公报用了三个“最”来描述,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了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了改革的创新。我国高等教育通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毋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世界发达的高等教育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改革势在必行。但高等教育改革如何改?改哪些?改到什么程度?这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决定》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特别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全会及时为中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一些新提法和新举措令人振奋。对于高校来说,有五个方面是尤其值得关注的。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之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高等院校,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全会公报一是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实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最好体现。二是提出了制度保障,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制度是引才用才的根本保障。只有与时俱进、谋划长远,破除僵化、落后甚至有害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并进一步形成能够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有利于各种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体制机制,持续不断地发掘、培养和使用人才,才能在竞争日益尖锐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三是提出了氛围营造,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鹤立鸡群”,难受的不是鸡而更可能是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有良好的氛围,“枪打出头鸟”就可能时时发生。因此,人才事业必然需要营造一个良好引才用才氛围。而一个好的引才用才氛围则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发动群众关注人才工作,积极为招纳人才出谋划策,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使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新思想、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才有助于聚才工作更好开展。

  第三,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发展通道。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对公平竞争和公正招生的渴望来看,高考非坚持不可;从国家对创新人才和人人成才的期盼来看,高考非改革不可。正如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说:“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同样,中国的考试招生改革如此重要并影响广泛,已变成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和重大的民生工程,因此不能仅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而需要有一个更权威、代表性更广泛的组织或结构来决定。对于高校来说,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口,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将给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优质生源,必将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更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决定》提出建立“管办评分离”,关键在于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简政放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会决定,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构。意在规范行政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现民主管理。这意味着,高校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招生改革、就业机制等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愈来愈深刻认识到,制度创新是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管办评分离”中,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上游,是基础性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管理上的放权,将为办学和评价的创新提供空间,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管理方式转变的核心要求,就是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以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治理方式创新引领教育发展方式创新。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管、办、评分离就是要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决定了教育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式改革,不能有大起大落,更不可用“休克疗法”,不能“只管起飞,不管降落”,也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是需要适合的、管用的、配套的综合改革。

  第五,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大力推进学校文化改革建设,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紧密联系学院实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奋力开创学院改革发展新局面

  省委强卫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全省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站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真正做到与中央在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行动上同步,进一步强化推动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中央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在我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明确省委将出台的“1+N”个文件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昨天,强卫同志指出,截止到昨天,“1+N”中的“N”=17.学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特别是班子成员要把开好党委务虚会作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认真研究好事关学院发展大局10个重要命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举措,切实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

  (一)在系统学习上下功夫,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

  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全院上下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取得实际成效。一要学得深入。各级各部门在前一阶段收听、收看有关报道的基础上,要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文件和省委强卫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努力学懂、学深、学透,准确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不是具体操作规范,关键是把握内含的政治理念;《决定》确立的是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不是固化形态,关键是弄清党和政府的努力标准和前进方向;《决定》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具体体制制度设计,关键是认清设计思路和走向。特别要防止两种误判,一种是不切实际地希望中国改革难点能在三中全会全部解决;二是道听途说,在未获取正确信息的情况下过于草率地对改革失去信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稳中求进”的改革基调不会变化。我们在对改革充满信心的同时,还应对改革抱有更多耐心。二要学有成效。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订和落实全院各个层面的学习计划和步骤。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全会提出的很多改革都会影响学校今后的发展和改革,要通过理论研讨、党课教育、专题报告、党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引导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推动发展。要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促进学习活动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拓展。三要学出氛围。宣传部门要精心策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局面新风气新进展,宣传学校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举措新收获,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采取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富有成效的载体,在全院范围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使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人心、深得人心。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开辟专刊、专栏、专题,加深干部、群众对三中全会精神加深理解,把握要义,融入推动工作。

  (二)在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共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全会公报提到“改革”两字多达59次。当前,无论是国际、国内还是学校,都处在必须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要发展,关键在改革。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要求,是学院抓住当前战略性机遇、谋求发展新跨越的内在要求,也是学院适应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职责需求,更是解决学院累积矛盾,挖掘持续发展潜能,开启崭新发展阶段的紧迫需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发展意识。一要有深化改革的意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深化校内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实现了较大跨度的发展,但经过多年的奔跑之后,原有的潜力真的挖掘得差不多了,发展所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无法回避,没有新的动力推动,没有新的激励措施,很难大踏步地持续往前走。我们必须再统一思想,再清理工作,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校内改革,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全院的活力,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有敢于改革的意识。近年来,学院一直在推动局部的改革措施,大浪淘沙,现在留下来的都是难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只有实现质变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利益格局,利益没有静态的,总是在进一步调整和深化,每个群体都应该从中看到:一是整体利益要做大,这是保证;二是重点强化激励,激励是什么,就是你越勤奋,回报越多。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养“懒人”的,也不允许“庸人”存在,而是激励“能人”和“勤者”的,这是我们深化校内改革的主旨所在。因此,我们的每一级组织、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要敢于面对改革,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突破体制机制,敢于改变多年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同心协力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三要有全面改革的意识。改革的效应,不仅要靠改革的深度,也要靠改革的广度。各方面的改革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单项改革的效果十分有限。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存在的问题肯定难以系统解决。在学院的思路上,围绕改革这一主线,对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进行系统设计,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全局性和整体性,通过全面的综合改革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推动发展。四要有持续改革的意识。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所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只要学院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调整体制机制,使之有利和推动发展。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也不可能指望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一日之间解决,这是一次之功。因此,我们要把改革作为一个艰苦的过程,支持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善待挫折,确立持续改革的意识,努力开创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三)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以改革发展统领学院工作全局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着眼于当前工作实际,着眼于南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大局。《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攻坚方向,找准着力点,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着力在改革各个环节和统筹协调上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切实做到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在学习全会精神中推动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争创特色水利高校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对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布局、产学研合作甚至是办学目标定位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花时间、下力气仔细研判,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学院发展长远规划。《决定》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要在现有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模式、方法、途径等。要办出特色,就是要避免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同质化,努力体现出各高校的特性、个性、独特性,做到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不同,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需求。要争创一流,就是要求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用一流的办学水平,一流的办学业绩,一流的教育质量,赢得社会的信任,家长的信赖,群众的满意。一流是对各高校办学在质量、成就、水平等方面的高要求。对于我们学院来说,要建成高水平的水利特色大学,就要求我们在牢牢把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将我院实际情况与高等教育使命严格对照,参照兄弟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学院改革不断深化。首选,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要切实领会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的新决策,充分挖掘我院学科特色,早考虑、早谋划,要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全会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将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走好走稳。其次,在服务社会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人才、专业和学科优势,对应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新提法、新要求,结合社会新需求和新矛盾,做好政策解读和发展谋划。最后,在文化引领方面,在认真研读和思考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高校青年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文化来引领大学的健康发展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省委强卫书记在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和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用好的作风、用整改落实的实际行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用三中全会精神指导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当前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重要环节,学院各部门和单位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中去,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支部为单位、以领导班子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逐字逐句研读文件,结合本部门实际和职能特点,采取讨论会、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党员干部群众对全会精神加深理解、入脑入心。要用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纯洁思想,增强党性,提振精气神,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贯穿到推进整改落实、创新制度机制全过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进作风,进一步增强抓好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形成反对“四风”的文化,提高反对“四风”的素养,健全反对“四风”的制度。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整改责任。一把手要继续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扬“钉钉子”精神;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靠前指挥、深入指导;狠抓落实,认真落实“一步一回头”要求,对照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的问题,带头逐项研究、逐一回应、逐个解决,坚持以毫不动摇的政治定力、勇于负责的政治担当、一抓到底的工作态度、驰而不息的执着精神抓整改,真正使全会精神成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新动力。三是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抓好年内工作任务和谋划明年工作结合起来。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的成效。当前,离年终只剩30多天时间,各单位要一股劲儿用到底,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方面,要做好年底前的各项工作。年初,部门都制订了学习计划,办公室也下发了任务分解书,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夺取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各单位要“回头看”,对照年度责任目标,排排队,分分类,弄清楚哪些工作已经完成,哪些任务还没有完成,要迎头赶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上,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仔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拿出具体得力的举措,硬指标要确保按时完成,软指标要当成硬任务去完成。年终考核时,学院要重点检查各部门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要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工作。要抓住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契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梳理并尽快确定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订明年工作计划时,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把本部门的发展放在学院整体发展布局中,设计事项,确定抓手,凸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深入地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南工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为早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奠定基础。

  同志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显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不可动摇、步伐不可阻挡。学院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动我院各项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