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香港高校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香港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1.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自身办学特色相适应

  香港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始终是保证教育培养符合香港本地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香港各大高校的办学特色非常鲜明。为了促使各院校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满足社会不同需求的实践创新人才发挥作用,各院校对于自己角色、功能、特色的定位也十分明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使命追求。

  例如,香港大学以经济及工商管理学科为优先发展重点,以培养社会领导人才为特色;香港中文大学以促进中西学术文化传统的交流与融合、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培育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为特色;香港科技大学以建设成小而专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力推行海外交流计划为特色;香港理工大学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切合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应用研究,与工商界及行业团体发展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学生的学术以及个人才能;香港城市大学提供专业教育,从事应用研究,致力培育和拓展学生专业才能,创造实用知识,以鼓励学生探索新知、接触社会、提高自我表达以及互相支持能力为特色;香港浸会大学教研并重、文理互通,落实全人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升学能力为特色。

  2.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认为:“一所高校的教育是否成功,要看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如果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那么该校的办学是失败的。”高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必须接受社会的评判和市场的检验,为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实践型人才,香港各高校都有着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应对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香港理工大学在校内建立了“校内工业中心”,该中心“以实践为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它的一切教学和训练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工业中心是激发学生把社会需要变成想法、把想法变成设计和产品的研发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下的实践、实习与创造。工业中心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吸收、应用现代科技,体验将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地应用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上,提高决策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重视安全的意识,以及其他能为企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能力。

  3.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化,坚持全人教育理念

  香港高等教育一直坚持着“本土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坚持“民族的即国际的”,即保持本土香港高校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例如各大高校的交换生计划,努力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等。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香港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心,其精髓在于: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人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由个人确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挖掘的是学生内在的潜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鼓励和激发潜能,引发创造精神,从而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自觉自然地锻炼能力,最终适应社会需求。

  (二)香港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基于香港高等教育厚实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为满足社会发展实际人才需求,香港各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措施,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香港公开大学。

  为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人才,香港公开大学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1.保证高质量的师资质量

  师资力量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确保教学的高质量和学术的高水准,公开大的导师都是由学校招聘组在全港公开招聘,通过对学历高低、学术水平、工作经验,甚至个人素质品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后方可聘用。

  2.精准的教学计划、周全的课程大纲

  学习科目的设置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开大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倾向以及所想要达到的不同程度,选修相应程度的科目。

  3.教材

  公开大一直坚持为学生制作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希望为学生建立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发展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编写,另一部分则是购自海外著名大学的原版教材,而所有在本地编撰的教材都会由校内外的评审委员严格评审,以确保质量。

  4.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融合方便性、全面性、先进性为一体的远程开放式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比如当你想进入公开大学学习却又不知该选修哪个专业方向科目时,可以参加入学咨询讲座,接受正确选修科目指导;你想借阅图书帮助自己学习时,可以去图书馆借书,更为方便的是在网上进入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全年每日24小时开放),可以查阅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想与导师见面解决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按时参加导修课,若急需解决,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请教导师等等。这样的开放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5.严格的实验环节

  公开大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验环节,通过做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地做实验,在教学安排上会规定哪天做哪些实验,并把实验内容纳入期中考试范围。

  除了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其他高校都在为培养符合香港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努力,像是香港大学与香港劳工处在1999年制定并实施“展翅计划”;岭南大学规定在校期间,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时间的实习,否则不予毕业,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电台、报纸、杂志等渠道搜索实习的单位,利用假期充分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锻炼,学生们不仅可以接触社会,进而也为服务社会获得有益的思想准备。香港城大校长在考察完国外高校后,提出了四个创新人才培养方法:(1)让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的基本要素;(2)功课、考试不设标准答案;(3)鼓励学生和宽容学生;(4)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香港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及问题

  从近年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攀升,证明各高校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同时也为香港社会输送了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例如,香港大学90%以上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半年内都能找到工作,而且待遇也不错,平均月薪在一万港元左右。2006年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更是达到100%,而他们的入职平均月薪为9000~12000港元。据专为香港全职大学生而设的联校就业资料库最新职位空缺情况显示,近10年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可选择的工作种类大幅增加,薪资水平更是大幅上升,月薪8000港元以上的工作增加超过30%。香港浸会大学公布的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大约80%的学生进入商界行业,约有10%的学生选择继续进修,仍然待业的只占0.07%。

  当然,高就业率和高成效的背后也反映出香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例如,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评价标准不完善。目前,评判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好坏的标准只有向社会输出人数数量的多少,虽然香港高校的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阻止了专业人才的流失,但人才的质量并未纳入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好坏的评价。单一的评判标准会使得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样单一,对结果的过分关注也可能导致对过程关注的缺失,而舆论和关注无疑会增加香港高校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高校不一定能够真实地面对培养计划所出现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应完善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评价标准,保障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与提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